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嘉言】以樂化民:移風易俗 莫善於樂

【正史嘉言】以樂化民:移風易俗 莫善於樂

【明慧之窗記者顏樸芳綜合編輯】《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故又稱「正史」,從中可一窺中華文化的中心思想。其中有許多名句警言傳遞傳統文化的道德理念,警示人們要順從天理,擇善而從。以下摘錄三則分享。

世之質文,隨教而變。

【譯文】天下風氣的樸實或華美,是隨教化而改變的。

匡人解甲 孔子禮樂化干戈

《孔子家語》中講了一個故事。孔子率弟子前往宋國,到了匡地時,由於孔子長得很像陽虎,而陽虎又是當地惡霸,匡地人民便以為陽虎又來了,趕快報告給匡地的首領簡子。簡子馬上率領士兵,披上鎧甲,驅馬前往,將孔子一行人團團包圍。

子路生性勇猛,一見匡人不知何故、來勢洶洶地圍攻,非常惱怒,拿起兵器要與他們對戰。孔子見了,立即制止子路說:「哪有修行仁義之人,改變不了世俗的凶暴呢?如果我這當老師的,不對你們講授詩書,不教你們學習禮樂,那是我的過錯。」

「如果我闡述先王之道,喜歡古代典章制度,卻遭受了像這樣的災殃,那不是我的過錯了,純粹是命運哪!不如這樣吧,子路,你來唱,我來和聲。」

子路聽了孔子的話,便放下兵器,拿出琴開始彈唱,孔子於是和著音樂唱起來,樂曲很悲哀,唱了三遍之後,匡人知道這是聖人,並非陽虎,於是脫去戰甲,離開了。

孔子在被匡人突然圍困的緊張氣氛中,卻能平心靜氣,先檢點自己有無過失;若無過失,就繼續以禮樂教化世人,彈琴唱歌。這一舉動,與陽虎完全不同。匡人一下明白了,此人雖貌似陽虎,卻是一位彬彬有禮的君子、聖人,感到慚愧和感動,解甲而歸。孔子以德化人,扭轉了危局。

君子之德風,必然會帶來一片祥和的氣象,使人人知道自行節制,不做違背道義之事。

正如《三國志》中說:「世之質文,隨教而變。」

夫樂,上通神明,下和人理,隆治致化,萬邦咸乂(音易,yì)。移風易俗,莫善於樂。

【譯文】音樂上通神明,下可中和人世的道理,使天下治平,達到大化,萬邦安定。移風易俗,沒有比音樂更好的了。

以樂化民 清韻流芳天下平

制禮作樂是古聖先王常用來教導人民明辨是非真妄、回歸天理正道的方法。古時廣義上的「樂」,不僅是單純的音樂,而是詩、樂、舞三位一體的總稱。

樂之所以能為教,是因為樂的形式最為人民喜聞樂見。樂有音調,有節奏,有強烈的感染力,聞聲而心從,潤物細無聲,「足以感動人之善心而已矣」(《樂記・樂記》)。

樂教蘊含宇宙人生深刻之理,使人們體悟天地之和氣,使人與人、人與自然諧和相處。可使民心善良,潛移默化,移風易俗;分清善惡、好人和壞人。人們聽其聲,眼觀威儀之禮,行止唯恭,言出必仁,淫邪不入,感到心胸寬廣。這樣,美好的社會秩序就可以實現。

在宗廟裏奏樂,君臣上下一起聽,沒有不融和恭敬的;在家族或鄉里奏樂,長輩幼年一起聽,沒有不融和恭順的;在家庭裏奏樂,父子兄弟一起聽,沒有不融和和睦的。萬民通過音樂清除了心中的污穢,並從中吸取教益,使自己提高德性的涵養。所以,民風就趨於純正。

孔子非常重視樂教,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他讚美《韶樂》盡善盡美;整理詩樂以勸誡世人,《詩》三百篇「皆弦歌之」;使《樂》成為《六經》之一,向學生傳授,成為古代文人必讀的經典。

孔子曾說:「鬱鬱乎文哉,吾從周。」(《論語・八佾》)孔子崇拜周公以禮樂治國,稱讚周禮的完美,是治國之原則,教人修身之根本,上下大小無不合宜。

《禮記・樂記》記載,「舜作五弦之琴,歌南風之詩而天下治。」舜晚年到南方巡視,看到轄區內民風淳樸、秩序井然、物產豐富、百姓富裕,就寫了《南風》一曲,藉南風之德來讚頌仁義孝悌之風,謳歌社會正氣。

舜雖然貴為一國之君,但處處為百姓著想,與百姓共同勞作和生活。他將自己對於天下百姓的關懷和治國理念都融在了琴聲之中。他獨特的人格魅力、出色的才幹和高尚的品德,隨著他的琴聲和歌聲感染教化了許多人。他統治的時代則成為儒家文化理想中的黃金時代。

唐太宗李世民的《秦王破陣樂》威服四夷,《新唐書》記載,玄奘西行取經時,遠在中天竺的戒日王屍羅逸多對玄奘說:「你們國家的國君是個聖人,作《秦王破陣樂》。」

「樂」是聖人所推崇的,它能安撫萬物,可以促使人心向善,正是說明純正的音樂對人的教化作用。

正如《三國志》中說:「夫樂,上通神明,下和人理,隆治致化,萬邦咸乂。移風易俗,莫善於樂。」

清其流者,必潔其源;正其末者,須端其本。

【譯文】若想讓水流清澈,就必須保持水源的清澈;如果想要端正其行為(即末端),就必須端正其思想(即根本)。

華夏古聖人最為看重人心的教化,非常注重善化民眾、培養美德,從而使身心康泰;反之則可能折損了現世的福報。而德音雅樂可以清除心中的污穢,提高德性的涵養,讓人思想和內心趨於純正,以免犯下「心生惡念而減削福祿」的錯誤。

德音雅樂可以清除心中的污穢,提高德性的涵養。(《楊季靜小像》台北故宮博物院)

宋人衛仲達的驚駭一夢

《集福消災之道》中講了一個故事。宋朝人衛仲達,在翰林院做官。有次他在睡夢中,被鬼卒把他的魂拘捕到陰間。

陰間主審判官吩咐手下書辦(掌管文書的辦事員),把他在陽間所做的善事、惡事兩種冊子送上來。看到記錄他的惡事冊子,多得攤滿一院子;而記錄他的善事冊子只有一本。

主審官又吩咐拿秤來稱稱看,那堆了滿院的許多惡冊子,重量很輕;那一本記錄善事的薄冊子,反而很重。

衛仲達問:「我年紀還不到四十歲,怎麼會犯這樣多的過失、罪惡呢?」主審官回答:「只要一個念頭不正,就是過失或罪惡,都記錄在案。譬如看見女色,動了壞念頭,即是犯過,就被記錄了下來。」

衛仲達又問:「那個善冊子裏,記錄的是甚麼?」主審官又回答:「皇帝有次曾想興建大工程,就是要修三山地方的石橋。你上奏勸皇帝不要修,那地方人跡罕至,免得勞民傷財。這裏記錄的就是你寫的奏章底稿。」

衛仲達說:「我雖然寫了奏章,但皇帝不聽,結果還是動工修造了。對勸阻那件事情的進行,並沒有發生作用。這份奏章,怎麼還能有這樣重大的力量呢?」

主審官講:「皇帝雖然沒有採納你的建議,但是你這個念頭,用得很正、很真誠,目的在使千萬的百姓免去勞役。倘若皇帝接受你的意見,那麼你的功德就更大了!可惜的是你生出的惡念太多,所以善的力量因此減少了一半。而你的官位,本來可升至宰相,現在也就沒有指望升到宰相了。」衛仲達大吃一驚,就醒了過來。

此後他常用這件事來教育自己的家人和兒女,注意端正思想,摒除淫邪及各種惡念。後來衛仲達的官位,果然只做到了吏部尚書,並沒有做到宰相。

衛仲達的惡,只是空有惡念而已,並沒有去做,尚且折損了他現世的福報。而衛仲達的善,只是空有其言,而並未被皇帝所採用,但是他這個善的力量,竟然勝過了堆滿整個庭院惡冊子的力量!從這個例子可知,如果真的做了善事或惡事,那麼善或惡的力量就更大了。

可見念頭的起動處,也就是禍福之門。

正如《隋書》中說:「清其流者,必潔其源;正其末者,須端其本。」
《二十四史》是世界史學史上的奇蹟,亦是絕無僅有的文化現象。

【關聯文章】
《二十四史》勸善名句
神傳文化中的樂舞

【延伸閲讀專輯】
神韻演出
道德傳家
珍惜人生
德行典範
兒童教育

明慧網原文: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6/7/9/《二十四史》勸善名句數則(1)-331058.html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6/7/14/《二十四史》中的勸善名句數則-6--331055.html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0/7/4/【神傳文化】君子之德風-226458.html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6/2/25/德音之謂樂-324606.html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20/4/20/魔鬼在統治著我們的世界(第十一章)-藝術篇-404075.html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1/4/7/古人純淨心意、摒棄惡念故事選-238672.html

(本文主圖:《陶穀贈詞圖》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

世局紛亂、災異頻仍、真假難辨⋯⋯
尋覓中,訪問明慧之窗,讓光明與智慧注入心田。

感謝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