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文章】宰相肚里能撑船 皇帝也佩服的吕蒙正

【听文章】宰相肚里能撑船 皇帝也佩服的吕蒙正

文/清言、静远(明慧之窗记者心笃改写)

人们常用「宰相肚里能撑船」来形容人的宽宏大量。宽容大度是一种王者风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君子个人修养和与人相处的道德准则之一,宋朝的宰相吕蒙正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

吕蒙正,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在宋太宗、宋真宗时三次担任宰相。他为人正直,器量宽宏,居官廉洁自恃,遇事敢言,善知人,有重望。《宋史》说他「质厚宽简,有重望,以正道自持。」「时皆服其量」。

遇事化祸为福,轻松无忧,一起来看看吕蒙正是如何做到的。

【听文章】

audio-thumbnail
宰相肚里能撑船 皇帝也佩服的吕蒙正
0:00
/9:59

宽厚下属 雅量高致

吕蒙正出身贫寒,年轻时中了状元,后入职宰相。刚任宰相时,有一次上朝,文武官员纷纷向他打招呼问候,这时有一个官员在后面指著吕蒙正对别人说:「这小子也配当宰相参议政事吗?」吕蒙正却装作没听见的样子,依然和其他官员说说笑笑地走了过去。

朝臣们看在眼里,都为他忿忿不平,纷纷要求查这个人的姓名和职务,吕蒙正急忙制止大家说:「如果一知道他的姓名,就一生都忘不掉了,还不如不知道的好。」同事皆佩服他的雅量。吕蒙正从不把别人的过失记在心里,官员们都愿意接近他。

吕蒙正做了宰相还没多久,有人揭发蔡州知州张绅贪赃枉法,吕蒙正就把他免了职。朝中有人对太宗说,张绅家里富足,不会把钱看在眼里,这是吕蒙正公报私仇,因为吕蒙正贫寒时,曾向张绅要钱,张没给他。太宗于是恢复了张绅的官职。可吕蒙正没有一句辩解之言,坦然得若无其事。

后来其他官员在审案时又得到张绅受贿的证据,张绅又被免了职,太宗这才知道冤枉了吕蒙正,对他说:「张绅果然是贪污受贿。」吕蒙正只说:「知道了。」不辩解,也不致谢,就像不曾发生过什么事一样。太宗望著他,感叹地说:「古人说宠辱不惊,说的就是你这样的人吗?」

吕蒙正从不把别人的过失记在心里,官员们都愿意接近他。(公有领域)

提拔后进 知人善任

吕蒙正有次听到几个儿子在家中私语,就问:「我在朝中做宰相,外边是不是有甚么议论?」儿子答:「您的口碑很好,只是有人说您无所作为,职权多被同僚分走。我们心中为您不平。父亲,您是当朝宰相,皇上把您提升到这个位置上,看中您的就是才能,为甚么您总是让人三分呢?」

吕蒙正笑著说:「我确实无能,哪有甚么才能呀,皇上提拔我,只是因为我善于用人罢了,人若不尽其才,才是我作为宰相的失职啊!」

以下举几例说明吕蒙正的乐于助人,知人善任。

(一)吕蒙正看到宾客富言的儿子富弼聪明好学,惊叹说:「这个孩子将来的功勋事业要远远超过我。」因富言家境贫困,吕蒙正就资助富弼,让他与自己的几个孩子一起读书。后来富弼果然成为宋朝非常受人敬重的名臣,是历史上著名的贤相。

(二)吕蒙正的同窗好友温仲舒,两人同年中举,在任上温仲舒因犯案被贬多年。吕蒙正当宰相后,怜惜他的才能,就向皇上举荐了他。后来温仲舒为了显示自己,竟常常在皇上面前贬低吕蒙正,甚至在吕蒙正触逆「龙鳞」让皇帝不高兴时,他还落井下石,当时人们都非常看不起温仲舒。

有一次,吕蒙正夸赞温仲舒的才能时,太宗说:「你总是夸奖他,可他却常常把你说得一钱不值啊!」吕蒙正笑了笑说:「陛下把我安置在这个职位上,就是深知我知道怎样欣赏别人的才能,并能让他才当其任。至于别人怎么说我,这哪里是我职权之内所管的事呢?」太宗听后大笑不止,更加敬重他的为人。

事实证明,吕蒙正的眼光不错,温仲舒虽说有点嫉妒的小毛病,做事还是很有能力的,无论是出镇边疆,还是辅政朝廷,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甚至和名臣寇准齐名,时人并称他们为「温寇」。

不逢迎皇上 敢于逆龙鳞

吕蒙正作为一朝宰相,对下属是个宽厚的长者,并注重提拔奖掖后进之人,可对皇上,他从不拍马逢迎。

有一次,宋太宗让吕蒙正选一个有才能可以担负重任的人出使辽国,吕蒙正觉得一个姓陈的官员最称职,就把名字呈上,宋太宗不同意。第二天,宋太宗问人选好了吗?吕蒙正又以此人呈上,宋太宗还是不同意。当第三次问及时,他仍以此人呈上,气得宋太宗把呈上的文书掷到地上。

宋太宗愤愤地说:「卿为甚么如此固执呢!」吕蒙正拾起文书平静地说:「臣不是固执,而是陛下不能体察谅解啊。出使辽国,只有这个人最称职,其余的人都赶不上他。臣不敢为了讨好陛下而误了国家大事。」群臣此时都屏气不敢说话。

宋太宗气冲冲走下朝堂后,又回过头来说:「吕蒙正的气量是我不如的啊!就依你的吧!」这位官员出使辽国,果然出色地完成了使命。

吕蒙正有敢于顶撞皇上的胆量,皇帝虽然生气,但还是信之任之,这是因为吕蒙正不仅学问好,修养高,气量更是非一般人能比。

吕蒙正有敢于顶撞皇上的胆量,不为讨好陛下而误了国家大事。(《宋人文会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

写《破窑赋》劝人「安于天命」

吕蒙正虔诚敬信神佛,每天诵经礼佛,每次拜佛时祝愿说:「不信佛者,不生我家,愿我子孙、后人世代奉佛。」他发善愿,促善缘。他曾写一篇《破窑赋》(又名《寒窑赋》、《劝世章》)[1],据说他曾以此文劝诫太子,太子少年时目中无人,看过此文后一改常态,变得谦逊很多,就是后来的真宗皇帝。

文章中他自述从贫苦到富贵的经历,并列举了历史上诸多名人的起伏命运,来说明一种自然循环的人生思想。文字通俗易懂,但是义理深刻,藉以向世人劝善,「敬天知命,多做行善积德之事。」

在中华的神传文化里,认为人的命运是由上天注定的,人需要敬天知命,只有积德守德才能有福报。

结语

古语有云:「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君子个人修养和与人相处的道德准则之一。

宽容是一种充满了仁爱的无私境界,不同于谄媚、屈辱和丧失人格,只有大智慧、大度量的人才能做到。君子以坚守正道自律,内在修身、外在达人,尽可能向他人提供方便,尽量给予他人帮助,是出于对别人的尊重和关爱,也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和高尚品格,更能化祸为福,使自己轻松无忧。

反观今天的中国,我们中华民族的这些传统美德,已经在中共统治中国的七十多年里被破坏殆尽,而代之以党文化的斗争哲学,以恶为能。致使如今人与人之间极度不信任,没有宽容忍让,道德下滑失去了底线。

若我们每个人从自身做起,回归和恢复传统文化,去除中共灌输的党文化,按照法轮大法所教导的真、善、忍的道德理念做人,那我们将拥有光明美好的前程!

参考文献:《宋史》

附注 - 《破窑赋》

[1]吕蒙正《破窑赋》全文: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鸭。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盖闻: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文章盖世,孔子困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钓于渭水。颜渊命短,殊非凶恶之徒;盗跖年长,岂是善良之辈。尧帝明圣,却生不肖之儿;瞽叟愚顽,反生大孝之子。张良原是布衣,萧何称谓县吏。晏子身无五尺,封为齐国宰相;孔明居卧草庐,能作蜀汉军师。楚王虽雄,难免乌江自刎;汉王虽弱,竟有万里江山。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韩信未遇之时,无一日三餐,及至运行,腰悬三尺玉印,一旦时衰,死于阴人之手。

有先贫而后富,有老壮而少衰。满腹文章,白发竟然不中;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深院宫娥,运退反为妓妾;风流妓女,时来配作夫人。青春美女,却招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反配粗丑之妇。蛟龙未遇,潜水于鱼鳖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衣服虽破,常存仪礼之容;面带忧愁,每抱怀安之量。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扬眉吐气。初贫君子,天然骨骼生成;乍富小人,不脱贫寒肌体。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注福注禄,命里已安排定,富贵谁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岂能为卿为相?

吾昔寓居洛阳,朝求僧餐,暮宿破窑,思衣不可遮其体,思食不可济其饥,上人憎,下人厌,人道我贱,非我不弃也。今居朝堂,官至极品,位置三公,身虽鞠躬于一人之下,而列职于千万人之上,有挞百僚之杖,有斩鄙吝之剑,思衣而有罗锦千箱,思食而有珍馐百味,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捧觞,上人宠,下人拥。人道我贵,非我之能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嗟呼!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

【延伸阅读】

清正无私 仁厚爱民的父母官——西汉黄霸
南北朝名臣高允一生行善(二)辅佐五朝皇帝
难中传福音 展现天地间最崇高的美

明慧网原文:
【传统文化】宽容忍让 宰相风度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5/10/5/111213.html
【神传文化】吕蒙正劝人「安于天命」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7/8/18/160366.html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2/11/21/「其待人也轻以约」──宽容的故事(下)-265502.html

(本文主图:姚文瀚《 宋人文会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

世局纷乱、灾异频仍、真假难辨⋯⋯
寻觅中,访问明慧之窗,让光明与智慧注入心田。

感谢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