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如年」 祭天敬祖又添歲

「冬至大如年」 祭天敬祖又添歲

【明慧之窗記者心篤綜合編輯】冬至是華人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通常在公曆十二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間。二零二三年的冬至是十二月二十二日。

古時冬至是計算二十四節氣的起點,古代稱「歲初」,一歲之初、歲首,也就是一年的開始。古人非常重視「冬至節」,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是僅次於新年的重要節日,有「亞歲」的別稱。

冬至這一天,北半球黑夜最長而白天最短。在傳統的陰陽五行理論中,日照多而白晝長為陽。因此冬至是陰消陽長的關鍵節氣,是陽氣逐漸旺盛之始,《易經・復卦・象曰》中寫到「冬至一陽生」,表示陽氣將越來越盛,而陰氣則越來越消弱,是冬盡春來的前兆。

「數九寒天」冬至後八十一天是春天

有個成語「數九寒天」,比喻冬天寒冷的日子。而冬至日就是數九寒天的第一天,俗諺「冬至交九」,是說從冬至日就要開始「數九」了,每九天為一個單位,也叫「數九九」。在經歷過九個九天(八十一天)之後,寒冬就過去了,溫暖的春天也就到來了。

為甚麼進入數九就會天寒呢?以科學角度來說,冬至當天太陽幾乎直射南迴歸線,北極圈呈極夜狀態,南極圈呈極晝狀態。其後陽光直射位置向北移動,北半球正午太陽高度也日漸升高,日影逐漸縮短。由於太陽輻射到地面的能量仍比地面向空中發散的少,所以在短時間內氣溫持續降低。

承傳古人文化  冬至吃餃子湯圓

民以食為天,在古時,飲食是順應天地節氣和陰陽的,自古以來中國人民賴以維生的主要糧食作物有「南稻北麥」的差異,所以體現在節日的飲食習俗上也有不同。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飲食文化。

在北方,據南朝時代的《荊楚歲時記》記載:「冬至日,量日影,作赤豆粥以禳疫。」​陝西一些地方在冬至會食用紅豆粥。為甚麼有吃紅豆粥的習俗呢?相傳,以前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在冬至這天去世,死後成了疫鬼,繼續殘害百姓。然而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所以人們就在冬至這天煮赤豆粥,用來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又有諺語「冬至餃子夏至麵」,認為冬天寒冷而人體耗熱量多,應該要多吃有營養的食品補充熱量,因此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吃餃子俗稱「安耳朵」,也稱「溫冬」。據說吃了這頓餃子,整個冬天不會凍耳朵。

吃餃子俗稱「安耳朵」,也稱「溫冬」。據說吃了這頓餃子,整個冬天不會凍耳朵。(明慧網)

相傳,漢朝的醫聖張仲景體念河南家鄉鄉民在寒冬中工作的辛苦,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得半半拉拉(即不完整)的。就叫其弟子搭起醫棚,把羊肉和祛寒的藥材包在麵皮中,做成耳朵的樣子(即現在的餃子模樣)放入鍋裏煮熟,給鄉民們治病補身,這個藥方的名字就叫作「祛寒嬌耳湯」,嬌耳就是餃兒。

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張仲景,每逢冬至便包餃子吃,時間長了便形成延續至今的習俗。

冬至是歲首  吃了湯圓長一歲

冬至時很多人會來碗湯圓慶祝平安長了一歲,「吃了冬至(湯)圓,就長了一歲」這可不是長輩用來哄騙小孩的玩笑話。從周代到漢初,當時的歲制是以冬至為歲首,此時陽氣漸增、寒氣漸減,是陰陽循環的開始,在這一天都會祭天以「添歲」。

南宋陸游《辛酉冬至》詩:「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把過冬至視為添加年歲的節日;他的《己未冬至》詩:「老人畏添歲,每嘆時序速。」也記錄他哀嘆過冬至長一歲的心情;他的(冬至)詩注就有「吃盡冬至飯便添一歲」之說。漸漸地就形成了吃湯圓會添歲的傳統觀念。

在南方,有些地方吃湯團、粉糍粑等圓形食物,是取圓形象徵天與陽,寓意「年終團聚」,祈求凡事圓滿、闔家團圓。因此冬至這天,習俗上會搓湯圓來祭拜神明和祖先。

感恩神明和自省  冬至祭天也祭祖

古人看待冬至的重要程度如同現代人過年一樣,《周禮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以夏日至,致地祇物魅。」《史記・孝武本紀》:「天子親至泰山,以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祠上帝明堂,每修封禪。」這些典籍都說到了冬至日有祭祀活動。

《後漢書・禮儀》就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事,擇吉辰而後省事。」漢朝百官為了慶祝冬至來臨,將這天定為「國定假日」。不僅如此,後代的帝王也會在冬至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百姓在這一天也會祭祀神明和先祖。

清周鯤繪高宗御題范成大祭竈詞 軸 局部。(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在這個節日中,祭天、拜神明、祭祀先祖、安身靜心、反省自己。祭祀是為了感恩神明賜予幸福生活,安身靜體是身心健康的需要,省事是反思自己的不足讓今後的人生少留遺憾多積福德。

華夏民族自古就抱持「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將人體、生命和宇宙融合為一體去探索和認識,所以順從天地運行規律、敬天守德、承習傳統,皇帝自稱「天子」、「奉天承運」,人們相信「老天有眼」,做壞事會遭「天譴」,體現了對上天的謙卑和順應。

人們把冬至視為感恩神明和自省的節日。

「祭天」華夏民族最隆重的祭祀

「祭天」儀式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在周代,每年冬至日,天子在國都南郊舉行祭天的正祭,圜丘祀天、方丘祭地,因為都在郊外,也稱「郊祀」。「祭天」是中國古代最莊嚴的儀式,是國家的第一大禮。皇帝親率文武百官代表整個民族虔誠禱告,感恩上天並祈禱風調雨順、五穀豐收、國泰民安。

古人把「祭天」視為人與天的交流形式,認為天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把「天」視為至高無上的神和最高主宰,人必須按照「天道」行事。據史料記載,幾千年來,無論帝王將相或是黎民百姓,全都信天、敬天、畏天,他們以各種方式祭祀天神,祈求天神的佑護。

說到對上天的感恩、敬畏和祈求,除「祭天」外,「封禪」也是一種重要形式。中國古代帝王的最高大典,就是在泰山封禪。封為「祭天」,禪為「祭地」。古人認為泰山最高為天下第一山,歷代帝王到泰山祭過天帝,才算受命於天。於是在泰山上築圓壇,裝飾五色土,以報天之功;在泰山下的一些小山如之雲山、亭亭山舉行,築方壇以報地之功。

古籍中最早提及封禪之儀的是春秋時期的《管子・封禪篇》,在「三皇五帝」時便已有之,帝王都是承受天命然後舉行封禪大典。封禪時向天地報告自己重整乾坤的偉大功業,同時表示接受天命而治理人世,在他們看來,上天是包括自己在內的所有人必須感恩、敬畏和祈求的對象。

天壇:敬天禮神 展示古人對「天」的崇敬

歷代帝王都非常重視祭祀天地,祭祀建築總是集中強大的人力和物力,並且以最高的技術水平營造。去過北京天壇的人都知道,那是明、清兩朝皇帝祭天的地方,規模宏大。天壇的建築按照「敬天禮神」的思想設計,建築技藝和環境的營造都強烈的表現出古人對「天」的崇敬。

北京天壇是清朝皇帝祭天、祈穀的地方,規模宏大。(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公元一四二零年),清乾隆、光緒時曾重修改建,是明、清兩朝歷代皇帝祭天之地。建築分為內壇和外壇,呈「回」字形,主要建築都集中在內壇。內壇又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部的「祈穀壇」用於春季祈禱豐年;南部的「圜丘壇」用於「冬至」日祭天,是皇帝舉行祀天大典的地方。

圜丘為三層,每層九個台階,從各層台面到登壇石階,石欄板和望柱等數目均採取九或九的倍數,因九是「陽數之極」,通過對「九」字的反覆應用,以強調天的至高無上地位。

結語

古代人們信神敬天,感恩知報,懂得人生在世善惡有報的因果關係,這才使得中國成為禮儀之邦、文化之邦。

在今天的中國大陸,大部分人都忽視了感恩神明和自省。當人忽視天地運行規律、不再知道感恩、不再敬畏神明、不再願意反省自己的時候,人性中暴露出來的往往是自私、暴虐等負面的東西。人心如果向惡而不向善,最終,最受害的還是我們自己。

冬至是天地之間陽氣、正氣開始逐漸旺盛之際,我們不妨安身靜體想一想真正的福分是甚麼。

【延伸閱讀】
小滿節氣送祝福     天降透雨這一方
從「穀雨」談文字起源與文明的飛躍
中國人為什麼要過年過節?

明慧網原文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5/12/26/數九不寒話冬至-321102.html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9/8/4/漫話上古三代時期的天命觀(3)-390463.html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9/8/6/漫話上古三代時期的天命觀(4)-390464.html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0/2/1/談天壇與傳統敬天文化-217375.html

(本文主圖來源:瑞士法輪功學員攝影作品)

世局紛亂、災異頻仍、真假難辨⋯⋯
尋覓中,訪問明慧之窗,讓光明與智慧注入心田。

感謝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