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华夏文明的点睛之笔:琴棋书画

五千华夏文明的点睛之笔:琴棋书画

文/智真、萧玉(明慧之窗记者朱静茹编辑)

「琴、棋、书、画」是中国古代四大文化艺术,源远流长,蕴含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自古以来谦谦君子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人、意、物、境相融统一、形神兼备,「琴、棋、书、画」四艺因其清、和、淡、雅的风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既为修身养德,亦为经世济用,造诣深者都有著相当高的道德境界。

唐代诗人刘长卿曾感叹:「月色满轩白,琴声亦夜阑;冷冷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随自爱,今人多不弹;为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

诗中的「七弦」就是指「古琴」,又称「七弦琴」,别称「绿绮」、「丝桐」等。古琴的历史悠久,它的旋律美妙自然、宁静而深邃。

宋徽宗《听琴图》。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分别象征天、地、人,三者相合而万事俱谐。(公有领域)

远古圣人伏羲、神农、尧、舜,按天地、阴阳、五行之说削桐为琴,束丝为弦,周文王、周武王又各加一弦,即七弦琴,以通神明之德,修身理性,返其天真。古琴形制依凤之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有头、颈、肩、腰、尾、足。

琴面「上圆而敛,法天」,为阳;背板「下方而平,法地」,为阴。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分别象征天、地、人,三者相合而万事俱谐。古琴的音箱壁较厚,琴弦较长,所以其声具有独特的韵味和历史的沧桑感。流传至今的著名古琴曲有《南风》、《萧韶》、《高山流水》、《阳春白雪》等。

琴文化也融会贯通了修炼的概念,道家喜欢琴,是因为古琴声的宁静与洒脱,从中修心养性;佛家喜欢琴,因从中能领略到智慧与空灵。

古琴讲求「琴德」与「琴道」,道法自然,重弦外之音,讲求中正平和、以善感化,「以己之心会物之神,以达于天地之道」。

相比古琴,棋(围棋)则多了些许神秘色彩,体现了中华民族最智慧的领悟。围棋,在中国古代称为弈。《路史后记》中说尧娶妻富宜氏,生下儿子丹朱。丹朱行为不好,尧至汾水之滨,见二仙对坐翠桧,划沙为道,以黑白行列如阵图。

帝前问全丹朱之术,一仙曰:「丹朱善争而愚,当投其所好,以闲其情。」指沙道石子:「此谓弈枰,亦名围棋,局方而静,棋圆而动,以法天地,自立此戏,世无解者。」丹朱由尧处学了围棋,果真有了长进。所以说,棋对纯洁人的性情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玄妙无穷。

明 方正阳 高士下棋图。(公有领域)

古人下围棋是为了修身养性、生慧增智,围棋还与天象易理、兵法策略、治国安邦等相关联。围棋盘象征著宇宙,中间的一点天元代表宇宙的中心,满盘三百六十个棋点代表其他三百六十个天体,四个边就是一年的四季春夏秋冬,黑白子为黑夜与白昼交替,如此一来,宇宙天地的一切就在这小小的棋盘当中。

三国时的诸葛亮在《围棋歌》中写道:「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人生百态尽现于棋局之中。诸葛亮察世间万物于胸,觉天地变化于前,认为世间事似乎在举子落子之间,体现出超然脱世的智者风范。

唐太宗也雅好围棋,他在与虬髯客的对弈中,沉稳地「一子定乾坤」的故事,更被后人传为美谈。

人生如棋,棋亦如人生,人可以不下棋,但不能不走人生的棋。因为人一出生就在棋中,棋一盘结束可以再来一盘,而人生的棋局只有一盘,落子不悔,岂可走回头路?围棋的道理启示人:看清全盘,目光高远,找到自己的因缘,找到通向美好未来的光明大道,认真走好每一步,才会有完美的结局。

「书」,是指书法,是用毛笔书写篆、隶、正、行各体汉字的艺术。技法上讲究执笔、用笔、点画、结构、墨法、章法等,它体现在字里行间之中,体现在行云流水的笔画之中,体现在通篇的布局之中。蚕头燕尾的隶书,中规中矩的楷书,潇洒飘逸的行书……异彩纷呈,翩若惊鸿,宛若游龙。

书法历来注重字的气质、神韵,书法也与书写者的性格特征、志向、思想境界密切相关。古人提倡「作字先做人,心正则笔正」,《书道》中说:「自来书品,视其人品。故无学不足以言书,无品尤不足以言书。此书道之理也」,认为不断升华思想境界,才会使艺术作品展现出神采和神韵。

名留青史的书法家皆品德高尚之人,其道德、人格、气节与其书法作品并传后世。王羲之品德清纯,其字清秀超逸;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权忠正廉洁,其书法充满严正之气;欧阳询、欧阳通父子不同流俗,其书法险劲秀拔;颜真卿刚正不阿,其字结体严谨,法度完备,「望之知为盛德君子也」。

王羲之被誉为「书圣」,他虔心修道,以纯正的心感受天地造化自然万物之美,探索宇宙的深奥精微,印证到书艺上,他在《兰亭》诗中说:「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他的美文妙笔《兰亭序》、《十七帖》等,堪为古代书法艺术的瑰宝。

王羲之〈兰亭序〉原迹虽已失传,却有众多临摹本与拓本流传于世。图为宋拓 定武兰亭真本 。此本虽经过摹写、刻石、拓印等多次复制工序,仍然可以看出王羲之行书的流畅与妍丽。(台北故宫博物院)

唐太宗非常重视书法,倡导天下学习王羲之的字体,使书法正统化,并亲笔撰写了《王羲之传论》,并称其「尽善尽美」。唐代书法水平因而达到了历史的巅峰,也是中国书法史上书法家最多的一个朝代。

「画」,是指「中国画」,又称国画。中国传统绘画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中国画与书法一样,强调笔墨工夫,都是以毛笔落墨的轻重疾徐,造成线条的刚直、柔和、严整、飘逸等不同变化;而水墨的浓淡,也表现出千姿百态。

中国画讲究神似,更讲究意境。如北齐时曹仲达擅画佛画,他画过许多佛陀、菩萨、神仙,笔法刚劲稠叠,所画人物衣服褶纹多用细笔紧束,似衣披薄纱,犹如刚从水中出来一般,被誉为「曹衣出水」。

唐代吴道子被尊为「一代画圣」,擅画佛像、神仙和广阔的宇宙,笔法圆转飘逸,所画人物衣褶飘举,线条遒劲,人称「兰叶描」,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被誉为「吴带当风」。从古代画家作品及其笔法上,可以看到其纯净的心态、内在的精神力量。

中国画讲究含蓄,只要心有灵犀,就能领悟意境感,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画作中有表现光明和庄严的神佛圣境、有风骨的仁人志士、象征著气节的梅、兰、竹、菊等,使人升起对神佛的敬仰,坚守节操和向善向上。

中国画讲究神似、意境、含蓄,从古代画家作品及其笔法上,可以看到其纯净的心态、内在的精神力量。明 杜堇 十八学士图。(公有领域)

国画中还有与诗文相辅相成,内涵丰富,被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唐代王维一生「好道」,他画的《山阴图》,使人想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他画的《江山雪霁图》,天高淡远,含万千气象于幽深静穆之中,正使人想到「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元代王冕一生爱梅、咏梅,他画的《墨梅》,画面题诗:「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些画作意味隽永,都使人感受到生命的「真意」和世界的神妙。

结语

「琴棋书画」作为华夏民族文化的点睛之笔,其中的奥秘博大而精深,上至帝王将相,下有市井布衣都曾经陶冶其中,目睹了一代又一代的文明与历史的兴衰,「勾勒」出的传奇佳话至今不绝于耳。

其实一切正统艺术无不如此,蕴含著宇宙人生的深刻道理,启发人们感悟人生的真谛和完善理想道德人格,探求天道,追求宁静高远的境界。

琴棋书画,精妙绝伦,不愧为中国艺术之奇葩,五千华夏文明的点睛之笔,从中可领悟到传统文化的韵深意远。(明慧网)

【延伸阅读】
「书圣」王羲之的书品与人品
【明慧视频】油画金奖得主用超凡意境打动你
古代诗人修炼故事 (4)「诗中有画」王维亦官亦隐参禅求道
【听文章】捍卫与毁灭 两岸故宫国宝命运大不同
名画欣赏:圣诞的故事

明慧网原文: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0/6/6/琴棋书画-此中有真意-224959.html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0/11/1/231807.html

(本文主图来源:明慧网)

世局纷乱、灾异频仍、真假难辨⋯⋯
寻觅中,访问明慧之窗,让光明与智慧注入心田。

感谢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