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天知命超然物外的苏东坡

敬天知命超然物外的苏东坡

文/古道(明慧之窗记者古缘改写)

中国有一句谚语,「人的命,天注定」。然而,在年轻的时候,人们却对改变命运充满了期待,当岁月流逝,物是人非,面对命运之手的安排,又往往充满遗憾。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却有「敬天知命,循道而行」的说法。

历史上,不乏这样的智者,他们在困境中觉悟真理,在命运拋下的苦难中返本归真。

苏轼(公元一零三七~一一零一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人,曾任翰林学士,官至礼部尚书。仅二十岁,就成为进士,在三百八十八人之中几乎名列榜首。被皇帝誉为「宰相」之才,他直言敢谏,锐意进取,想有一番作为。用他自己的话说,疾恶如仇,遇有邪恶,则「如蝇在食,吐之乃已」。

然而,在他激流勇进之时,一场牢狱之灾却把他从人生的顶峰推到了谷底。

被贬黄州

公元一零七九年,发生了著名的「乌台诗案」,有人指称苏轼在诗文中诽谤朝廷,诬陷者千方百计罗织罪名,想把苏轼置于死地。苏轼被捕入狱,被关押四个多月。

免于死罪的苏轼,被流放到黄州。物质上的贫困,却使他躬身静思,直面人生的起落。

苏轼是清官,两袖清风,到了黄州全家人的吃饭成了问题。一开始,每月把仅有的一点钱分成三十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早上用画叉挑下一串做当天的生活费,然后将画叉藏起。

他又找到一块废地,但荆棘瓦砾,满目疮痍。苏轼别无选择,带领全家老小清除瓦砾,刈割荆棘,深挖细整,终于整理出五十亩田园。看到苏轼有了田地,「四邻相率助举杯,人人知我囊无钱。」

在辛苦劳作之外,苏轼「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他在《东坡志林》「人生有定分」中写到:「抑人生自有定分,虽一饱亦如功名富贵不可轻得也?」难道人生有如天定,就是能吃饱肚子这件事,也和功名富贵一样,并非轻易就能得到吗?

物质的匮乏,却可以造就精神的升华,在困境中,苏轼以苦为乐,从不悲观。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彷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前所未有的困难中,苏轼却悉心关照著身边的每个人,家童白天太累,晚上回来敲门敲不开,苏轼就独自到了江边。「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个典故出自《庄子》「汝身非汝有也」、「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人的身躯只是一个物质存在,并不是真我,世间营营之事,只不过是名利情仇,不值得留恋。「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人生如一叶扁舟,随遇而安,超然物外,即是心安。

在佛教看来,身体是皮囊,心为身累,心为身缚,当面对苦难,泰然处之,才能体会到境界的升华。

庐山所遇

公元一零八四年,苏轼从黄州谪贬往汝州,途经九江,见到了奇美雄伟、氤氲变幻的山景——名满天下的庐山。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人寥寥数语,却道出了这样的一个道理: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所见都不会相同;即便当下感受再真,也都不是事情的本来面貌。诗人写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站在自我的立场,往往看不清真相;唯有放下观念,才能突破局限;放下自我,才能看见真我。

经过了黄州的百般艰辛,苏轼的精神世界升华到了新的境界,世间万事万物的存在,无论高低贵贱,都是值得珍惜的。

清 周鲲《仿古山水册(二)册.仿赵孟俯仙山楼阁》。(公有领域)

他在《前赤壁赋》中写道:「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就是说,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若不是归我所有,即令一毫也不能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耳听到的声音,眼睛看到的景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这是造物主的无尽宝藏,是每一个人感知天地大道的凭藉。

在中国画艺术中,往往以山水为主体,宏大高远,而人很渺小,体现了古人对宇宙造化的敬畏之心,人并不是大自然的主体,只有主宰著天地万物的造物主,才应是世人敬畏的根本。

在《苏轼集》中,「造物」一词共出现59处,他在一首诗中写道:「造物知吾久念归,似怜衰病不相违。」造物者知道我修炼回归的心意,我遭遇的困苦与身体的病痛,也都是天意的安排,不应该认为是难以承受的痛苦。

暮年再贬

当解除了第一次流放,苏轼又回到朝堂,在他五十七岁时,升迁为二品官员,任礼部尚书,这是苏轼担任的最高官职。但是仅仅在两年之后,在同僚的又一次嫉妒与排挤之下,被远放惠州(今广东惠阳),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二次流放。

然而更为残酷的是,在苏轼年届六十三之时,又被发配到更远的海南岛儋州,成为他人生中的第三次流放。并特别下了一道命令:不准苏轼在海南岛的官舍居住。于是,苏轼只得租用民房栖身。

「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与程秀才书》),然而苏轼却说:「尚有此身付与造物者,听其运转流行坎止无不可者,故人知之,免优煎。」世间的一切,都是造物主的安排,而对于一个人,无论流转奔波,遇到沟坎困难,都是一种必然的经历,人知道了这个道理,还有可以什么忧愁的呢?

他草庐抄书,教书育人,让海南出了历史上第一个进士。为解除民众疾苦,苏轼亲自带领乡民挖了一口井,取水饮用,疾病便少了,此后,远近乡民纷纷学苏轼挖井取水,一时挖井成风,改变了当地乡民饮用塘水习惯,后来人们纪念他的功绩,便把那口井命名为「东坡井」。

他还结交了不少平民朋友,闲了就去串门,跟野老饮酒聊天,还常常给乡邻看病开方。

流放惠州后的七年生活中,苏轼一家死了九口人,虽然生活对他如此残酷,垂暮之年的他依然乐观,坦然对待。

结语

在传统文化中,儒家讲「君子安贫,达人知命」,最终达到至高的道德境界;在佛家看来,佛性人人都有,但人由于在世上迷失了本性而不自觉,通过修炼、不断升华可修成觉者——佛的境界;从道家看来,悟道修真,返本归真,最后修成「真人」。

从古到今,人间在中西方文明中都被认为是一个特殊的地方,是一个迷的物质空间,都说这里的人是因为罪或者业而沦落至此。儒、释、道是历史留给今天的智慧,恢复传统文化,找回五千年华夏文明的精髓,敬天知命,升华道德,才是迈入未来新纪元的通途!

儒、释、道是历史留给今天的智慧。(清 徐天序《山水画册・坐禅》,台北故宫博物院)

【延伸阅读专辑】
《二十四史》劝善名句
古代诗人修炼故事
道德传家
以史为鉴

明慧网原文: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22/1/11/苏轼-敬天知命-以苦为乐(一)-436641.html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22/1/17/苏轼-敬天知命-以苦为乐(二)-436642.html

(本文主图说明:元・倪瓒题《安处斋图》局部。 公有领域)

世局纷乱、灾异频仍、真假难辨⋯⋯
寻觅中,访问明慧之窗,让光明与智慧注入心田。

感谢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