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詩品人生】歸隱、送天師

【讀古詩品人生】歸隱、送天師

【明慧之窗記者心篤綜合編輯】人生在世,不免有困惑:人為何而生?該如何活?來去人間一趟究竟是為甚麼?幾千年來,修煉的事蹟一直貫穿於中華文化中,無數成仙成道、修成正果的故事,流傳和記載於史冊之中。不少文人作者本身也是修煉人,寫出的境界特別能起啟迪人心。

一起來看陳摶、朱權兩位修道之人所寫的詩。

《歸隱》

十年蹤跡走紅塵,回首青山入夢頻。
紫綬縱榮爭及睡,朱門雖富不如貧。
愁聞劍戟扶危主,悶聽笙歌聒醉人。
攜取舊書歸舊隱,野花啼鳥一般春。

【語譯】十年來為了功名浪跡俗世,回首往事那段山林生活頻頻入夢。

高官厚祿(紫綬)雖然榮華,怎(爭,同「怎」)比得上無憂無慮的睡覺;尊貴人家(朱門)雖然富有,卻不如我安貧樂道的自在。

聽到大動干戈扶救君主的事我就發愁,聽到醉生夢死的聒噪笙歌我就煩悶。

不如帶著舊書回到我原來隱居的地方,享受鳥語花香的春天吧!

【品讀】這是詩人自述心跡的一首詩,表達出想跳脫世俗、回歸山林,不再追逐名利。詩中說明立志歸隱的原因,歸隱生活的優點,世俗間的紛擾、庸俗以及悟出的道理。表示詩人是理智的,是經過磨難後的覺悟,不是一時失意的決定,他的歸隱使他走上修煉的道路,也成就了他的一生。

【作者】陳摶(音團,tuán),字圖南,自號扶搖子,五代宋初道士。據說他能「一睡三年」,後人尊為「陳摶老祖」、「睡仙」,是一代道家宗師。因他曾遊峨眉山,故有「峨眉真人」之號。

此外,唐僖宗賜號「清虛處士」,後周世宗柴榮賜號「白雲先生」;宋太宗賜號「希夷先生」(出自《老子》:「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故而後人多稱其為「希夷祖師」、「陳希夷」。

陳摶的生平事蹟和家世、乃至生卒年月,眾說紛紜,史無定論。他曾在五代後唐明宗長興年間舉進士不第後覺悟,從此隱於武當山九室巖,後來移居陜西華山雲台觀修道。

陳摶一生頗多著述,宋人講《易經》、氣數之學,都能上溯至陳摶。他寫了《指玄篇》,發明用指頭屈算玄機的方法預測未來,所以舊時命相行業尊奉他為祖師。還有《三峰寓言》、《高陽集》、《釣潭集》等,對北宋理學家邵雍、周敦頤頗有影響。

他有一篇傳世之作,名曰《心相篇》,取「相由心生」之意。他告訴世人:人的面相有善有惡,根本在於心,命運的善惡從自己的心就可以知道,而行為是心的反映,所以可以通過行為來看一個人的未來禍福。

傳奇出生:紫色肉球到人間

陳摶的出生頗為神奇,傳說是一位漁夫打魚時網起一個紫色肉球,打算用來煮食充飢時,聽到巨雷震響,球裂開了露出一個嬰兒。於是嬰兒便隨漁夫姓陳,取名摶,即圓團的意思。

他出生後不會說話,直到四、五歲時,一次在水岸邊遊戲,有個婦女召喚他過去餵乳吃後,才開口說話。他長大後聰明過人,閱讀經史百家典籍,一見成誦,尤其喜愛《易》學。十五歲時,詩、禮、書、數及方藥等書一覽無遺,無不精通。

他歷經十年舉進士不第後,悟到自己不是功名中人,有了歸隱之意。長輩過世後,陳摶說:「我怎能像世人那樣在輪迴之中生死呢?」於是離開家鄉到泰山去尋訪神仙,從此走上修煉之路。

一睡數年:睡功成名修煉界

有一年,陳摶遇見二位道友,告訴他:「武當山九室巖可以隱居。」他便前往該處棲隱,每天吐納服氣,不食煙火,僅飲酒數杯,靜默修煉二十餘年。期間他撰寫《指玄篇》八十一章、《入室還丹詩》五十首,又作《釣潭集》一萬餘字,闡述道的精微奧妙。

據說陳摶七十多歲的一天,深夜立於庭院中,見一神人呼喚:「你道已修得,應當選擇歸成的地方了。」他說:「您說歸成之地,想來秋天是萬物收斂結實的季節,那麼代表秋天的西方將是我歸隱的地方吧!」隨即徙居西嶽華山,在山下尋得雲台觀遺址,清除雜亂草木及磚石後安居下來。

陳摶經常閉門臥睡,常一眠數日、累月,甚至數年不起,因而在世人看來,「睡」名遠播的他似乎是個懶道士。其實,他的「睡」是一種修煉,是一種形似睡眠的道家靜功、內丹功法。所以他的道友呂洞賓說:「摶非欲長睡不醒也,意在隱於睡,並資修煉內養,非真睡也。」 在道家修煉上,陳摶成就了著名的睡功。

《送天師》

霜落芝城柳影疏,慇勤送客出鄱湖。
黃金甲鎖雷霆印,紅錦韜纏日月符。
天上曉行騎隻鶴,人間夜宿解雙鳧。
匆匆歸到神仙府,為問蟠桃熟也無?

【作者】寧獻王,姓朱,名權,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個兒子,十三歲受封為寧王。因請改封地而遭到譴責,於是托志學道,與文士往來,好遊仙之術。

【品讀】寧獻王朱權徙封到南昌後,道教創始人張天師去進謁他,他在送別時特地寫了這首詩以表達對張天師的敬重。詩中所用詞彙除第一句外,都是道家神仙用語,一則可見寧獻王的敬意,再者可見寧獻王對修道的用心。

「霜落芝城柳影疏,慇勤送客出鄱湖」:秋霜已經飄落到芝城了,柳樹的影子變得零落稀疏;我真心誠意送別貴客,直到出了鄱陽湖。

詩人用稀疏的柳影表達送別天師的心中落寞,用親自遠送出鄱湖表達對天師的尊重,沒有送別時的兒女情長,只有唯恐不周的慇勤小心。

「黃金甲鎖雷霆印,紅錦韜纏日月符」:你那黃色法衣上鎖藏著威力無比的鎮邪印信,紅色錦囊中纏繞著有如日月般璀璨的鎮邪降魔符令。

因為鎮邪驅魔是道教法師的主要工作之一,猶如在另外空間的一場戰鬥,如果法力不高,可能還會被邪魔所制。因此詩人將天師看成有如法力無邊的天神一般,將他所使用的法器也視同天上神器,於是黃色的法衣猶如金色的鎧甲,鎮邪的印信有如威猛的雷霆,紅色的錦囊收藏的是強如日月、驅鬼召神用的符令。只有這樣的服飾、法器,才能跟天師相得益彰,也才是寧獻王心中的天師形象。

「天上曉行騎隻鶴,人間夜宿解雙鳧」:白天騎著仙鶴在天上往來行走,晚上回到人間就脫下鞋子好好歇息。

相傳仙人多騎鶴而行。雙鳧(音伏, fú,野鴨),《後漢書》中記載道教崇奉的神仙王喬有神術,常騰空飛行,臨至時必有雙鳧飛來,人舉網而得的是他所穿之鞋。

詩人把氣氛從嚴肅的執法功能,拉回到溫馨的現實生活,雖然如此,並不減損對天師的欽羨之意。天上、人間俱得其所,是修道人的最終目標,也是對修道用心的寧獻王所期盼的結果。

「匆匆歸到神仙府,為問蟠桃熟也無?」:你匆匆忙忙地趕回你的神仙洞府,難道就是要關心園中的蟠桃熟了沒有嗎?

這一詩句充滿趣味性,既表達不捨別離的含意,也拉近詩人和張天師的距離,為送行劃上完美的句點。張天師雖然道行高深,但終究尚未修得圓滿,還在世間行走,有著世人的生活形態,有人性化的一面。

詩人這樣的描述,不但沒有不敬的意思,反而襯托出張天師的平實與道家修真的精髓,詩人的修行境界不可小看!

【關聯文章】
讀古詩品人生

明慧網原文:
https://zhoubao.minghui.org/mh/haizb/075/A05/3129/【讀古詩品人生】歸隱.html
https://zhoubao.minghui.org/mh/haizb/074/A05/3076/【讀古詩品人生】送天師.html

(本文主圖來源:故宮博物院)

世局紛亂、災異頻仍、真假難辨⋯⋯
尋覓中,訪問明慧之窗,讓光明與智慧注入心田。

感謝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