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德馨神仙來 寒士求詩不求財

陋室德馨神仙來 寒士求詩不求財

【明慧之窗記者周慧文綜合編輯】如今大陸社會是拜金社會。許多人被無神論宣傳搞得幹壞事沒有顧忌,不擇手段的搞錢。毒奶粉、貪公僕、白狼黑狗紅家族,哪管身上錢虱子多了會不會咬人?

有的人求神拜佛,偏偏也是為了發財,卻不知神佛教人重德莫重錢、有德才有福份的道理。中華古風可不是如此銅臭。

宋代《庚溪詩話》記載:福建有一位讀書人,姓楊。他家裏很窮,可是他對自己父母非常孝順,有了好吃好穿的都想著留給父母,捨不得用在自己身上,可想而知他自己生活有多清苦。

某年七月七日,突然他家裏來了一位遊方道士,自稱「回道人」,與楊書生相見甚歡,就盤桓了很久。回道人欣賞楊書生之餘,隨即從隨身藥囊裏取出一點藥出來,往一塊小石頭上一點,就把石頭變成了金子。回道人把藥金送給楊書生,說:「幫你改善改善生活吧!」

眼看著天上掉餡餅的幸運事真的落到了自己頭上,苦日子總算熬到頭,一般人誰不激動?誰不感恩戴德的收下仙賜?可是古代就有這種知書達理的讀書人,對錢財看得很淡。楊書生極力推辭說:「我不願得到金子,但願神仙贈我一首詩,好讓我蓬蓽生輝。」

回道人於是拿起毛筆蘸上硃砂,在牆壁上題詩一首:「楊君真愨士,孝行動穹壤。上帝憐其勤,七夕遣回往。須臾藥頑石,助子為孝養。子既不我受,吾亦不汝強。風埃難久留,願子志勿爽。行看首鼠紀,青雲如返掌。」

意思是:楊君真是高尚之士,他的孝行感動穹壤。上帝可憐他的勤苦,派我七月七日造訪。我片刻點石成金,幫你出錢孝養。你不願接受,我也不勉強。我在塵世難以久留,臨別希望你志向不爽。且看「首鼠」年頭,回天易如反掌。

楊書生後來不是老死陋室,而是不知所終,俗人誰也不知道他去了哪裏。「應是神仙子,相期汗漫遊。」看來,楊書生推辭了黃金,卻得到了真正的仙緣。

見利思義 退讓積德

張士選是五代時期人,自幼父母雙亡,由叔叔撫養長大,叔叔待他像親生兒子一樣。

叔叔有七個兒子。在張士選十七歲時,叔叔準備將家產分為兩份,同張士選一人一份。張士選卻要求分成八份,分給叔叔的七個兒子一人一份。叔叔不同意,但張士選執意請求,叔叔沒辦法最後也只有依從他了。

張士選這一年進京參加考試,與二十多位考生住在一起,有位相士指著張士選說:「能在這次考試中高第的,只有這位少年啊!」一起的考生都不服氣,紛紛斥責這位相士胡說。相士道:「他的文章怎麼樣我不知道,但我看到這位少年滿面陰德之氣,必定會高第的!」

有位相士指著張士選說:「能在這次考試中高第的,只有這位少年啊!」(明慧網)

等到揭榜,果然只有張士選一人高中。

張士選在利益面前懂得退讓,可以說是「見利思義」,由此可見他的德行修養之高,他最後能夠功成名就,這便是得益於他積德甚多。

現在很多人恰恰是「見利忘義」,在利益面前喜歡爭鬥,殊不知如果得到了自己不該得的東西會失德的,而德對人來說才是最寶貴的。

法輪佛法創始人李洪志大師曾為我們盡泄天機:「德乃生前所積,君、臣、富、貴皆從德而生,無德而不得,失德而散盡。故而謀權求財者必先積其德,吃苦行善可積眾德。」(《法輪佛法(精進要旨)》〈富而有德〉)

【延伸閲讀】
【聽文章】紅塵俗世中不迷失的商人
怎樣做一個富而好禮的商人
模特公司老闆:迷茫中善的力量改變人生
澳地產公司華人總監:看淡利益公司更壯大

【延伸閲讀專輯】
德行典範
兒童教育
中華傳統女子美德

明慧網原文:
陋室德馨神仙來 寒士求詩不求財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0/7/23/227194.html
【神傳文化】見利思義 退讓積德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7/1/20/147082.html

(本文主圖:明,文徵明,叢桂齋圖,公有領域)

世局紛亂、災異頻仍、真假難辨⋯⋯
尋覓中,訪問明慧之窗,讓光明與智慧注入心田。

感謝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