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名臣高允一生行善(一)救數千人命

南北朝名臣高允一生行善(一)救數千人命

文/秦山 (明慧之窗記者宋芙瑛編輯)

高允(390年─487年)是北魏大臣,著名文學家。高允少年喪父,大器早成,氣度非凡,初為郡功曹(輔佐郡守的最高階官吏)。神麚(音嘉)四年(431年),高允成為中書博士,遷中書侍郎,參修國記,教導太子。

高允歷任五代官員,輔佐皇帝直到近百歲。太和十一年(487年)去世,年九十八。

高允在世時,受百姓敬仰愛戴,受國君信任委以大任,受朝臣稱讚尊重。他聲名遠播,德流四方。高允死後又得到追贈加封,所獲榮寵無限,子孫後代德才兼備、享有富貴、出仕為官的也有多人。

從高允的事跡可見,善行對生命的深遠影響和意義是重大的。行善本身並不是為了引起他人關注,但是善行一定會為行善者帶來厚報和福澤。

大器早成 為官賢明

高允少年喪父,大器早成,有神奇的氣度,清河人崔玄伯見到他十分驚異,感歎說:「高子黃中內潤,文明外照,必為一代偉器,我只擔心自己不能親眼見到。」

高允十來歲時,為祖父奔喪還歸本郡,家中財產都讓給兩個弟弟而自己身歸沙門,取名法淨,不久又還俗了。高允喜好文學,擔笈負書,千里求學。他博通經史、天文、術數,尤其愛好《春秋公羊傳》。郡中召他為功曹。

神麚三年(430年),魏世祖的舅舅陽平王杜超任征南大將軍,鎮守鄴城,任命高允為從事中郎,當時他已有四十多歲了。

杜超因為春天快到而諸州囚犯多不能判決,於是上表讓高允與中郎呂熙等人分頭前往各州,共同評決獄事。後來,呂熙等人都因貪污枉法獲罪,唯有高允因清廉公正而得到嘉賞。

杜超幕府解散之後,高允回家教書,受其學業的有一千多人。神麚四年,他與盧玄等人一起被徵召,拜為中書博士。遷任侍郎,與太原張偉二人都以本官兼任衛大將軍、安樂王拓跋范從事中郎。

拓跋范是太武帝的寵弟,西鎮長安,高允輔佐他很得當,秦地人很是稱讚他。

勸諫皇帝 為民造福

太武帝曾召高允一起討論行政,高允的言論很得太武帝賞識。

帝問高允說:「政事千頭萬緒,甚麼是第一位的?」當時,魏朝多封禁良田,而且京城中游民很多。高允因此說:「臣少時微賤,所了解的只有田耕之事,請讓臣說一說農事。古人說:一里方圓的範圍可以辟田三頃七十畝,百里方圓則有田三萬七千頃。如果農人勤耕,則每畝可增糧三斗,不勤則損失三斗。方圓百里增加減少的數量,合計有糧二百二十二萬斛,何況天下如此之廣呢?如若公私都有糧食儲備,即使遇上荒年,那又有甚麼可憂慮的呢?」

太武帝很欣賞他的說法。於是廢除田禁,全部把良田交給老百姓。

太武帝很欣賞他的說法。於是廢除田禁,全部把良田交給老百姓。(公有領域)

有大臣勸文成帝建造宮殿,高允勸諫說:「我聽說太祖道武皇帝平定了天下後才開始興修都邑。他一旦有所修造,不是農閒之季,絕不興工。現在建國已經很久了,宮室也已經完備了。永安前殿完全可以用來接受萬國的朝賀,西堂的溫室也可以用來讓聖上休息,紫樓台高可以用來觀望遠近。如果要再修更壯麗的宮室,也應當慢慢地準備,不可急於求成。

估計砍材運土以及各種雜役就需兩萬多人,成年人做工,老少供飯,就合四萬人半年才成。古人言:一夫不耕就有人會挨餓,一婦不織就有人會受凍。何況是數萬之眾無法從事耕織生產,他們所要耗費花銷,實在太多了。往古時推論再來驗證現在,必然有借鑑之效啊,希望皇上認真思考。」

文成帝接納了他的意見。

正直誠實 免滅族大難 仗義執言 救數千人命

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崔浩因寫《國記》涉嫌譏諷皇族下獄,高允在中書省值班。東宮太子拓跋晃讓東宮侍郎吳延召來高允,讓他留宿宮內。第二天,拓跋晃入廷奏啟太武帝,命高允隨行。

到宮門前,拓跋晃對高允說:「進去見皇上,我隨你去。假如皇上有甚麼話問你,你就依我告訴你的應答。」高允說:「這是為的甚麼事呢?」拓跋晃說:「進去你就知道了。」兩人就進去見太武帝。

拓跋晃說:「中書侍郎高允自在臣宮中,臣與他相處多年,高允小心謹慎,臣很了解他。高允雖然與崔浩同事,但他身份微賤,只有聽命於崔浩。臣請求寬恕他的性命。」

太武帝召見高允,對他說:「《國記》都是崔浩所寫的嗎?」高允回答說:「《太祖記》,前著作郎鄧淵所寫。《先帝記》以及《今記》,為臣與崔浩一同寫作。但是崔浩政事太多,只是總裁修訂而已。至於注疏,為臣所作多於崔浩。」

太武帝大怒說:「這比崔浩的罪行還嚴重,怎能留給生路!」拓跋晃說:「天威嚴重,高允是小臣,一時間迷亂失次。臣先前問他,他說都是崔浩寫的。」

太武帝問:「真象東宮太子說的那樣?」高允說:「為臣才薄,謬參著作,犯觸天威,罪應滅族,今天已到臨死了,決不敢虛妄。殿下因為臣為他講書時間很長,哀憐為臣,為臣求命。如皇上不問臣子,臣便沒有這番話。既問了,臣如實對答,不敢絲毫迷亂。」

太武帝說:「正直,這也是人情所難,而你能臨死不移,這就更難了!而且以實對君,真是忠貞的臣子。像你剛才這一番話,朕寧願漏一有罪的人,也應該寬恕你。」高允竟得免罪。

隨即,太武帝召崔浩,讓人在自己面前詰問他。崔浩惶恐恍惚不能應答。高允事事申明,有條有理。

當時太武帝憤怒至極,命令高允擬詔書,自崔浩以下、僮僕吏卒以上一百二十八人全部夷滅五族。但高允遲遲擬詔,太武帝則頻頻催辦。高允請求再見一次皇上,然後再擬詔書。

太武帝召見高允,高允說:「崔浩所犯,如還有別的罪,臣不清楚。如只是這一項罪行,還不至於被殺。」太武帝震怒,下令武士綁了他。

太子拓跋晃又拜請。太武帝說:「如果沒有這人招惹我,就該有數千人死了。」崔浩最終還是被滅了五族,但其餘的人都僅被判身死(也就是改判自身死罪而不夷滅五族)。著作郎宗欽臨受死刑時說:「高允仁恕心地,大概是聖人吧!」

著作郎宗欽臨受死刑時說:「高允仁恕心地,大概是聖人吧!」(台北故宮博物院)

拓跋晃後來責備高允說:「為人應當把握時機,不知見好就收,學識又有甚麼益處?在那種時候,我從旁點撥你,你為甚麼不順著點,讓皇上那樣動怒。現在我每每想起來,還心有餘悸。」

高允說:「為臣本是東野一介平凡書生,本來就無做官的打算。逢朝廷休明之期,應朝廷選士之舉,為官鳳池,參撰麟閣,屍素官榮,妨賢已久。大凡史書,都是帝王的實錄,是將來的寶鑑,通過史書,今人可以觀往,後人可以知今。所以言行舉動,無不備載,所以人君應該謹慎從事。然而崔浩世受特殊恩遇,榮耀當時,他卻辜負聖恩,自招毀滅。」

「崔浩以蓬蒿之才,負朝廷棟樑之托,在朝廷無可稱讚的節操,在私下裏也無可稱道,私慾淹沒了他的公正廉潔,愛憎之情障蔽了他公理之心,這是崔浩的罪責。至於書寫朝廷起居的事情,說國家得失的事實,這也是史書筆法的大體模式,沒有甚麼違背。但為臣與崔浩其實是同參一事,死生榮辱,義無反顧。能有今天,實在是多虧殿下仁慈廣大,違心苟免,不是為臣當初本意。」

拓跋晃聽後稱嘆不已。

據《資治通鑑》和正史《魏書》、《北史》記載,崔浩多次在太武帝面前誹謗佛法,爲太武帝制定了滅佛的決策,鼓動皇帝下詔書殺和尚,毀佛像。

不聽同僚苦勸,極力推動滅佛運動的崔浩,走上了淒慘的結局。當時人們都說,他滅佛遭了報應。

兩年後,如日中天的太武帝,竟被宦官殺死,年僅四十四歲。他的兩個兒子(太子和恭宗)也相繼死於宦官之手。

從古到今,迫害佛法的人從來都是結局悲慘。

文成帝繼位後(452年),為挽回祖父的錯誤,再興佛法,雲岡石窟就是他下詔建造的。從此國泰民安,為以後的魏孝文帝中興打下了基礎。

而高允篤信佛法,深信因果輪迴報應。他積德行善,仁愛寬厚,樂善好施,正直誠實,救人於危難。他盡心輔佐五代皇帝,直至近百歲高齡。

(待續)

(原文: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6/7/19/為善自然獲福(1)-331159.html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6/7/20/為善自然獲福(2)-331544.html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1/12/1/四次滅佛的歷史,重演雷同的結局-250029.html

(本文主圖:〈山徑春行圖〉台北故宮博物院)

關聯文章:

南北朝名臣高允一生行善(二)輔佐五代皇帝

世局紛亂、災異頻仍、真假難辨⋯⋯
尋覓中,訪問明慧之窗,讓光明與智慧注入心田。

感謝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