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承传与弘扬传统文化(上)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孔子承传与弘扬传统文化(上)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文/静远(明慧之窗记者金弘怡编辑)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

孔子的天命观是以弘扬道义、承继传统文化命脉为己任的,认为这是上天赋予的使命,所以必须做好。尽管屡遭逆境,也要难行能行,始终坚定「道济天下」,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有著极其重大的贡献与影响。

《论语・子罕》记载,孔子率弟子在周游列国弘道途中,曾被困于匡地。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

其中的「畏」字,是受困、受到威胁的意思。孔子这段话的意思是:「周文王死了以后,文化典籍不都在我这吗?天如果要消灭周的文化,那么我也就不会掌握这些文化了;既然天不想消灭这些文化,那匡地的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孔子从容自信,坚信「天之未丧斯文」,维护和延续「斯文」,已成为他生命价值的全部。他拿出琴开始演奏礼乐,匡人一看知是圣人,于是离开了。

孔子以仁德之举扭转了危局,被称为善之善者也,也使人感受到其承继道统,传续千古文脉之浩然正气。孔子对于「斯文」价值的理解与认识,以及他为继承和传播「斯文」而努力不懈的精神,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孔子对文化的传承

孔子所谓「斯文」即是指「文化」。「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为能将天文所呈之像明辨清楚,而规范社会道德、个人行为与之相合,已经尽善尽美了,文乃「道之显者谓之文」,「化,教行也」,即是以人教化,以伦理教化,「顺天呈像」而化育天下,这也是文化的来历。

这里「人文」一词与「天文」对举而出现,指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则,人间世界的条理和规范,都要遵循天道的规律、宇宙的法则。明确指出了文化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就孔子的时代而言,就是指自上古以来华夏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传统。华夏传统是承天理而来,「道」意味著天道,「德」指人们遵循「道」,在心为德,施之为行。

孔子认为行「圣人之道」者,要「敬天知命」,达到与天地相通、天人合一的境界,他称赞尧舜「焕乎其有文章」、「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夏商周以来的文化传统,面临危机,更重要的是在人们观念上出现了蔑视斯文的倾向。如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论语・颜渊》)认为文的价值已无关紧要。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孔子仍然坚持以诗书礼乐教授弟子,诗书礼乐在孔子对传统文化承传中的作用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其只是文化的载体。

诗书礼乐在孔子对传统文化承传中的作用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其只是文化的载体。(《画院画十二月月令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孔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孔子所要承传的「斯文」的实质,是超越文献器物层面的、体现其载体中的内在文化意义和文化精神。这种文化精神在孔子思想中的具体内容就是其「仁道」理想。

孔子把他之前的中华文化做了系统的整理,所谓「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删述六经」(《中庸》),「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使其传输后人,使中华文化不仅没有灭绝、散灭,而且还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延续了中华文脉,使之薪火相传。

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自己的这种文化精神,或许他们的人种依然幸存,但实际上作为民族已经不存在了。因此,文化传统的继续,实具有关乎民族生死存亡的意义。

「斯文」所标示的文化精神价值,是道义的而非功利的,只有像孔子这样视道义至上的人,才能自觉体悟并高扬人文精神的价值,孔子在当时屡遭艰难,原因就在于此,而他同时也赢得了更多人们的尊敬,原因也在于此。

这种强烈的文化生存和承传意识,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终身不倦地为「斯文」的继承、传播而努力,维护了华夏文化的尊严。

西周以前的许多文化典籍,经孔子及其弟子之手流传了下来。他弃官办学,晚年仍然「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整理典籍,教授弟子,传授斯文,使传统的人文精神扎下了更加深厚的基础。

他不为名利功利目的而损失丝毫斯文的价值,却宁可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而乐亦在其中矣」来成就斯文的生存,提出「君子道以为志」,「君子谋道不谋食」,「朝闻道夕死可也」。

其三千弟子,七十二贤者之培养,桃李满天下,因而被后人尊为万世师表。《论语》中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儒家的仁道人文理想,是传统文化极为重要组成部份,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人格,中华文化数千年文脉绵延不断。

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一生虚心好学。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又说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他在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时说:「吾常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他在知识的形成积累上,称自己是「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要求弟子「发奋忘食」,「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他还强调学与行结合,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认为只说不做是可耻的,「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孔子强调学与行结合,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认为只说不做是可耻的,「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台北故宫博物院)

孔子整理古籍,删订六经,他创建的儒家思想体系后来以「四书五经」传承后世。五经即《诗经》、《尚书》、《礼记》、《易经》和《春秋》,四书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孔子提倡教化,使人和社会都在教化中具备人文素养。他在《礼记・经解》中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孔子指出德教可以启发人的心灵,深入地思索人生的意义,思考人性与良知的尊严价值,感悟宇宙之奥秘,及如何关爱他人的重大道德问题。他修书、讲学,还率弟子周游列国,希冀把仁爱理念传遍各国。

孔子提出君子与小人的「义利之辨」,多次论述君子与小人的问题。认为君子是有道德自觉和道德修养的人,义以为上,小人则与此相反。君子有教化百姓的社会职责,是肩负社会重任的中坚力量,以经世济民的功业为抱负。这种担当精神,也就是儒家人格中所说的「以天下为己任」。

在《论语・述而》里,谈到君子的修养时,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孔子教化弟子的目的,也是要求弟子,最终彻悟人生宇宙的真相,得真智慧。

「志于道,据于德」,是讲君子内修道德的原则,指出君子为学,当以悟道为最终目的;君子为人处世,当以仁民爱物为原则。

「依于仁,游于艺」,是讲君子外用道德的方式,指出君子要尽可能地多掌握各种知识与技能,以便于适时、适机地给他人、给社会,带来具体而切实有效的帮助。

孔子说「君子无忧」,又说「君子忧道不忧贫」。是说君子明瞭人生真谛,「乐」在道中,心中有道。君子不是无忧,而是不为自己忧,不计个人得失,或者说志在天下,无私无我,所以无忧。

(待续

【关联文章】
孔子承传与弘扬传统文化(下)天人合一观

【延伸阅读】
水的德行与智慧
观天之道 执天之行——感悟「天人合一」
神传文化中「乐」的神奇功能
名画欣赏:《苏格拉底之死》

明慧网原文: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4/2/5/孔子对传统文化的承传与弘扬-287225.html

(本文主图来源:公有领域)

世局纷乱、灾异频仍、真假难辨⋯⋯
寻觅中,访问明慧之窗,让光明与智慧注入心田。

感谢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