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虛是人生的一盞明燈

謙虛是人生的一盞明燈

文/靜遠(明慧之窗記者心篤編輯)

俗話說:「謙受益,滿招損」,在中華傳統文化中,謙德乃謙虛、儉約之德,影響華夏歷史五千年,成為中華民族最為顯著的民族性格之一。

古訓有:「虛己者進德之基」、「勞謙虛己,則附之者眾;驕慢倨傲,則去之者多。」老子說:「不自以為是的人,才能夠對事情判斷分明;不自誇的人,他的功勞才會被肯定;不驕傲的人,才能夠成就大事。」

多少名聞千古的偉人,都因謙虛自重,成為我們值得效法的好榜樣;同樣的,也有許多豪傑墨客,卻因驕矜自大而功敗垂成。

「謙虛」是放開心胸容納他人,尊重他人;虛懷若谷地精益求精,不恥下問地誠懇求教;不為私利,不突出自己,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

古人謙虛的例子不勝枚舉,以下為其中幾例。

唐堯「訪賢讓賢」

《尚書・堯典》開篇描述堯德:「允恭克讓,光被四表,格於上下。克明俊德,以親九族。平章百姓,協和萬邦。」

允、恭、克、讓,即誠信、恭勤、善能、謙讓四種德性。在這四種德性中,堯的「謙德」居於核心地位,最為後人稱道。

《莊子・讓王》記載:堯治理天下萬民,使海宇清平,他舉賢任能,可謂人才濟濟。但他仍認為自己不夠賢能,唯恐埋沒人才,常常深入山野之間去尋查細訪,求賢問道。

他曾先後四次將天子位讓於有道名士:方回、善卷、披衣、許由,堯曾說:「天下者,公之者也,凡為公者,賢者為尊,乃行天下之大道也。某(我)德薄才疏,深恐貽誤蒼生。」

賢士們見堯如此謙卑恭讓,無不感佩地說:「憂民深切如斯,無怪臣民呼堯天也!」皆不受位而隱居。堯還拜著名道士蒲伊(又稱蒲伊子、伊蒲子)為老師,對他極為恭敬,執弟子之禮,北面而朝之求教;他後來禪位於德才兼備的舜。

明代王陽明說:「堯舜之所以為聖人,就是謙虛到了至誠的境地,也就是允恭克讓,溫恭允塞。所以君子之道,就是要善於謙光照人,謙恭待人,後己先人。」

老子:江海能為百谷王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谷王。」意思是說,崇高的善行就應該像水一樣,造福萬物,滋養萬物,卻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才是最為謙虛的美德。

Free Seedlings Soil photo and picture
崇高的善行就應該像水一樣,造福萬物,滋養萬物,卻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才是最為謙虛的美德。(pixabay)

「江海能為百谷王」,江海之所以能成為一切大小河流的總匯處,是因為它善於處在下游,能夠接納、包容一切大小河流,以成為百谷之王。

老子把「江海」比作「聖人」,認為聖人之所以成為天下人心所向,是因為「謙下」而不高高在上,把自己放在民眾利益之後,能包容一切,因此天下人尊敬他、擁護他。

老子還說:「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意思是說,聖人從不居功自傲,正因為如此,他的功勛才永不磨滅。因其不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與之抗爭。

孔圉「不恥下問」

春秋時衛國大夫孔圉(音與,yǔ )聰明好學,非常謙虛。在孔圉死後,衛國國君為了讓後人都能學習和發揚他好學的精神,因此特別賜給他一個「文公」的稱號,後人就尊稱他為孔文子。

孔子的學生子貢也是衛國人,但是他卻不明白孔圉為何配得上那樣高的評價,於是問孔子:「孔圉的學問及才華雖然很高,但是比他更傑出的人還很多,為甚麼賜給他『文公』的稱號?」

孔子說:「孔圉學習勤奮,如果有任何不懂的地方,就算對方地位或學問不如他,他都會大方而謙虛地請教,不把向學問、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當成可恥的事,這就是他難得的地方。聰明好學,不恥下問,才配叫『文』啊,因此賜給他『文公』的稱號並不會不恰當。」子貢於是明白了。

孔子自己也是「不恥下問」,他學問淵博,可是仍虛心向別人請教,為學生作出了表率。

諸葛亮「虛心納諫」

諸葛亮德才兼備,被後人稱為「智聖」,他一生求賢若渴,善於納諫。

他任宰相後,為了舉賢以求治,在成都南方築了招賢台,以迎接四方之士;並且設立了一個叫作「參署」的機構,重用了一大批德才俱佳的卓越人才,此舉被時人稱為「德舉」。

在他所任用的文武官員中,既有荊楚之士,又有蜀地人才,也有魏吳降將,其包容四海之襟懷、容人容物之雅量受人讚譽,因此時人稱「蜀官皆屬天下才俊」。

諸葛亮處理國家大事時集思廣益,聽得進不同意見和建議。他幾次發布鼓勵將士直言極諫的文告,要求大家批評自己的過失和缺漏。對於指出其過失和提出治理國家建議的人,他總是給予鼓勵並讚賞這種忠於國家的精神,說大家如果都能這樣認真、勤勉,「則亮可以少過矣」。

他在《自勉》中說:「驕者招毀,妄者稔禍」,所以從不居功自傲,不爭功諉過,勇於承擔責任,從善如流。

《三國誌》作者陳壽,在《進諸葛亮集表》中,曾對諸葛亮治蜀期間的政績,作出了簡明中肯的評價:「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

白居易「謙虛如竹」

「未出土時便有節,待到凌雲更虛心。」古代詩人常以竹子來歌頌謙遜的品格,竹子非常虛心,所以才能由筍成竹,縱入雲端。

唐代白居易在《養竹記》中寫道:「竹似賢,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見其性,則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體道;君子見其心,則思應用虛者。竹節貞,貞以立志;君子見其節,則思砥礪名行。」

通過寫竹的正直、虛心、氣節,描繪出竹品與人品的一種精神契合。

竹的特性為正直、虛心、氣節。(pixabay)

白居易做人也是如此,相傳他寫詩之後,總是先念給牧童或老婦人聽,然後再反覆修改,直到他們聽了滿意才算定稿,因此白詩最大的特點是通俗易懂且精練優美。

宋代蘇軾在《送參寥師》中寫道:「欲令詩語妙,無厭空且靜;靜故了群動,空故納萬境。」意思是說,要想使詩句巧妙,不要嫌惡空和靜;虛靜因而能懂得萬物之變化,空明所以能接納萬事之境界。他雖然具體是說詩,但同樣也是講「靜虛」的道理,寧靜致遠,虛空無限,則無往而不達。

丁敬宇「謙德受福」

《易書》中說:天的道理,不論甚麼,凡是驕傲自滿的,就要使他虧損,而謙虛的就讓他得到益處。因此器量大的人,福澤也必定深厚;器量小的人,福澤也必定淺薄,而謙虛和驕傲,則是福禍的分際。

明代袁了凡有一次與其縣中九人去考進士,其中有一位叫丁敬宇的最年輕,為人謙和有禮。袁了凡就告訴另外一個同伴費錦坡說:「丁敬宇今年一定會考中進士。」費錦坡說:「何以見得?」

袁了凡說:「惟謙受福。你看我們十人當中,有哪一個像丁敬宇這樣謙虛、講信用、恭恭敬敬,在大眾之中,他不堅持自己的成見,能夠傾聽並尊重別人的意見,無一點驕傲的神氣。即使極小的事情,也能為別人著想,為別人方便,這個實在難得!一個人能夠達到如此境界,神明也會保祐他,哪有不中的道理!」等到放榜,丁敬宇果然考中了。

結語

謙和之美是一種高尚境界,是「法天則地」、「民胞物與」的胸懷,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能包容和善化世間的一切。古人歷來推崇有而不居、滿而不盈、實而不驕的謙謙君子。

【關聯文章
德行典範

【延伸閲讀・專輯】
兒童教育
青年學子修煉故事
珍惜人生
道德傳家
明慧兒童有聲書
古代詩人修煉故事

明慧網原文: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3/1/17/神傳文化-謙德之美-267848.html

(本文主圖來源:明慧之窗)

世局紛亂、災異頻仍、真假難辨⋯⋯
尋覓中,訪問明慧之窗,讓光明與智慧注入心田。

感謝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