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的鍋巴和雪中的燒餅

救命的鍋巴和雪中的燒餅

【明慧之窗記者心篤綜合編輯】諸葛亮《誡子書》云:「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中華傳統文化教人向善,努力完善道德,幫助人們從功名利祿的貪慾中超脫出來,從而獲得真正的幸福,並得到上天的庇佑。

古籍中記載很多為官清廉、愛護百姓,從而否極泰來的事例,說明了貧不足憂的道理。人應憂德之不建,不應憂貨之不足,富而沒有德行,則愈富有禍害愈大,有德行則可轉禍為福。

陳遺惜福 存鍋巴救己救人

《世說新語》記載,晉朝時有個小官叫陳遺,他的母親很節儉,從不把剩菜剩飯倒掉,連燒焦的鍋巴也留著自己吃。在母親的影響下,陳遺從小養成節儉樸素、愛惜糧食的好習慣。

有一次,陳遺有事到廚房去,看到泔水(廚餘)桶裏有好些鍋巴,很痛惜地對廚子說:「好好的白米飯怎麼燒焦了?再說,鍋巴焦黃噴香也可以吃的,倒掉多可惜呀!」

廚子不高興,說:「這麼大個衙門,這麼多人吃飯,哪能沒有一點鍋巴?鍋巴又有誰願意吃呢?」陳遺說:「你就留著給我吧。」此後,陳遺每天把鍋巴曬乾收藏好,日積月累,居然積了好幾口袋乾鍋巴。

有一年發生戰爭,陳遺帶兵去打仗,他把幾口袋鍋巴也隨身帶到軍營。一次,他的軍隊打敗仗,隊伍被衝散了,陳遺和十幾個人在野地躲了一整天,沒有東西吃。這時他記起軍營裏還有幾口袋鍋巴,心想鍋巴不是甚麼好東西,敵人一定不會搶走的,就帶了幾個人悄悄回軍營去找,果然鍋巴口袋還在。

大家把口袋背到野地,打開一看,只見滿滿的乾鍋巴,有焦黑的,有嫩黃的,這些平時被人嫌棄的鍋巴,現在吃起來居然噴香可口!十幾個人在野地躲了幾天,就靠這幾口袋鍋巴過日子,一直等到援軍到來。陳遺從小養成的愛惜糧食的好習慣,救了這十幾個人的性命。

劉晏雪中吃燒餅 草屋頂豪宅 

《三字經》云:「唐劉晏、方七歲、舉神童、作正字。 」劉晏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善於管理經濟。他才七歲就飽讀詩書,被舉為神童,並被任命為勘正文字的正字官。 歷仕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是負責全國財政的大臣,自己的生活卻十分清廉儉僕,喜歡幫助他人。

劉晏有次上朝,當時正值嚴寒,他在途中發現有賣燒餅的,打算買來充飢,但進入一家燒餅店後,他又退出來。僕人問原因,原來,他看到這家的燒餅比較貴,最後找了家比較便宜的燒餅店,跟僕人一起站在雪地裏吃了起來。

一起上早朝的官員從這裏路過,發現官居三品(宰相級別)的劉晏在啃燒餅,紛紛譏諷他,劉晏只笑說這燒餅「美不可言!」跟隨的僕人都覺得沒面子,劉晏笑著說:「生活節儉是美德,安貧樂道可移(潛移默化)賢,失德才算失身分,賢者從來就節儉。」

劉晏常對人說:「居住但求安全,不必講究第宅的富麗;飲食但求飽適,不必講究菜餚的豐盛;騎馬但求穩健,不必講究毛色的漂亮。」他乘坐的是舊馬車,官袍裏面穿著粗布縫製的棉衣,不像其他官員裘皮錦袍裹身。

劉晏的住宅坐落在長安東南面的小巷裏,像普通百姓家一樣,沒有雕梁畫棟,更沒有樓台花園,屋裏陳設簡陋。朋友都看不過去,劉晏說:「住宅能擋風禦寒、住人休息就可以了,不必追求豪華,在我心裏,草屋頂豪宅啊!」

當時的達官貴人家中都是婢僕成群,但劉晏家中沒有婢女,家務事都是妻子兒女自己操辦,飲食也很簡單。

劉晏對自己節儉,卻非常喜歡幫助別人,大部分薪俸都用來周濟貧窮的親友和讀書人。一次,劉晏到一個親戚家串門子,發現那家沒有門簾擋風,便叫人暗暗記下門的尺寸,不久那家親戚就收到一副嶄新門簾。像這類事例對劉晏來說再平常不過了。

晏子諫齊景公節儉恤民

《晏子春秋》記載,春秋時期的晏子,擔任齊國宰相二十餘年,是一位力行節儉的大官。《史記・管晏傳》也記載:「事齊靈公、莊公、景公,以節儉力行重於齊。」晏子因勤儉節約而得到齊國的重用,他對百姓體恤有加,為國為民辦了很多有益的事情。

晏嬰(公元前五七八年~前五零零年),字仲,諡平,史稱晏子,春秋後期外交家、思想家,輔政良相。(公有領域)

晏子看到齊景公愛好奢華,就常以自身節儉去規勸他。齊景公看到晏子的房子靠近市區,塵土飛揚不適宜居住,要給他換一座高大明亮的宅第。晏子回絕說:「我先人久居此處,若我因不滿足而捨舊宅更新居,未免過於奢侈。再說這裏買東西方便,又能體察民情。」

不久,晏子出使晉國,齊景公趁此派人遷走晏子左右的鄰居,在原地重新蓋了一座大宅第。晏子在出使歸來的路上聽到這消息,便把車停在城外,派人請求齊景公把新宅拆掉,請搬走的百姓再搬回來,給百姓建房子。齊景公同意後,晏子才驅車進城。

齊景公看到晏子總是「乘敝車、駕駑馬」,便派人送去新車駿馬,晏子推辭說:「您派我管理百官,我要求他們節儉,以減輕百姓的負擔。若是君臣奢侈,上行下效,大家都貪圖衣食享受,不顧品行,到那時想禁也沒法禁了。因此,我不能接受您的賞賜。」

晏子見齊景公貪圖享樂,大造宮室,又要嚴加訟獄,於是一勸再勸。一次,齊景公問晏子說:「我近來感到精神衰退,身體疲憊,百姓有不滿情緒,諸侯議論紛紛。現在我打算準備珪璧等祭品,讓祝官宗官敬獻給天帝和祖宗神靈,我想祭祀可以求福吧!」

晏子回答說:「我聽說過,古代君主求福的時候,行為必定順應天意,朝政必定符合民心,修建宮室、飲食皆有節制;祝官宗官祭祀神明時,只是悔過,不敢求福。現在您崇尚享樂以致放縱嗜欲,任用奸佞之人,司過官列舉出您的過錯,祝官宗官卻為您求福,我想這是互相矛盾吧!」

接著說:「古代的聖王,他們公平正直而沒有邪念,所以讒謅(顛倒是非、中傷別人)之人不能接近;不曲從私黨,阿諛之人便沒有市場;用慈愛恩惠對待百姓,用自己的美德言行感化諸侯,所以四海之內的人像流水歸大海一樣地歸附他。如《詩經・大雅・大明》說:『惟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懷(就招來)多福。厥德不回(不回:光明磊落),以受方國。』」

齊景公聽從晏子的諫言,省躬修德,恤民惠民,祝官宗官祭祀時,向神明悔過,不敢求福。後來鄰國都敬畏齊景公,百姓歸附,燕國、魯國等國一起入齊朝拜。

范質以俸祿濟貧扶弱

范質是中國五代後周和北宋的宰相,《宋史》記載,在他出生當夜,他母親夢見神人授以五色筆,後來有看相的人說他將來會當宰相;他九歲能寫文章,十三歲就精通《尚書》、教授學生。才德兼備的他受到宋太祖重用,進封為魯國公,後人稱他「范魯公」。范質為官耿直清廉,以節儉著稱。

有一次,范質生病在家,宋太祖前去探望並賞賜很多金銀。范質認為太祖剛即位,尚未分封有功之臣,於是特地上書請皇帝論功行賞,並且推薦了呂余慶、趙普等棟梁之才,得到宋太祖的讚賞和採納。

之前有宰相向地方索取賄賂的貪腐惡習,但范質為相後,貪腐風氣從此根除。他為官期間,從未接受各地的贈送;所得到的俸祿和賞賜,大多周濟孤苦無依的人;他家的飯菜飲食從不講究,普通至極。

臨終之前,范質告誡兒子不要為他請求謚號,不要為他刻碑;去世之後,他的家中無多餘錢財。宋太祖聽到噩耗,悲傷惋惜而取消了朝會,還對侍臣說:「朕聽說范質只有居住的宅第,沒有經營產業,這是真正的宰相啊!」宋太宗也曾經稱讚他說:「宰輔當中能遵循規矩、慎重名器、保守清廉節操的,沒有超過范質的。」

節儉惜福,不貪圖不義之財的范質,獲得包括皇上在內的所有人信服。

竹爲古時文人士大夫節操象徵。墨竹瘦勁孤高,為清廉士大夫的人格寫照。(明 夏昶《半窗晴翠圖・軸》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

【關聯文章】
兒童教育

【延伸閲讀專輯】
德行典範
道德傳家

明慧網原文:
救命的鍋巴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5/5/2/99943.html
節儉施濟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6/2/27/120989.html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5/12/16/古人廉儉重德故事-晏子節儉恤民-320489.html
【神傳文化】清廉 節儉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7/6/12/156773.html

(本文主圖説明:宋 馬遠《寒巖積雪圖・軸》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

世局紛亂、災異頻仍、真假難辨⋯⋯
尋覓中,訪問明慧之窗,讓光明與智慧注入心田。

感謝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