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堯的故事 (9) 盛德之世麒麟現身

帝堯的故事 (9) 盛德之世麒麟現身

【明慧之窗記者心篤綜合編輯】帝堯是中華上古五帝之一,他的品德和才智都非凡絕倫。他觀測天文,欽定曆法;博納眾諫,任人唯賢;推行德教,以至德化導,天下太平之至。民心既和,感應自懋,天降祥瑞不計其數,如:蓂草生庭,麒麟遊郊,鳳凰來儀,景星出現。

他治理天下萬民,使海宇清平,舉賢任能,可謂人才濟濟。但他虛懷若谷、尊奉有德,唯恐埋沒人才,常常深入山野之間去尋查細訪,求賢問道,拜其為師,尊師重道的精神為後人樹立了楷模。

(接前文

話說帝堯在王屋山,多次拜望尹壽未能如願見到,歸來之後,一面籌辦臘祭,一面訪問和叔、和仲兩兄弟,了解尹壽是何等之人?

帝堯終遇尹壽 拜師求教

據和氏兄弟說,尹壽的確是個有道之士,因為知道他隱居不肯出來做官,所以未曾薦舉他。

帝堯道:「他不肯做官也不能勉強,朕去見他總不至於拒絕吧。朕想古來聖帝都求學於大聖,朕的師父只有務成老師一個,現在又不知去何處。尹先生道德高超、隱居不肯出山,朕打算拜他為師,親自跟隨學習。你們以朕的命令先前往介紹,朕之後再謁見。」

臘祭過後,帝堯擇日與和仲前往王屋山。遠遠望見尹壽的草屋時,帝堯便叫人停車,與和仲緩步走去,看到籛鏗仍舊在草屋裏讀書。籛鏗見是帝堯,又見叔父跟在後面,便站起來向和仲與帝堯行禮,然後急急進內通知正在鑄鏡的師父。

一會兒一個鬍鬚長白、相貌飄逸的老者走來,原來他就是尹壽。

和仲跟他打招呼後介紹帝堯給他,總算見到尹壽的帝堯立刻向他行禮,尹壽慌忙回禮致謝後說:「去年承蒙帝數次屈駕,鄙人剛好外出未能迎接,實在抱歉;後來和氏兄弟轉達帝意,尤覺惶恐萬分。古時有弟子行敬師之禮的佳話,不過那為師的都是道德學問卓越之人,鄙人乃山野之夫、寡聞淺見,哪裏敢當『帝者之師』呢!」

帝堯求才治世 尹壽舉賢

在旁的和仲說:「我主上一片至誠,齋戒沐浴而來,請先生不要推辭了。」尹壽方才答應,請帝堯與和仲坐下傾談。尹壽講述仁義道德及清靜無為的政治主張,令帝堯十二分佩服。

談到當世人物時,帝堯嘆道:「弟子德薄才疏,忝居大位實在不安,想訪求到一個大聖人將大位讓給他,也想尋幾個大賢來輔佐。」

尹壽說:「大聖人是順運而生的。帝的謙抑德光,自有大聖人出世,可以完成帝的志願,成就帝的盛德,並可以做一個天下為公的模範,但此刻尚非其時。至於大賢輔佐,群臣中如大司農、大司徒、羲和四君,何嘗不是大賢呢!現在名世英才薈萃,可謂千載之盛,帝還嫌不足嗎?」

帝堯道:「治理天下人才豈患多,這幾個人萬萬不夠。老師如有可薦舉之人,務請不吝賜教,弟子當親往求教。」尹壽沉吟了一會說:「人才不是沒有,不過鄙人所知的都是隱居山野的人,即使帝去請,恐怕他們也未必肯出仕呢。」

臘祭過後,帝堯擇日與和仲前往王屋山,拜師尹壽。(清,黃增,人物故事,台北故宮博物院)

尹壽說在離帝居不遠處有四個人:一個姓許名由,號叫武仲,是陽城槐裏人,他生平行事必據於義,立身必履於主,席斜就不肯坐,膳邪就不肯食,真正是個道德之士。

還有一個名叫嚙( 音隉,niè)缺,是許由的師父。還有一個名叫王倪,是嚙缺的師父,是得道於伏羲、神農之間的人。還有一個名叫被衣,是王倪的師父,是更久遠以前的人。四代師徒非常投契,常相聚於帝都西北面、汾水之陽一座藐姑射山上。

尹壽說:「還有一些學識淵博、重義輕利的有道之士。有一個已無人知其姓名,因為他年老且無家室,因為仰慕淳樸的有巢氏時代,就在樹上做一個巢居,所以世人稱他為巢父。還有子州支父、伊蒲子、方回等,都是真正道德之士,隱居在山中,不謀世俗之利。」

這時,門外傳來嘈雜聲,侍從進奏帝堯:「亳邑君主玄元,遣他的大臣孔壬送瑪瑙寶甕到平陽去,經過此地聽說天子御駕在此,要求叩見。」因為這裏是尹老師住宅,帝堯不便延見,便叫孔壬直接送到平陽去。

忽然帝堯想:寶露既來,不妨請老師嘗嘗。就派人舀一大勺來給尹壽,又告訴了寶露甕的歷史及忽涸忽盈的事。

尹壽說:「這寶露甕類似黃帝時代的器陶。黃帝時有一種器陶,放在瑪瑙甕中,風俗淳厚時就盈滿,風俗澆薄時就乾涸,和這個甘露是一樣的寶物。帝可派人找來那器陶,將先朝寶器安放在一處。」帝堯答應。

指佞草靈驗 指向孔壬

且說孔壬早將瑪瑙甕送到平陽,等著見帝堯獻個殷勤,等待期間他拜訪諸位大臣。孔壬的話題很廣,對於水利有研究的大司農,就講水利之事,如何修築堤防、疏浚溝渠,說得井然有理,深獲大司農佩服。

連大司徒也心中佩服:「一向聽說他是個佞人,沒想到他的才幹學識這麼好,也許帝摯當時是受了驩兜和鯀的蠱惑,他不在內。將來若有興修水利之事可薦舉他。」

孔壬也拜謁蒙仲、羲叔及和叔等,一席談話使那三人也佩服他,以為是天下奇才。一日在朝堂議事,結束後大家閒談,談到孔壬,羲叔等都讚美他,大司農等也附和。

司衡羿聽了站起來說:「諸君都上他的當了,他其實是個小人。從前帝摯的天下完全是敗壞在孔壬、驩兜、鯀三兇手裏,老夫當日在朝,親見其事。」便將以前的歷史講述了一遍,並且說:「古聖人有句名言,叫作『遠佞人』。奉勸諸位千萬遠離這佞賊,以免上他的當。」

眾人對老將的話有所猶豫,覺得孔壬的談吐神氣並無可疑之處,但嘴裏卻說著:「原來如此,人不可以貌相,以後我們倒要注意他一下才是。」赤將子輿在旁哈哈大笑說:「諸位要知道孔壬是不是佞人,此刻不必爭論,也無須再注意他,只要等帝歸來之後,就可見分曉。」

眾人以為是要帝證明孔壬是佞人,赤將子輿連連搖手說:「不是,不是!不是要帝證明他是佞人,自有一種方法可以證明的。」便用手指向庭前的指佞草屈軼。眾人雖聽說有指佞草之名,但是從沒有見它有所指過,所以對赤將子輿的話半信半疑。

指佞草是傳說中能識別奸偽的草。(pixabay)

過了十日,帝堯從王屋山回到平陽。次日視朝,孔壬果然前來請見,帝堯便命他進來。此時眾人的視線都集中到那株屈軼上。

說也奇怪,只見遠遠的孔壬剛走進內朝之門,那屈軼勁直的莖幹立刻彎轉過來指著他。孔壬漸漸走近,那屈軼也漸漸移轉來。孔壬走進朝內,向帝堯行禮奏對,屈軼也移轉來,始終正指著他,彷彿指南針向著磁石一般。

眾人都看呆了,深嘆此草之靈異。孔壬奏對完畢,帝堯命其退出,那屈軼又再跟著他旋轉來,一直到孔壬跨出朝門,屈軼莖幹忽然挺直,恢復原狀。

帝堯看諸大臣個個觀望內庭一角落,不免納罕。大司徒將一切情形說明,帝堯聽了也深為詫異。

這個消息漸漸傳到孔壬耳裏,孔壬非常慚愧,因愧生恨,心想:「一定是羿和我作對,串通有妖術的野道弄出這把戲來。此仇不報,不可為人。我一定讓你這個老不死的送在我手裏!」孔壬究竟用甚麼方法呢?

住了幾日,孔壬覺得在這裏毫無意趣,又不敢再去上朝,深恐再被屈軼草所指,就託羲叔轉奏國內有事急須回去。孔壬在動身的前一天,單獨到逢蒙家中深談半日,非常投契,並送他許多禮物,不知其用意為何?

盛德之世 祥獸麒麟現身

帝堯自從拜師尹壽之後,就常於勤政之暇來訪尹壽。他對老師極為恭敬,讓尹壽居主位,自己站在下邊,面向北施禮求教。他也常到藐姑射山,希望能遇到被衣等四人。

一日,帝堯從藐姑射山回來的路上,見無數百姓向東而去,忙問發生何事?那些百姓說是東郊來了兩隻不會害人的異獸,趕著去看看。接著大司徒也來向帝堯奏說:「昨日東郊虞人來報,說那邊來了兩隻異獸,狀似麒麟。臣等從來沒有見過,所以特來奏聞。」

帝堯道:「此事只有請教赤將先生,他從前在高祖皇考時應該見過的。」回到平陽就宣召赤將子輿入朝,請他前去辨認這異獸。

赤將子輿說:「公獸為麒,母獸為麟。身像麇,腳像馬,尾像牛,正黃色,圓蹄,頭上生一隻角,角端有肉。公獸叫聲彷彿『遊聖』二字,母獸叫聲彷彿『歸昌』二字;夏天叫聲像『扶幼』二字,冬天叫聲像『養綏』二字。性情溫和,不傷人畜,不踐踏昆蟲花草,有仁獸之稱。壽命少則一千年,多則三千年。」

「它必須盛德之世才出來,大約有六個條件:第一個是王者至仁,不剖挖母胎,不殘害幼體。第二個是王者德及四方,不肖者退,賢人在位。第三個是王者明於興衰,武而仁,仁而有慮。第四個是王者動則有義,靜則有容。第五個是王者之政,好生惡殺,德至鳥獸,恩及羽蟲。第六個是王者視明禮修。六個條件有一個,它才肯出來。如今聖天子在位七年,六個條件都具備,它一定是麒麟了。」

帝堯等去東郊確認,赤將子輿一見符合六個條件,就說:「這不是麒麟是甚麼!」那時麒麟正在叢林中休息,雖然觀看的百姓很多,但它不恐不驚。見到帝堯它就站起來,一隻叫聲是「遊聖」二字,一隻叫聲是「歸昌」二字,彷彿在歡迎帝堯。

古人把麒麟當作瑞獸,象徵祥瑞。當大家確知是麒麟,就齊向帝堯稱頌,百姓更是三呼萬歲,聲震原野。自此之後,那一對麒麟就遊息於四處郊野草澤之地,不再離開。

且說帝堯住在王屋山那十日,尹壽每日向帝堯講授有關道德經典,晚間與他一起仰觀天象,講述天文、星象之理及預測等。有次帝堯又來訪,正好遇到五星下降的奇事,尹壽便趁機說了天文盛事,而這些事與後世大有關係。

五星下降到底是哪些星呢?與後世又有哪些關係呢?請看下集。

(待續)

(取自《上古神話演義》)

【延伸閱讀專輯】
帝堯的故事

明慧網原文:
堯的故事(18):帝堯師事尹壽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9/4/15/198038.html

(本文主圖説明:《明仇英畫帝王道統萬年圖・堯定曆象》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

世局紛亂、災異頻仍、真假難辨⋯⋯
尋覓中,訪問明慧之窗,讓光明與智慧注入心田。

感謝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