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榜十次後 他如何最終登榜奪魁?

落榜十次後 他如何最終登榜奪魁?

文/泰源(明慧之窗記者周慧文編輯)

濟人之急,救人之危,益己之身。他人有難時,若能善意解救,則此功德亦能庇蔭自身。

劉理順(一五八二年 ~ 一六四四年),明朝河南杞縣人。他出生剛滿月父親就去世了,由母親撫養成人,從小非常注重道德修養,受到鄉人們的器重。他二十來歲就中了舉,可是後來接連參加了十次會試,都沒有考中。人們惋惜他命運不好,遇事不利,但他自己倒是很泰然。

後來他就長期在一座寺廟中讀書。有一天,他正在專心用功,忽然聽到外面傳來女人淒慘的哭聲,就派人去打聽。原來是一位婦女,丈夫外出經商七年未歸,音訊全無,眼看家中就要揭不開鍋了。婆婆就想讓媳婦改嫁,尋一條生路,於是就收了一個外地商人12兩銀子,人家就要將媳婦帶走,所以婆媳二人在別離之際抱頭痛哭。

劉理順得知後,急忙吩咐僕人道:「趕快回去取12兩銀子來!」

僕人說:「家中目前只有一點準備納稅的銀子,明天一早就要交上去的。」劉理順卻堅決地強調:「救人要緊,稅銀另想辦法也還來得及。」

劉理順馬上又模仿那家丈夫的口氣寫了一封信。說是離家七年,已賺了500兩銀子,再過十多天就要回鄉,先寄回12兩作為家用。然後讓人連銀帶信送給那婆媳二人。婆媳二人絕處逢生,喜出望外,立即退銀贖人。

過了十多天,老太婆的兒子真的回來了,帶回的銀子與信中說的正好差不多。母親提到書信的事,兒子竟然不知。拿出那封信來,越看越覺得莫名其妙,愣了好半天才說:「這是天神可憐我們,暗中幫了我們一把,今後我們一家人只有拜天謝地來報答了。」

後來,那位丈夫偶然到了劉理順讀書的那個寺廟,看見牆壁上有劉理順讀書時的題詠,竟和那封信中的字跡一樣,便知那信和銀兩是出自劉公之手。於是他帶家人一起到劉府拜謝,但劉公竟拒不承認有此事。

第二年,崇禎七年甲戌年(一六三四年),劉理順再度北上赴試。這年他已經53歲了,這是他第十一次參加會試。沒想到這一回他順利地通過了會試。

到了殿試時,劉理順寫的應試文章,總是以意、氣為重,不遷就格式。殿試結束,讀卷大臣將擬好了名次的卷子送呈崇禎皇帝審定。這些卷子大都是嚴格按照格式要求寫作的,不免顯得呆板空洞,套話多。皇帝沒有挑出合意的,大臣們就將所有的考卷都抱來。經過反複審閱,崇禎皇帝認為原擬第22名考卷,能暢所欲言,質量最高,就定為第一。這本考卷正是劉理順的。

劉理順十一次參加會試,歷時30年,終於在53歲時取得了狀元。崇禎皇帝曾得意地對近臣說:「朕今天得到一個年高有德望之人。」

劉理順屢試屢敗,卻因行大善事,積大功德,一舉奪魁,這何嘗不是自己積來的福報呢?(事據《明史考證》、《明史紀事本末》)

劉理順屢試屢敗,卻因行大善事,積大功德,一舉奪魁。(明狀元趙秉忠殿試卷,公有領域)

【延伸閲讀專輯】
德行典範
兒童教育
中華傳統女子美德
道德傳家

明慧網原文:
明慧期刊:明白(第九一期) https://qikan.minghui.org/qikan.aspx?id=202678

(本文主圖來源:明慧網)

世局紛亂、災異頻仍、真假難辨⋯⋯
尋覓中,訪問明慧之窗,讓光明與智慧注入心田。

感謝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