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堯的故事 (5) 仁德帝堯得賢士 開啟天子不合圍

帝堯的故事 (5) 仁德帝堯得賢士 開啟天子不合圍

【明慧之窗記者心篤綜合編輯】帝堯是一位重德愛民的上古聖君。

根據《史記》的記載,帝堯,本名放勛(堯是他的謚號),他有著像天一樣的美德,神一般的智慧。人們接近他時,都能感受到像太陽一樣的溫暖;而仰望他的時候,就像看著天上燦爛而高潔的雲彩。

他是一個高貴而又親切的人,雖然富有,卻不驕傲,雖然尊貴,卻不放縱。他戴著黃色的帽子,穿著黑色衣裳,駕著白馬所拉的朱紅色車子。他尊敬有善德的人,他能讓九族的人都和睦相處。他叮嚀百官,要照顧人民;他使所有的邦國都和平而不再紛爭。

上篇談到帝摯駕崩後,陶唐侯正式繼位,改稱帝堯。我們繼續來看看這位上古聖君的傳奇。

(接前文

帝堯登大位 遷都平陽

帝堯登大位之後,背負天下重任,他的憂慮也從此開始。

首先要做的就是定都、營造都城。帝堯決定建都在汾水旁的平陽,於是叫臣子契和倕(音垂,chuí)帶了工匠前去經營,一切建築務須儉樸。

接著就是用人。帝堯用人務求故老舊臣,五正之官都是三朝元老,除金正、土正已逝世外,其餘木正、火正、水正三人都敦請沿用。

幾個月後,平陽都城營造完竣,帝堯隨即率領臣民遷徙,沿途人民歡迎不絕。到了一座山邊,看見山頂滿布五色祥雲,整日不散,據當地人說已好幾個月了,大約是帝堯登大位時開始的。大家都稱頌這是帝堯的盛德所感,帝堯謙遜不止。

到了平陽布置妥當後,便發布新計畫。這時有人報告務成子不知去向,只留下一道奏表,內容是:「山野之性,不耐拘束。之前國家要事甚多,不敢不勉留效力,今則大位已定,可以毋須鄙人。本欲面辭,恐帝強留,只好拜表,請帝原諒贖罪。」等語。帝堯嘆息惆悵,知道務成子是個神仙之士,留不住他。

過了幾日,帝堯臨朝聽政,任命棄為大司農,專掌教導農田之事;契為大司徒,專掌教育人民之事;羿仍為大司衡,逢蒙為副,專掌教練軍旅之事。三項大政委託得人,帝堯略覺心寬。只是定時令制曆法尚無人選。

一日,火正(又稱祝融)吳回前來朝見帝堯,只見吳回鬚髮蒼白,但步履輕健,精神甚好。火正說:「老臣等承帝寵召,應即來效力,無奈木正和水正都因老病不能遠行,老臣堪稱康健所以前來覲見,但官職事務不能勝任,請帝原諒。」

帝堯道:「火正肯來,不止是朕一人之幸,實為天下國家之幸。瑣碎政務豈敢勞煩耆宿,但願你安居在此,朕得以常常請教國家政事。」帝堯並關心木正等的情況。

火正內舉不避親 四賢士輔政

火正說:「木正有兩子,一個叫羲仲、一個叫羲叔;我兄重黎有兩子,一個叫和仲、一個叫和叔,都是可用之才。臣與木正商定,援古人『內舉不避親』之例推薦於帝,將來如有不能稱職之處,老臣等甘心受誅,接受欺君徇私之罪。」

帝堯道:「兩位老臣輔佐先帝,公正磊落,朕早有聽聞。此推薦並非徇私,朕決定任用。他們有一起來嗎?」火正說:「正在門外候旨。」帝堯立即召見。

四人行禮後,帝堯仔細觀察他們,只見羲仲溫和敦篤,藹然可親,是個仁人;羲叔意氣風發,果敢有為,是個能者;和仲嚴肅剛勁,凜凜不可犯,是個正士;和叔沉默淵深,胸多謀略,是個智者。四人看起來都是不凡之才,足見火正等所舉不差。

帝堯問他們學習之地及專長。年齡最長的羲仲代表發言:「臣等一向在羲和國學習天文,因此就拿羲、和兩字來作臣等的名字,以表示志趣。」

帝堯大喜道:「朕剛即位,正缺此項人才,一日竟得四賢士,真是可喜可賀啊。」當下就命羲和等四人分掌四時方岳之職,官名就叫作四岳。

羲仲做東方之官,凡是東方之事,及立春到立夏兩個節氣以內的事情,都歸他主持。羲叔做南方之官,凡是南方之事,及立夏到立秋兩個節氣以內的事情,都歸他主持。和仲做西方之官,凡是西方之事,及立秋到立冬兩個節氣以內的事情,都歸他主持。和叔做北方之官,凡是北方之事,及立冬到立春兩個節氣以內的事情,都歸他主持。

他們四人要測候天文,經常到邊界去。羲仲住嵎夷之地,在東方邊界。羲叔住南交之地,在南方。和仲住西方,在極西之地。和叔住北方,在朔方之地。火正吳回就此住在平陽,雖已不做火正官,但是仍舊叫他祝融。

帝堯剛即位,得四賢士輔佐。(台北故宮博物院)

關心政事 時時考察百官績效

帝堯將農桑、教育、軍旅及時令內政四項重政委任了各個人,並時時考察成效。

軍旅之事最易有成效,負責這項的司衡羿和逢蒙是專家,不到數月已訓練好,就呈請帝堯於仲冬之月舉行檢閱,並請田獵一次,以驗收各將士的武藝。

農田之事是由大司農棄負責,他在汾水下流擇地依時令播種百穀,要各國諸侯派遣子弟一批批的前來學習。開辦之初實在忙不過來,連帝嚳的正妃姜嫄也去幫忙教授。但是農田之事非幾年不能見成效,一時無可考察。

羲和等四人負責測候天文,因為他們的居地都在邊界極地,往返一次須一年半載,所以很不容易評量績效。恰巧帝堯堂前庭院裏有一株異草,幫助了研究時令。

這株異草哪來的呢?原來帝堯雖貴為天子,但他的宮室都是用土砌成,極其簡陋,堂高僅二、三尺,階沿僅二、三等。庭院裏都是泥,茅茨蔓草茂密叢生。帝堯喜歡生意盎然,每日朝罷總觀看賞玩,從不叫人去剪除它們。

這株草非常奇特,每逢朔日就生一瓣葉,之後每天生一瓣,到了望日就有十五瓣;過了十六,就每天日落一瓣,直到三十日,十五瓣葉子恰好落盡,變成一株光桿。到了次月朔日,又一瓣一瓣的生起來,十六日以後,再一瓣一瓣的落下去。所以從葉數多少,可以知道是何日。

如果該月是小月,那麼它多出的這瓣葉就枯而不落,等到次月朔日,新葉生出之後才落下去,屢試不爽。群臣無不稱奇,就取名為蓂莢(音名夾,míng jiá ),亦叫歷草(曆草)。這株異草就可以考察羲和等四人的測候績效了。

教育人民之事是由大司徒契負責,可是很難評量績效。帝堯考慮良久,也沒有對策。

田獵重仁德 開啟天子不合圍

且說那日司衡羿請帝堯田獵,帝堯允許後羿就開始籌備。地點就定在霍太山北麓,那邊有山有澤,林木蓊翳,禽獸充斥,適合舉行;日期就定在仲冬中旬第十五日。

到了十三這一日,近畿內外的將士領民衆,帶了棚帳、器具、糧食等,一隊一隊的向東北而去。最後老將羿和大司農、大司徒一班文武臣子護衛著帝堯,數百輛的車子接續前往。十四日正午全到達,大家依照編定的地方搭帳駐紮,帝堯和群臣的幄幕居其中,其餘將士人民等一層一層的環列其外。

帝堯略事休息後和諸大臣出帳巡視,大司徒契指著週遭對帝堯說:「這裏是西門,就是正門,往南是南門,往北轉過兩個山岡,就是北門,到了東面就是東門。明日合圍時,請帝從正門進去,餘臣從東、南、北三門進去,大約一天就可以結束。」帝堯道:「四面合圍,未免太不仁了,放牠一面吧。」

大司徒道:「臣聽說,古時候天子的田獵,春天叫作蔸(音兜,dōu),是搜找沒孕育的禽獸,所以最不多殺。夏天叫作苗,專為保護禾苗,所以也不多殺。秋天是肅殺之氣,可以殺了,所以秋天的田獵就以殺為名,叫作獮(音顯,xiǎn)。到了冬天,萬物盡成,無所顧忌,所以田獵所捉到的禽獸都可以殺,名字就叫作狩。現在正是冬令,應該用狩法,合圍又何妨呢?」

帝堯道:「朕也知這個理由,不過四面合攏使牠們無可逃避,朕覺得它是個不仁之事,不如放開一面吧。」群臣聽了都佩服帝堯的仁德,不再多言。

於是司衡羿傳令撤了東門,原本從東門進去的軍士,一半改由南門進,一半改由北門進。自此之後,「天子不合圍」這句話就成了《禮經》內容,也許就是從帝堯開始的。

帝堯道:「朕也知這個理由,不過四面合攏使牠們無可逃避,朕覺得它是個不仁之事,不如放開一面吧。」群臣聽了都佩服帝堯的仁德,不再多言。(台北故宮博物院)

第二天清晨,帝堯身披甲冑,兵車上放著一面大鼓,司衡羿立在右方,執弓挾箭,前面一張大紅旗迎風招展。帝堯鼓聲一響,六師出動,群臣隨著帝車進入正門。

人車漸漸接近圍場中心,只見前面遠山人行如蟻,如一條黑線般穿出林外;又見近山人馬眾多,軍士奔走著,各色旌旗飄揚著;各種獸類四處逃竄,各種禽類滿布天空,非常壯觀。

眾人看見紅旗、聽見鼓聲,知道帝堯到了,南北兩面便漸漸合攏過來。帝堯在車上,聽見虎嘯豺嗥、熊吟狼吼和兵士大呼喊殺之聲,震動山谷。

仔細一看,有猛虎被人追得無可逃遁,轉身撲人,人與虎格鬥;有兩、三個兵士共同殺一隻熊;有一個人單獨殺兩隻赤豹;空中箭如飛蝗,禽鳥下墜,連貫如飛星。圍獵半日,真是風毛雨血,灑野蔽天。

帝堯谷中賞飛泉 得名陶唐谷

到了下午,所有禽獸能奔脫的,統統向東面逃去。帝堯命羿傳令罷獵後,來到了獻禽的地方,只見鳥獸堆積如山,來獻的仍絡繹不絕。結束圍獵,大家回到昨日搭帳處休息。到了次日,軍吏將獻禽的紀錄呈上帝堯,請論定賞罰。結果,賞者甚多,受罰者不過數人。

到了第三天,帝堯吩咐回都。走到一個谷口,只聽見鳴泉汩汩之聲,帝堯向谷中一望,覺得景物非常幽雅,便下車與諸臣一同步行進去遊玩。沿著溪流走不到半里,看見半山中有一道清泉自空中飛流而下,其色潔白如玉,滔滔向西而去。

帝堯坐在一塊石上觀看那飛泉。大司農說:「這個泉水名叫玉泉,從這裏流出去,可以灌田百餘頃,不但風景甚好,而且有益農事。」帝堯又坐了一會方才起身。後人因為這個谷是唐堯遊玩過的地方,就給它取一個名字叫「陶唐谷」,至今還在。

(待續)

(取自《上古神話演義》)

【延伸閱讀專輯】
帝堯的故事

明慧網原文:
堯的故事(10):登大位憂天下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9/4/7/198011.html
堯的故事(11):帝堯田獵講武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9/4/8/198012.html

(本文主圖來源:台北故宮博物院)

世局紛亂、災異頻仍、真假難辨⋯⋯
尋覓中,訪問明慧之窗,讓光明與智慧注入心田。

感謝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