【讀古詩品人生】不愧蒼天不負民

【讀古詩品人生】不愧蒼天不負民

文/智真(明慧之窗記者心篤編輯)

中國歷史上出現過許多彪炳青史的清官廉吏,他們講究天理良心,相信因果報應,淡泊自律,潔己愛民,深受百姓的擁戴和推崇。他們或為表示心跡志向,或為警示自身,所作的詩、文、辭、對聯等為後人所傳誦、稱道。

言為心聲,他們以此表明自己的官德、官風、政願等為官之道,他們的拒腐詩文催人奮進,也充滿正氣,流芳百世。以下舉些例子。

太守府門朝南開,無理有錢莫進來。
自知之明聽勸導,行賄則是小人才。

這是西漢汲黯寫的拒賄詩。漢武帝時,汲黯新任淮陽太守,當地豪紳們欲備厚禮登門拜望,汲黯知悉,當即寫詩並以榜文張示。這首詩正是汲黯一生清正廉潔的真實寫照,平民百姓都誇汲黯是個難得的清官。

汲黯是漢代著名的直諫之臣,權貴重臣們、甚至是叛臣,都對他刮目相看、敬畏七分,他也屢逆龍鱗,至為武帝所敬憚,世稱「汲直」。但武帝對他的評價卻出人意料:「古時有與國家共患難的社稷之臣,汲黯近似他們了。」

西漢汲黯。(公有領域)

汲黯曾以身體病痛,多次拒絕漢武帝要他上任淮陽郡守的詔令,武帝說:「你是不是覺得淮陽太守官職太小?過些時候我會召你回來的。只因現在淮陽地方官民關係緊張,我只好藉助你的聲名,請你躺在家中去治理吧。」汲黯只好同意,淮陽郡很快政事清明了,留下了「皇帝請汲黯躺著治理淮陽」的趣談。

奈何田舍翁,受此厚贈情。
錦鯨卷還客,始覺心和平。

這是唐代詩聖杜甫《太子張舍人遺織成褥段》中的兩句詩句。詩的大意是:太子張舍人您來我草堂做客,您帶來的見面禮我心領了,可是這個錦緞絲織品太貴重我不能收,拒絕您的好意我心才安。

杜甫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府中當幕僚時,太子張舍人曾送他一條十分名貴的絲織品,名「織成錦」,杜甫將原物送還後寫了這首詩。太子舍人是太子的近臣,如果將來太子做了皇帝,太子舍人很可能成為皇帝最信賴的朝廷重臣。很多人想巴結他們都苦於沒有門路,杜甫卻拒絕此人的示好。

杜甫的清白自守、安貧樂道的情操躍然紙上,充分表現出他的為人,即使在困難中也是一介不取,絲毫不肯苟且。

清高宗乾隆皇帝敕編的詩集《唐宋詩醇》中點評杜甫的作為,云:「因小見大,殊有關於典制,足以正人心而厚風俗。」

自古衙門面向南,理在後邊錢在先。
本縣改衙面向北,錢路堵衙理通天。

這是唐代白居易在上任陝西周至縣縣尉時,針對當地賄賂之風,當堂題此詩宣示。

傳說,他任陝西周至縣縣尉時,城西的趙鄉紳和李財主因為一塊田地爭論不休,最後跑到縣衙打官司。趙鄉紳把一條大鯉魚的魚肚中塞滿了銀子送到縣衙,而李財主把一個大西瓜中也塞滿銀子送來。收到兩份「重禮」後,白居易吩咐次日公開審案。

廳堂之上,張暗示:「我的理(鯉)長,我是愚(魚)人」;趙暗示:「我的理(西瓜)大,我是瓜(西瓜)人」。

白居易怒拍堂木:「今天,先判你二人『買衙賄官』之罪,每人重責四十大板!」然後,立即派人把他們行賄的鯉魚和西瓜取來,當眾抖出其中的銀子,民眾一片嘩然。

杖刑完畢,白居易喝斥道:「今日責打,就是要你們今後奉公守法,老實做人。這些行賄的銀子,我看就用來救濟貧苦百姓吧!」並當堂宣示了這首詩。從此,白縣尉清廉秉公,愛民如子的名氣,很快在全縣傳開,百姓稱頌,政風煥然一新。

白居易曾在杭州做了三年刺史,親率州民修築了西湖白沙堤,解決了當地的水旱災害問題,並使沿堤的千畝農田得到灌溉。人們為了紀念其功德,將其所築之堤命名為「白公堤」,就是如今西湖上的白堤。他離任時,百姓站滿了運河兩岸,官員和百姓哭喊著隨船送行了十多里。

白居易嚴於律己,廉潔儉樸,始終如一。一次,他看到家中的兩塊石頭,感到自己還是做了錯事。原來,白居易到杭州天竺山時,在山上發現兩片山石玲瓏可愛,便順手把它們帶回家。現在想來,如果每個遊人都像自己,帶兩片喜愛的石頭下山,如此天長日久,天竺山將變成甚麼樣子?

白居易認為自己沒有帶走杭州一丁點兒東西,難道這石頭不是杭州的東西嗎?他越想越不能原諒自己,悔恨萬分,忍不住提起筆來,作了自我檢討的詩《三年為刺史》二首,以下為詩文的第二首:

三年為刺史,飲冰復食檗。
唯向天竺山,取得兩片石。
此抵有千金,無乃傷清白。

詩的內容是檢討自己的作風,平日總說自己一塵不染,一錢不收,而實際卻不自覺地拿了天竺山的石頭。為兩片石頭自責,其為官之清白,令人感佩。

一官來此四經春,不愧蒼天不愧民;
神道有靈應信我,去時猶似到時貧。

這是北宋山西陽城知縣張之才《辭湯廟詩》的詩句。詩的大意是,我在陽城做官四年,上對蒼天下對黎民都問心無愧,神明鑑察,自己離任時就如當初上任時是一樣的貧窮。

宋哲宗時,張之才出任陽城縣令四年,雖然時間不長,但他爲官清廉,政績顯著,深受百姓愛戴。儘管妻子兒女都有,他從不帶在身邊,留妻在家侍奉老母,兒子在家讀書。

他秩滿(任期屆滿)離任時,按慣例去當地商湯廟辭拜古帝商湯,並作此詩明志。在他離開府衙時人們幫他搬家,其全部家產竟然裝不滿一牛車。人們見他一身正氣,兩袖清風,自動送來糧食布匹等,但他一律謝絕。

「清廉」是對官員操守的表徵,強調的是為官者的品德。(明 吳彬《仙山高士・軸》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

清廉是為官者的品德

「清廉」是對官員操守的表徵,強調的是為官者的品德。古代清官們的拒賄詩句可以說是其人格精神的寫照,從中可以看出其信奉「烏紗頭上有青天」、「舉頭三尺有神明」、「官清民自安」等道德理念和為民造福的決心。

「上天無親,惟德是輔。」上天是不會偏袒任何人的,是福是禍,完全在於自己的品行;淨化心靈,修身養德,應該成為每個人的自覺行動。而為官者,則應該有更高的標準和更嚴的要求。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極星)居其所而眾星拱之。」為官者品德高尚,方能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恪盡職守,為民造福。

然而,在當今的中國社會,道德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邪惡大行其道,正義卻沒了市場:在官場沒有了清廉的立足之地;商場沒有了誠信可言;法官不再是公平正義的維護者,警察不再是善良的護法神,甚至成了邪惡的幫凶;白衣天使變成了活摘器官的劊子手……

中共篡政後的目的幾乎得逞:從毀滅中華文化,來毀滅中華民族。

幸而,中華文化的基因是中共動不了的,上天在造就她時就埋下了度過危難的種子。保存心底的善良,擺脫中共的控制,回歸傳統——上天已鋪好了救贖之路,就等著每個中國人作出對的選擇。

到那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清官,便不再難尋。

(本文是《古代清官拒賄詩選第一集》。)

(待續)

【關聯文章】
古代清官拒賄詩選
讀古詩品人生

明慧網原文: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1/4/12/【神傳文化】「不愧蒼天不負民」-238888.html
民間故事:剛正不阿 造福於民 http://www.minghui-school.tw/school/article/2007/9/5/66012.html

(本文主圖説明:廬山白居易草堂,明慧網)

世局紛亂、災異頻仍、真假難辨⋯⋯
尋覓中,訪問明慧之窗,讓光明與智慧注入心田。

感謝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