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藏 養精蓄銳

冬藏 養精蓄銳

【明慧之窗記者周慧文綜合編輯】寒來暑往,秋收冬藏。秋天最後一個節氣霜降一過,接下來就是立冬了。

立冬
立冬萬物收,細雨送寒秋。
田園遺曠野,蟲蟄漸眠休。(作者:雲松)

二零二三年的立冬日是十一月八日。古人曰:「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標誌著冬季的開始,草木凋零,動物蟄伏,萬物趨於休止,意在養精蓄銳。

藥雨殺百蟲

從立冬到小雪,這半個月期間所下的雨有個特別名稱,叫「藥雨」。

大醫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水部》有載:「立冬後十日為入液,至小雪為出液,得雨謂之液雨,亦曰藥雨。百蟲飲此皆伏蟄,至來春雷鳴起蟄乃出也。」李時珍說,藥雨能「殺百蟲,宜煎殺蟲消積之藥」。

「閉藏」之月

中國傳統醫學素以五行養生的智慧著稱。《黃帝內經》指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冬天三個月是「閉藏」之月,養生調氣重養陰、養藏,養精蓄銳。

中醫說「冬不藏精、春天必溫(瘟)」。人體經過春、夏、秋的勞身勞心,耗損的元氣有賴冬天養藏回補,孕蓄來春的活力,否則來春就容易生病。

從五行養生來看,冬天在五行上屬水,在人體上對應腎,冬天腎氣最強,養腎最得其時。黑色食物對應腎臟,比如:黑豆、黑芝麻、紫黑米、香菇、黑木耳、烏骨雞、黑海參……等等,是冬季養腎的好食材。

從五行相剋的來看,冬水克火,火屬心,所以容易發生心血管、心臟方面的疾病。所以冬天養藏,不勞心傷神,紓解春夏秋三季累積的疲勞,調節身心,是冬天養生的要道。

歷代天子敬神畏天

在中國古代,歷朝歷代的帝王雖貴為天子,卻皆敬神畏天,要親自祭祀天地神明,祈求國泰民安,五穀豐登等。遇天災人禍,更要祭天敬天,大赦天下,施行仁政。

每個朝代都有許許多多的祭祀,祭祀天地日月、風雨雷電、江山社稷、太歲土地、三皇五帝、祖先等,但最重視祭天。

天壇是中國古代帝王祭天的場所。自天壇建成至今,曾有23位皇帝在此舉行過682次祭祀大禮。祭天一般在每年冬至日舉行,祭前三天皇帝先在紫禁城內齋宮齋戒兩天,在祭前一天皇帝要身穿龍袍袞服到中和殿行禮,晚上到天壇,住在天壇內的齋宮。祭祀當日,皇帝在禮部諸官的引導下行各種祭禮。

天壇是中國古代帝王祭天的場所。

明清兩朝主要祭祀的內容和等級為:「明初以圜丘、方澤、宗廟社稷、朝日、夕月、先農為大祀,太歲、星辰、風雲雷雨、岳鎮、海瀆、山川、歷代帝王、先師……為中祀,諸神為小祀。後改先農、朝日、夕日為中祀。凡天子所親祀者,天地、宗廟、社稷、山川。」

各種祭祀活動都有固定的場所。紫禁城中建圜丘壇以祭天,建方澤壇以祭地,建朝日壇以祭日,建夕月壇以祭月。四壇中以圜丘壇規模最大,祭祀儀式最為隆重。同時,設社稷壇行社稷之祀,設山川壇行山川之祀,建先農壇於山川壇內,皇帝在此行親耕之禮,建蠶壇,行祀先蠶之禮。

屬於國家重大祭祀活動的還有宗廟之祭。四季來臨,天子都要恭迎:於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年凡4次,為祭祀之日。同時於宮中建奉先殿,以備皇帝和皇室成員隨時拜謁。還於壽皇殿、安佑宮等處供奉祖先像,由皇帝及近支郡王定時拜謁祭禮。

《禮記・月令》載:「立冬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大夫,以迎歲於北郊。還反,賞死事,恤孤寡。」「祀神州地祇於北郊。」即立冬日,天子率百官在北郊迎冬,祭祀大地之神。回宮後,還要撫恤死者遺屬及孤寡。

結語

在經歷了春生、夏長、秋收之後,冬天是休養生息、養精蓄銳的季節,也是淨心內省、感謝天地賜予的季節,祝願朋友們從現在開始好好養藏自己的精氣神,為來春作好準備。

【關聯文章】
漫話二十四節氣

明慧網原文:
明慧期刊:金種子(第五一期)  https://qikan.minghui.org/qikan.aspx?id=210733
明慧期刊:金種子(第四五期)  https://qikan.minghui.org/qikan.aspx?id=207111
【神傳文化】歷代天子敬神畏天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5/7/15/106014.html

(本文圖片來源:明慧網)

世局紛亂、災異頻仍、真假難辨⋯⋯
尋覓中,訪問明慧之窗,讓光明與智慧注入心田。

感謝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