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为何乐山?孔子告诉你答案

仁者为何乐山?孔子告诉你答案

文/静远(明慧之窗记者心笃改写)

自古以来,无论是达官贵人、骚人墨客、文人雅士、市井村夫等,都喜欢寄情山水,以不同形式享受山水田园。有的喜欢登高临远,有的喜欢遍访名川崇岳,有的喜欢静赏山岚飞瀑,有的喜欢雅聚流觞曲水,有的喜欢千百人呼啸山林,有的喜欢结庐于山水之间,可谓千奇百态。

孔子曾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描述出仁者的胸怀、智者的敏思,人们都耳熟能详「仁者乐山」这句话。

仁者为何乐山呢?我们来看看孔子给的答案。

高山无私 厚德载物

孔子的学生子张曾请教孔子:「仁者为什么会喜欢山呢?」孔子指著泰山说:「你看,它多么高啊!巍然耸立著。」子张说:「就因为山高,所以就喜欢吗?这与仁有什么关系?」孔子答:「在这高山上,草木繁茂,鸟兽成群,人们所需的一切东西山上都出产,并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子张说:「每个人不都也是在做事吗?做事也是有益于他人的啊。」孔子说:「为了得到报酬而做事,与从本心出发去做事不一样。」

「高山,它生产了财物却不认为是私有的,四面八方的人们都可以来取其所需,山都慷慨给予,可是它自己却不从人们那里索取任何东西。山还兴风雷、做云雨以贯通天地,使阴阳二气调和,降下甘露以惠泽万物,万物赖之以生长,人民因之得以饱暖。这就是仁者特别喜欢山的原因啊。」

诚如孔子所言,仁者所「乐」之山不仅形体高大,雄伟壮丽,内蕴更是厚德载物,高尚无私。这山是自然之山,是仁者心思神构之山,更是审美之山。

仁者仰望自然之山的高大,体会山的宽仁与威严,用以要求自己的人格不断攀升。

登高望远 胸襟博大

孔子一次登上曲阜东面的蒙山,举目一望,顿觉开阔眼界,原来天地竟是这般阔大,过去一直觉得曲阜城外的鲁国已经很大了,如今看来竟是这般小之又小,鲁国之外还有更大的齐国,齐国之外呢?还有很多的国,那就是人们常说的「天下」了。及至登上高耸九霄的泰山,呀!天外还有天啊。常识中的「天下」也并不大,真正意义上的天下大无边。真是不登山外山,难见天外天。

泰山南天门,创建于1264年,是登泰山顶的门户。(公有领域)

后来,孟子将孔子这种体验概括为两句很有名的话:「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历代仁人常拿这两句话自勉,要像孔子那样不断攀登,不断开阔眼界,提升自己,不断向上,以达道德、精神、智慧之高峰。

人的视点越高,视野就越宽广,随著视野的转换,对人生也会有新的领悟。孔子把山的品格与做仁人志士联系起来,作为培养儒家理想君子人格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尤其泰山是五岳之首,它那阔大雄伟的风姿,象征著中华传统文化所推崇的圣贤人格品德。

仁者不忧 坚守本性

孔子与门生讨论的话题中,出现最多的是「仁」。孔子弟子最常询问他的问题就是,何谓「仁」?如何成为一位仁者呢?孔子似乎没有统一的解答,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问同样的问题,孔子给出的答案也不同,有「仁者人也」、「仁者爱人」、「仁民爱物」等。

《论语》中记载:「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说孔子是一位温文尔雅,庄重安详,不怒而威的师长。由于每一位门生的资质、才性都不尽相同,孔子因材施教,给出不同的启发,就是要让每个人都能真诚的面对自己,恢复自己的自然本性。

孔子认为,仁者应该像大山一样岿然不动坚守自己的信仰、信念,是非分明,淡泊明志,不被物欲所左右,要有「泛爱众而亲仁」的心。为了推行其「仁」的政治主张,他周游列国弘道以济世安民。

有次,他在卫国匡地被围困七日七夜,他劝阻门生稍安毋躁,泰然处之,依然弦歌自若,演习礼乐,用悲歌来感化匡人。匡人亲眼看到孔子大难当头临危不惧的情景,知道他是一位推行仁道的圣人,就退兵了。孔子以仁德之举扭转了危局,真正做到了「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大山象征仁者品格

在传统文化中,「山」蕴含著高瞻远瞩的气魄,其高、深、博、大之质,一直都是令人尊敬和景仰的,《诗经》以「嵩高维岳,骏极于天」形容山的高大、稳固、巍峨。

在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中,山是稳定、可信赖的,它始终矗立不变、包容万物;饱经严寒酷暑,孕育著广袤林海、参天大树、花卉芳草、鸟兽昆虫,是最可靠的支持。

山也是最有操守的,可以连绵而成势,可以独立而据峰。汉代刘向引申「仁者乐山」这句话,在《说苑》中写道:「天赖之而高远,地赖之而辽敻,志士赖之激扬蹈励以养奇伟之气。」称颂山的高峻伟岸,万民敬仰。

汉代董仲舒在《山川颂》中写出面对大山大河时,会令人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和造化的伟大,成为君子品德的寄托。于是他在《春秋繁露》提出「推恩者,远之而大」,意思是君子若要成就自己的仁德,就要如崇山之高尚,如江河般推恩四方,推广得越远越是伟大。

(《合璧山水图》 公有领域)

仁者乐山 高山仰止

古代有些隐士、修道之士,还有不少脱离尘俗、不求功名富贵的文人雅士,喜欢结庐于名山胜水之间,追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代・王维《山居秋暝》)的情境,表现出他们高洁的人品和坦诚的胸怀。

最典型的例子首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他取法自然,修养品格,成就了特立独行的田园人品与诗品。

古语云:「天地之大德曰生」意思是,生生不已的天地大德,无处不在。天地圣人都要顺天地之道而施仁,仁者爱人,博爱万物,所到之处无不普施恩惠,「明道救时」、「止于至善」。

孔子以来的历代思想家、教育家都强调「仁」,使「天下归仁」。宋代程颐在评点「仁者乐山」这句话时,感慨地指出:「非体仁知之深者,不能如此形容之。」宋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予常求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对仁者品格的诠释。

仁者乐山,意在胸怀仁爱之心。仁者,要像山一样的平静、沉稳,傲然屹立、向善向上,宽容仁厚、爱护万物,不役于物、不伤于物,不为各种世间外在环境所动摇。

象征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德行。

【延伸阅读】
水的德行与智慧
重振礼仪之邦 先寻神传文化之礼

明慧网原文: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2/12/30/文史漫谈-仁者乐山-267102.html

(本文主图来源:pixabay)

世局纷乱、灾异频仍、真假难辨⋯⋯
寻觅中,访问明慧之窗,让光明与智慧注入心田。

感谢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