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承传与弘扬传统文化(下)天人合一观

孔子承传与弘扬传统文化(下)天人合一观

文/静远(明慧之窗记者金弘怡编辑)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

孔子的天命观是以弘扬道义、承继传统文化命脉为己任的,认为这是上天赋予的使命,所以必须做好。尽管屡遭逆境,也要难行能行,始终坚定「道济天下」,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有著极其重大贡献与影响。

一起来看看孔子提出的一系列思想道德规范。

(接前文

孔子提出的一系列思想道德规范

「天人合一」

以德配天是孔子「天人合一」观的主旨。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赞天地之化育,天道之永恒,天地之无私,上天的生生之德使万物具有了勃勃生机,而且各安其位,这是天对万物的「仁爱」。

作为儒家「群经之首」的《易经》中说:「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人类要「继」天地之「善」,「成」天地之「性」,「大」与「广」天地之「生」,「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以达「天人合德」。

因此可以说,「天」在儒家思想体系里构成了一个最高的概念,天人合一在儒家传统思想中占主导地位。举凡宇宙万物之起源、人类社会之形成、伦理道德之标准、人类未来之命运等,无不可以从有关「天」的论述中得到解释。

《中庸》开宗明义地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认为人服从天命,是一种道德行为。

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是说德是天之所予我者,我受命于天,任何事情都无可奈何于我。

从儒家看来,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源,仁义礼智本性乃是天的赋予,是人心中所固有的,但由于人们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迷惑,要通过修身,去除各种私心杂念,从而达到一种自觉的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以德配天」、与天地「合德」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明确表达。

孔子推崇先古圣王效法天道,与天地同心。他称赞尧帝「唯天为大,唯尧则之」,意思是:只有天最高大,只有尧才能效法天的高大,以无私之心关爱天下众民。

他称赞舜帝「德若天地而静虚」,意思是:舜帝仁爱好生,他的德行犹如天之高、地之厚,而又宁静谦虚,这也是儒家所讲的「内圣外王」之道,即内具圣人之德而外行王者之道。

孔子称赞舜帝仁爱好生,他的德行犹如天之高、地之厚,而又宁静谦虚。(《纯孝图》,讲的是舜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台北故宫博物院)

「仁」

孔子将「仁」作为实现贯通天人关系的重要途径,通过「修己」、「安人」的修养功夫体悟「天人合一」之境。

「仁」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孔子提出「仁者,爱人」、「泛爱众」,认为应当不分远近亲疏地爱一切人,并进一步阐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更具体指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五者就是「恭、宽、信、敏、惠」,因为「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

这五种品德,都建立在对人的尊重关心和体谅上。「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即学生要在这四个方面学习:学问、言行、忠恕和信义。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是与义、德、忠恕、礼、乐等相联系而构成一个整体伦理结构,是指一切德性的总和,所以「仁人」一词与全德之人同义。

颜回问仁,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意思是:如果你能够战胜自己的私欲并且回归天理,那么天下人都会称赞你是个仁人。

儒家认为,人之所以为人者,在于人有道德,德是人的立世之本。德治与仁政也是以个人修养为前提的,立德修身是完善人品操行,达到崇高境界、具有博大仁爱胸怀的必由之路。

孔子肯定道德需要个人勤奋的修为,强调「为仁由己」,「求仁得仁」,认为「我欲仁,斯仁至矣」。他指出仁人君子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全面,对别人宽容而简约,要替他人著想,善待、帮助他人。

他提出道德修养中的克己自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礼」

「礼」是孔子思想学说的另一个重要范畴。孔子所谓的「礼」,包含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两方面。其内在精神是维护各种伦理关系。「礼」的外在形式,包括祭祀、仪典、朝聘、冠婚丧葬、会盟等等方面的礼节仪式,对这些礼节仪式,孔子不但认真学习、履行,而且要求弟子们严格遵守。

他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行事,「立于礼」、「约之以礼」,说:「不学礼,无以立」。把「礼」的规范内化为思想和行为的自觉性,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认为和谐的伦理社会为敬天地,位君臣,合父子,明长幼等,强调注重调整天人关系、人际关系和各种意识形态的关系,以建立起圆容的、安定的、和谐的社会秩序。

「中庸」思想

孔子还提出了「中庸」思想。《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之道是道德修身境界的一种原则。

儒家认为用「道中庸」、「致中和」的准则来调控,以达到至诚、至善,通晓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那么天地万物均能各得其所,达到和谐的境界了。

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这里「中」就是正确不偏,「庸」就是正常不乱。

《论语》中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和」有调和、和谐之意,先王制礼作乐来调节人们的行为规范,以教化天下,中华民族向来讲究「和为贵」,实现平天下的理想所仰赖的是仁政与修德,所谓「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中华民族向来讲究「和为贵」,实现平天下的理想所仰赖的是仁政与修德。(《兰亭修褉图》局部,明 李宗谟,台北故宫博物院)

结语

孔子曾以仁德之举扭转危局,被称为善之善者也,也使人感受到其承继道统,传续千古文脉之浩然正气。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弘扬仁政理念。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之一,「忠孝节义」是人生于世的标准,「仁义礼智信」成为规范人和社会的道德基础。在这些崇高精神的激励下,历史上无数仁人君子,谱写出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永垂青史的宏伟篇章。

正是这样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理想追求,推动著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征服千难万险,越过漫漫历史长河走到了今天。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传统文化是能使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文化。追求天人和谐,重视个人修养,使人明辨是非,择善而从,追求真理,能使真正的自我生命有美好的未来。

(全文完)

【关联文章】
孔子承传与弘扬传统文化(上)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延伸阅读】
水的德行与智慧
观天之道 执天之行——感悟「天人合一」
神传文化中「乐」的神奇功能
名画欣赏:《苏格拉底之死》

明慧网原文: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4/2/5/孔子对传统文化的承传与弘扬-287225.html

(本文主图来源:公有领域)

世局纷乱、灾异频仍、真假难辨⋯⋯
寻觅中,访问明慧之窗,让光明与智慧注入心田。

感谢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