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月(明慧之窗記者古雲編輯)
李白善於歌月,常藉明月抒發情懷。青年李白留下一首膾炙人口的《靜夜思》;中年李白將愁心寄明月留下了名篇《月下獨酌》;晚年李白則有一首充滿含蓄之意的《玉階怨》。
一起來欣賞李白一生中三個時期的代表作。
1.《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靜夜思》一詩的寫作時間是公元七二六年(唐玄宗開元之治十四年)舊曆九月十五日左右。李白時年大約25歲,寫作地點在當時揚州旅舍。他的另一首詩《秋夕旅懷》當為《靜夜思》的續篇,亦同時同地所作。《靜夜思》自八世紀問世以來,幾乎每一本唐詩詩集都會收錄。
這首詩在不同朝代、不同編者之手,詩句用字在首句第三個字(或「明」或「看」)和第三句第四個字(或「明」或「山」)有所不同。本文使用的是明朝版本。宋朝版本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賞析】《靜夜思》是李白最膾炙人口的一首千古名篇。這是一首五言絕句,全詩僅短短四句,每句五個字,共二十個字,卻意味深長地表達出一位遠在他鄉的遊子,對故鄉那深深的懷念之情;平淡的語言娓娓道來,如清水芙蓉,不帶半點修飾;信手拈來,沒有任何造作之痕,無怪有人讚為「妙絕古今」。
《靜夜思》本樂府舊題。晉《清商曲辭﹒子夜四時歌﹒秋歌》「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題目「靜夜思」點出了這首詩特定的寫作背景:寂靜的深夜,作者躺在床上,遲遲不能入睡。皎潔的月光透過窗戶灑滿床前,那潔白的月色讓睡意漸濃的詩人驚覺是否滿地鋪上了一層銀霜?
明月照在遊子的窗前,也照在故鄉的土地上。當詩人驚醒,意識到滿地銀輝乃月光時,不禁抬頭凝望皎潔的月亮,低頭思念遙遠的故鄉。
2. 《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月下獨酌》這首詩約作於公元七四四年(天寶三載),當時李白43歲,在長安做翰林。當時李白雖然進入官場,但心情卻孤寂苦悶。彼時他沒有沉淪,也未同流合污,而是繼續追求自由和心靈的解脫,所以多有歌頌太陽和詠月之作。
李白似乎對日月情有獨鍾,他與許氏夫人所生的女兒名平陽,有個太陽的「陽」字;兒子小名明月奴,直接把「明月」二字都拿來用了。明月奴後改名為伯禽。李白在長安做翰林時的心情和思想,我們可以從《月下獨酌》這首詩中體味一番。

【賞析】我歌唱時月亮徘徊,我起舞時影子零亂。清醒之時一起歡聚,酒醉以後各自分散。李白描寫了一個以月影為伴的人酣飲歌舞的奇特場面。詩人以明月為可對談、可相伴的朋友,與之一同飲酒、唱歌、起舞。然而由於月不解飲、影徒隨身,越發顯出了詩人的孤獨。
但詩人雖清高卻並不苛求,儘管月不解飲、影徒隨身,依然以高月和身影相伴,飲酒、歌舞,熱鬧一番。全詩以聚寫散,以動寫靜,以熱鬧寫孤獨,取得了強烈的藝術效果。
「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人生在世,人與人之間何嘗不是如此──生來相聚,死而別離,中間是悲歡離合愛恨情仇,正如「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宋,蘇軾)如果對人與人關係的本質看明至此,在取得豁達的同時難免感到一種孤獨。《紅樓夢》中跛足道人的《好了歌》,對這類人生醒醉、交歡分散的表述則更深入細緻。看似消極,實則是對人生真實、冷靜、超脫的認識。
3.《玉階怨》
玉階生白露,
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
玲瓏望秋月。
【賞析】李白的《玉階怨》是寫宮怨的,玉石砌的台階上生起了露水,深夜獨立很久,露水浸濕了羅襪。回房放下水晶簾,仍然隔著簾子望著玲瓏的秋月。詩雖以「怨」標題,卻不露「怨」字。以豪放、飄逸詩風著稱的詩仙李白,他創作的詩歌中,很多都是運用含蓄的手法表達的。這首備受後人好評的《玉階怨》就用盡了含蓄的手法。
這首詩的前兩句寫無言獨立玉階,露水濃重,浸透了羅襪,女主人卻還在癡癡等待。後兩句寫寒氣襲人,回房放下窗簾,卻還在凝望秋月。前兩句寫久等顯示人的癡情;後兩句以月亮的玲瓏,襯托人的幽怨。夜深,怨深,女主人不禁幽獨之苦,由簾外到簾內,而如果人不伴月,則又沒有甚麼事物可以伴人。
月無言,人也無言,寫來卻只是一味望月。這正是「不怨之怨」,所以才顯得愁怨之深。全詩無一語正面寫怨情,然而又似乎讓人感到怨情飄然而至。詩中不見人物姿容與心理狀態,作者只以人物動作來表達含義,引讀者步入詩情的最幽微之處,為讀者保留想像的餘地,使詩情愈發遼遠、幽深。
含蓄是中國文化中很突出的一個特點──含蓄不同於不明或含糊或曖昧,而是在對文化因素共同理解的基礎上,不把話說得太白,不直說卻把話說的大家都能會意和理解,意境能夠生動、傳神得以表達。含蓄之美是東方文化的特點之一。
從李白的詩歌中我們可以看到,東方文化是包容性很強的,不僅有豪放、飄逸,也有含蓄和委婉,各有其美、各有其品味,都具很好的欣賞和回味價值。
(待續)
【關聯文章】
獨酌花間酒 沉醉李白詩境中(1)
獨酌花間酒 沉醉李白詩境中(2)
獨酌花間酒 沉醉李白詩境中(3)
【延伸閲讀】
「明月幾時有」 中秋一窺月亮奧祕
【月球之謎】為何桂子月中落?為何它是宇宙飛船?
月亮的傳說——地球的守護神
明慧網原文: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2/1/5/ -250527p.html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2/2/27/ -250536.html
(本文主圖:明慧之窗合成)
世局紛亂、災異頻仍、真假難辨⋯⋯
尋覓中,推開明慧之窗,為心靈充實光明與智慧。
感謝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