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醫董奉得道 神奇醫術譽滿杏林

神醫董奉得道 神奇醫術譽滿杏林

文/華翰(明慧之窗記者心篤改寫)

人們用「杏林」稱頌醫生,用「杏林春暖」、「杏林春滿」、「杏林滿園」或「譽滿杏林」等來讚揚醫生的高明醫術和高尚醫德; 醫家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杏林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呢?這得從東漢時期著名醫生董奉說起。

董奉與杏林

三國時期(公元二二零~二八零年),吳國有一位醫生,名叫董奉,家住廬山。他少年學醫,信奉道教,精通道術,醫術高明,與南陽的張機、譙邵的華佗齊名,並稱「建安三神醫」。

董奉醫德高尚,不求名利、樂善好施,常年為人治病卻不收取報酬。重病人被治好後,他就叫其栽種五株杏樹,輕病人被治好就栽一株。這樣十幾年以後,杏樹就有十多萬棵了,那地方變成了很大的杏林。他還讓山中百禽群獸都來杏林中遊戲玩耍,所以杏林中始終不生草,經常像有人耕耘除草過了一樣。

後來杏子大豐收,董奉在林中修築了一個草倉,告訴人們:「想買杏的人,不須告訴我,只要把一器皿的穀物,傾倒到草倉中,然後自己到杏林中摘一器皿的杏子,即可。」可是如果有人給的穀物少而摘走的杏子多,就會有老虎來追逐他。董奉把用杏子換來的穀物賑救貧乏的人。

有一次有一個人放的穀物少而拿杏子多,這時林中一隻老虎就竄出來,吼叫著追趕他,那人急忙帶著杏子往回跑,跑時在路旁傾灑了不少,到家計量杏子,和他交到倉裏的穀物一樣多。還有的人來偷杏,老虎就追到他家中咬死他,家裏人知道他偷了杏,就給董奉送去穀物,叩頭謝罪。回來之後,那個死去的人竟然就活了。

精通道術 治病無數

當時侯官縣的縣令是個年輕人,他曾經見過董奉,那時董奉有四十多歲了。後來縣令罷官離去,五十多年後,那個縣令又上任去做別的官,路過侯官縣,見到原來的吏卒們都老了,而董奉的容貌卻比五十多年前年輕。

那個官員問董奉:「您得到甚麼道術了?我當初看見您時,您就是這樣。但是我現在已經皓首白髮,而您卻更年輕了,這是甚麼原因呢?」一般的記載董奉是生於公元二二零年,公元二八零年在廬山「羽化登仙」,但民間傳說董奉在人間三百年後才離去,而且容貌一直都像三十幾歲的人。

董奉去世後,在其升仙處建有太乙宮祀之;晉永嘉元年(公元三零七年)誥封其為「太乙真人」,號「碧虛上監」,建真君廟;唐天寶年(公元七四二~七五五年)初建太乙觀;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九五三年)在原址建太一觀;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公元一零零八~一零一七年)又建太乙祥符觀,賜額「大中祥符觀」;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一一二零年)誥封董奉為「升元真人」,重修觀宇。

廬山有董奉居住的杏林草堂「董奉館」、杏壇庵、伏虎庵,還有後人紀念董奉而祭祀的太乙宮、真君廟、太乙觀、太乙祥符觀等。「杏林」的故事就一直流傳下來,「杏林春暖」成了千古佳話。

一、治癒杜燮  一口棺材當回報

有一年,杜燮擔任交州刺史,卻中毒病死三天了。當時正在那裏的董奉就前往探視,他拿出三顆藥丸,放到杜燮口中用水灌;叫人捧著杜燮的腦袋並搖動之,把藥丸灌進了肚子裏。頃刻之間,杜燮的手腳能活動了,面色也漸漸恢復過來,才半天功夫,就能坐起來;又過了四天,能說話了。

杜燮說,他死的時候,恍惚如在夢中,看見十幾個黑衣人前來捉他到車上,然後進入一個大紅門,把他交付地獄中。地獄是一個獄室一個門,每個獄室只能容納一人。黑衣人把他關到一個獄室中,接著從外面用土把獄室的門封住,不再能見到外面的光。

有一天,忽然聽到外面有人說:「太乙真人派使者來召杜燮。」又聽到外面有人在清除獄門的封土,接著有人把他帶出來。出來後他看見一輛有紅色車蓋的馬車,有三個人坐在車上,一個人手持節杖招呼他上車。等快到大紅門時他醒過來,復活了。杜燮感謝董奉說:「是您把我救活了。我該用甚麼方法報答您呢?」

於是杜燮為董奉在庭院中修了一座樓,每天三次給董奉準備食物肉乾等。董奉飲食奇異,一生喜吃棗、飲茶。董奉來飲食時,有時就像飛鳥一樣騰空飛來,坐到座位上,吃完了就飛走,人們往往發覺不了。

一年多後,董奉要辭別而去,杜燮挽留不住他,便問:「您想到甚麼地方去?要一隻大船嗎?」董奉說:「不用船,只要一口棺材就行了。」杜燮就為他準備了棺材。到第二天中午時,董奉死去,杜燮用那口棺材把他殯葬了。

七天後,有人從容昌(地名)來,說他來時,董奉曾囑咐他:「為我好好感謝杜燮,讓他珍愛自己。」杜燮聽到這話,覺得董奉沒死,便挖開墳墓、打開棺材看,裏面只有一張帛,帛的一面畫著人形,另一面用丹砂畫著一道符。

董奉飲食奇異,一生喜吃棗、飲茶。董奉來飲食時,有時就像飛鳥一樣騰空飛來,坐到座位上,吃完了就飛走,人們往往發覺不了。(台北故宮博物院)

二、治癒有惡瘡者 長出新皮膚

董奉後來回到廬山下居住。有一個人長了惡瘡,眼看快死了,人們用車載著他找到董奉請求治療。

董奉叫這個病人坐在一間屋子中,用五層布巾蓋住他,叫他不要動。那病人說:「開始時,覺得有一個東西來身上舔舐,痛不可忍。也不知是甚麼東西,它對我渾身上下無處不舔,估計它的舌頭有一尺來寬,喘氣聲像牛一樣,舔舐了很長時間才離開。」

董奉這才給他除去五層布巾、用水洗浴,然後告訴他說:「不久就會痊癒,但不要當風站立。」回去十幾天,這個病人身上赤紅,皮膚脫盡,甚為疼痛,用水一洗,就不痛了。到了二十天,新皮膚長出,病就好了。身如凝脂,柔嫩有光澤。

三、杏茶治癔 神形合一調節

有一天,董奉正在杏林草堂前翻曬杏干、杏花,幾個漢子抬一書生前來求醫,董奉一邊細細切脈,一邊觀察其神、色、態,詢問其症狀。他望了一下剛剛翻曬的杏干、杏花,囑咐道:「以杏干和老茶泡成杏茶湯飲之後,以杏茶為題作詩一首,必痊癒。」

書生遵囑服茶,很快就腹痛難忍,入後堂坐便桶,觀其所排的「蟲」後,胸腹頓感舒坦,便題詩:「兒患頑疾母心慌,董仙妙手賜神方,杏干雲霧顯奇效,疫蟲盡去身自安。」

董奉將最後一句改成「此詩作罷身自安」,意在神形合一,心理調節。原來,書生因腹中積食不消,臥床不起,董奉診斷主症為食積氣滯,憂鬱愁悶引起。選杏幹與雲霧茶同泡的杏幹茶具導滯、清腸、通便的功效;還需安神消疑,故再以杏花充蟲惑之,吟詩聚神,使書生從軀體到精神都得以康復。「杏茶治癔」便成了傳世佳話!

四、治癒縣令女兒 娶其為妻

縣令有個女兒為鬼魅所惑,治療都不見效,就來求董奉給女兒治病,說:「您如果治好了我女兒的病,我就讓她來侍奉您。」

董奉答應了,就召來一個數丈長的白鼉(一種爬行動物),在陸上爬行到縣令女兒的門前,董奉派自己的侍者把它斬殺了,縣令女兒的病也就痊癒了。董奉就娶她為妻,可妻子好多年也沒生孩子,董奉經常外出,妻子不願一個人獨住,便收了一個養女。

有一天,董奉聳身騰入雲中而去,沒有回來,他的妻子和女兒,還保存著董奉的居室。母女二人賣杏賺錢,生活過得很好,並繼續周濟窮人。如有人欺侮她們,老虎仍是很忠心地保護她們,並立即出來追逐欺侮她們的人。

結語

因為董奉的事蹟,「杏林」已成為醫界的別稱,並把醫道比喻為「杏林事業」。人們在稱讚有高尚醫德、精湛醫術的醫生時,往往用「杏林春暖」、「譽滿杏林」等詞句來形容。

古代的大醫學家治病有「神蹟」,是因為中醫是神傳文化,醫道主要體現在:有形的醫理(文字),是神所傳的;而無形的內涵則是「神蹟」(特異功能治病),但這部分的能力並非憑空而得,是要經過修煉的。

中醫治病的神跡以及名醫的事蹟在正史中都有記載。但現代中醫所繼承的只是皮毛(藥方與經驗),甚至拋棄固有的醫道,把中醫精華的東西視為迷信,卻把現代西方醫學的研究方法尊為圭臬,所以治病就顯不出奇效。

有形的醫理相傳是上帝傳給岐伯的師父,黃帝治理中國時,岐伯再將醫道傳給黃帝,並留下了《黃帝內經》等醫書。因此,黃帝的醫道根源於上帝,黃帝後來又受《陰符經》於廣成子而修煉得道,這就是中醫是神傳文化最好的明證。

(取材於《神仙傳》、《太平寰宇記》、《廬山志》、《古八德全書》)

【延伸閱讀】
藥王孫思邈(上)初出茅蘆 草鞋行醫歷經艱辛
藥王孫思邈(下)治癒唐太宗長孫皇后 德及天龍猛虎

明慧網原文: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1/5/30/文史漫談-董奉與杏林-241641.html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5/7/16/行醫濟世-得道飛升-311936.html

(本文主圖:宋  馬遠《對月圖》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

世局紛亂、災異頻仍、真假難辨⋯⋯
尋覓中,訪問明慧之窗,讓光明與智慧注入心田。

感謝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