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名臣高允一生行善(一)救数千人命

南北朝名臣高允一生行善(一)救数千人命

文/秦山 (明慧之窗记者宋芙瑛编辑)

高允(390年─487年)是北魏大臣,著名文学家。高允少年丧父,大器早成,气度非凡,初为郡功曹(辅佐郡守的最高阶官吏)。神麚(音嘉)四年(431年),高允成为中书博士,迁中书侍郎,参修国记,教导太子。

高允历任五代官员,辅佐皇帝直到近百岁。太和十一年(487年)去世,年九十八。

高允在世时,受百姓敬仰爱戴,受国君信任委以大任,受朝臣称赞尊重。他声名远播,德流四方。高允死后又得到追赠加封,所获荣宠无限,子孙后代德才兼备、享有富贵、出仕为官的也有多人。

从高允的事迹可见,善行对生命的深远影响和意义是重大的。行善本身并不是为了引起他人关注,但是善行一定会为行善者带来厚报和福泽。

大器早成 为官贤明

高允少年丧父,大器早成,有神奇的气度,清河人崔玄伯见到他十分惊异,感叹说:「高子黄中内润,文明外照,必为一代伟器,我只担心自己不能亲眼见到。」

高允十来岁时,为祖父奔丧还归本郡,家中财产都让给两个弟弟而自己身归沙门,取名法净,不久又还俗了。高允喜好文学,担笈负书,千里求学。他博通经史、天文、术数,尤其爱好《春秋公羊传》。郡中召他为功曹。

神麚三年(430年),魏世祖的舅舅阳平王杜超任征南大将军,镇守邺城,任命高允为从事中郎,当时他已有四十多岁了。

杜超因为春天快到而诸州囚犯多不能判决,于是上表让高允与中郎吕熙等人分头前往各州,共同评决狱事。后来,吕熙等人都因贪污枉法获罪,唯有高允因清廉公正而得到嘉赏。

杜超幕府解散之后,高允回家教书,受其学业的有一千多人。神麚四年,他与卢玄等人一起被征召,拜为中书博士。迁任侍郎,与太原张伟二人都以本官兼任卫大将军、安乐王拓跋范从事中郎。

拓跋范是太武帝的宠弟,西镇长安,高允辅佐他很得当,秦地人很是称赞他。

劝谏皇帝 为民造福

太武帝曾召高允一起讨论行政,高允的言论很得太武帝赏识。

帝问高允说:「政事千头万绪,甚么是第一位的?」当时,魏朝多封禁良田,而且京城中游民很多。高允因此说:「臣少时微贱,所了解的只有田耕之事,请让臣说一说农事。古人说:一里方圆的范围可以辟田三顷七十亩,百里方圆则有田三万七千顷。如果农人勤耕,则每亩可增粮三斗,不勤则损失三斗。方圆百里增加减少的数量,合计有粮二百二十二万斛,何况天下如此之广呢?如若公私都有粮食储备,即使遇上荒年,那又有甚么可忧虑的呢?」

太武帝很欣赏他的说法。于是废除田禁,全部把良田交给老百姓。

太武帝很欣赏他的说法。于是废除田禁,全部把良田交给老百姓。(公有领域)

有大臣劝文成帝建造宫殿,高允劝谏说:「我听说太祖道武皇帝平定了天下后才开始兴修都邑。他一旦有所修造,不是农闲之季,绝不兴工。现在建国已经很久了,宫室也已经完备了。永安前殿完全可以用来接受万国的朝贺,西堂的温室也可以用来让圣上休息,紫楼台高可以用来观望远近。如果要再修更壮丽的宫室,也应当慢慢地准备,不可急于求成。

估计砍材运土以及各种杂役就需两万多人,成年人做工,老少供饭,就合四万人半年才成。古人言:一夫不耕就有人会挨饿,一妇不织就有人会受冻。何况是数万之众无法从事耕织生产,他们所要耗费花销,实在太多了。往古时推论再来验证现在,必然有借鉴之效啊,希望皇上认真思考。」

文成帝接纳了他的意见。

正直诚实 免灭族大难 仗义执言 救数千人命

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崔浩因写《国记》涉嫌讥讽皇族下狱,高允在中书省值班。东宫太子拓跋晃让东宫侍郎吴延召来高允,让他留宿宫内。第二天,拓跋晃入廷奏启太武帝,命高允随行。

到宫门前,拓跋晃对高允说:「进去见皇上,我随你去。假如皇上有甚么话问你,你就依我告诉你的应答。」高允说:「这是为的甚么事呢?」拓跋晃说:「进去你就知道了。」两人就进去见太武帝。

拓跋晃说:「中书侍郎高允自在臣宫中,臣与他相处多年,高允小心谨慎,臣很了解他。高允虽然与崔浩同事,但他身份微贱,只有听命于崔浩。臣请求宽恕他的性命。」

太武帝召见高允,对他说:「《国记》都是崔浩所写的吗?」高允回答说:「《太祖记》,前著作郎邓渊所写。《先帝记》以及《今记》,为臣与崔浩一同写作。但是崔浩政事太多,只是总裁修订而已。至于注疏,为臣所作多于崔浩。」

太武帝大怒说:「这比崔浩的罪行还严重,怎能留给生路!」拓跋晃说:「天威严重,高允是小臣,一时间迷乱失次。臣先前问他,他说都是崔浩写的。」

太武帝问:「真象东宫太子说的那样?」高允说:「为臣才薄,谬参著作,犯触天威,罪应灭族,今天已到临死了,决不敢虚妄。殿下因为臣为他讲书时间很长,哀怜为臣,为臣求命。如皇上不问臣子,臣便没有这番话。既问了,臣如实对答,不敢丝毫迷乱。」

太武帝说:「正直,这也是人情所难,而你能临死不移,这就更难了!而且以实对君,真是忠贞的臣子。像你刚才这一番话,朕宁愿漏一有罪的人,也应该宽恕你。」高允竟得免罪。

随即,太武帝召崔浩,让人在自己面前诘问他。崔浩惶恐恍惚不能应答。高允事事申明,有条有理。

当时太武帝愤怒至极,命令高允拟诏书,自崔浩以下、僮仆吏卒以上一百二十八人全部夷灭五族。但高允迟迟拟诏,太武帝则频频催办。高允请求再见一次皇上,然后再拟诏书。

太武帝召见高允,高允说:「崔浩所犯,如还有别的罪,臣不清楚。如只是这一项罪行,还不至于被杀。」太武帝震怒,下令武士绑了他。

太子拓跋晃又拜请。太武帝说:「如果没有这人招惹我,就该有数千人死了。」崔浩最终还是被灭了五族,但其余的人都仅被判身死(也就是改判自身死罪而不夷灭五族)。著作郎宗钦临受死刑时说:「高允仁恕心地,大概是圣人吧!」

著作郎宗钦临受死刑时说:「高允仁恕心地,大概是圣人吧!」(台北故宫博物院)

拓跋晃后来责备高允说:「为人应当把握时机,不知见好就收,学识又有甚么益处?在那种时候,我从旁点拨你,你为甚么不顺著点,让皇上那样动怒。现在我每每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高允说:「为臣本是东野一介平凡书生,本来就无做官的打算。逢朝廷休明之期,应朝廷选士之举,为官凤池,参撰麟阁,尸素官荣,妨贤已久。大凡史书,都是帝王的实录,是将来的宝鉴,通过史书,今人可以观往,后人可以知今。所以言行举动,无不备载,所以人君应该谨慎从事。然而崔浩世受特殊恩遇,荣耀当时,他却辜负圣恩,自招毁灭。」

「崔浩以蓬蒿之才,负朝廷栋梁之托,在朝廷无可称赞的节操,在私下里也无可称道,私欲淹没了他的公正廉洁,爱憎之情障蔽了他公理之心,这是崔浩的罪责。至于书写朝廷起居的事情,说国家得失的事实,这也是史书笔法的大体模式,没有甚么违背。但为臣与崔浩其实是同参一事,死生荣辱,义无反顾。能有今天,实在是多亏殿下仁慈广大,违心苟免,不是为臣当初本意。」

拓跋晃听后称叹不已。

据《资治通鉴》和正史《魏书》、《北史》记载,崔浩多次在太武帝面前诽谤佛法,为太武帝制定了灭佛的决策,鼓动皇帝下诏书杀和尚,毁佛像。

不听同僚苦劝,极力推动灭佛运动的崔浩,走上了凄惨的结局。当时人们都说,他灭佛遭了报应。

两年后,如日中天的太武帝,竟被宦官杀死,年仅四十四岁。他的两个儿子(太子和恭宗)也相继死于宦官之手。

从古到今,迫害佛法的人从来都是结局悲惨。

文成帝继位后(452年),为挽回祖父的错误,再兴佛法,云冈石窟就是他下诏建造的。从此国泰民安,为以后的魏孝文帝中兴打下了基础。

而高允笃信佛法,深信因果轮回报应。他积德行善,仁爱宽厚,乐善好施,正直诚实,救人于危难。他尽心辅佐五代皇帝,直至近百岁高龄。

(待续)

(原文: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6/7/19/为善自然获福(1)-331159.html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6/7/20/为善自然获福(2)-331544.html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1/12/1/四次灭佛的历史,重演雷同的结局-250029.html

(本文主图:〈山径春行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关联文章:

南北朝名臣高允一生行善(二)辅佐五代皇帝

世局纷乱、灾异频仍、真假难辨⋯⋯
寻觅中,访问明慧之窗,让光明与智慧注入心田。

感谢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