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古欧洲教堂艺术看人类思想的变迁(上)

从中古欧洲教堂艺术看人类思想的变迁(上)

文/法国法轮功学员(明慧之窗记者古云编辑)

西方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始于神殿和教堂,尤其在全民信神的时代更是如此。在欧洲中世纪的土地上,很多笃信宗教的人恪守著道德规范,平日克制自我欲望、以德报怨、净化心灵,并坚持参加宗教活动,希望能够在死后灵魂升天。

所以教区教堂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全民宗教意味著:即使在俗事上也能透出修道的气息,宗教与世俗事务间,不像今天一样被严格区分。

中世纪的城镇

教堂的钟声,让人联想到祷告、灵修或者婚礼和葬礼,还提示著人们一天的作息时间。在城镇里,教堂不仅是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而且也是一个全市镇人民共同集会的地点。鉴于教堂对大众的重要性,它的形象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美感,才能唤起人们的宗教情怀,起到教化人心的作用。

在这种背景下,一种艺术风格应运而生了。

哥德式建筑风格

自十二世纪开始,起源于以巴黎为中心的法兰西岛(Île-de-France),但被后人称作「哥德式」(Gothique)的法国风格建筑,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和传播,在十五世纪时,广泛流行于今天的法国、英国、德国、西班牙北部及意大利北部等地区。

哥德式建筑最初是由法式教堂发展而来的,慢慢成熟后,这种风格也能体现在一些城堡或宫殿的建筑结构上,但始终以主教座堂、大修道院与教堂等宗教建筑为主。

哥德式建筑法国亚眠主教座堂(Cathédrale Notre-Dame d'Amiens),建于1220-1269年,从图中可以看到建筑外围遍布飞扶壁支撑,以力学结构分散墙体的重量负担。(明慧网)
亚眠主教座堂内部,哥德式教堂壮观的艺术结构框架,配合束柱与尖拱,在视觉上形成了高深的空间感。(明慧网)

在哥德式建筑中,不断完善的尖肋拱顶、飞扶壁等结构从力学上减轻了墙壁的重量负担,并以框架结构强化了对顶部的支撑,允许把教堂修得更高更大,体现出更加雄伟的外观与更为广阔的空间。对于城市建筑及民宅普遍不高的前几个世纪,哥德式大教堂在与周围建筑的对比下更是显得高耸入云。

这种恢宏壮丽的艺术结构,配合一根根充满垂直感、并拥有相当高度的束柱,在视觉上形成了竖直向上的动势,靠近顶部时与继续往上延伸的尖拱连接,能形成更高的空间视觉感。整体建筑不断向上延伸,直至广大高远的空间意境,彷佛为了更接近上天,体现出人对神与天堂的向往与憧憬。

如果说城市里的矮房子和居民建筑形成了横向的线条,那么哥德式教堂的线条则是纵向的。假如横著的线条,象征著世间活动在人这一个层次中进行的,那么,竖著的线条就寓意著超越层次,朝上向更高的层次升华。哥德式建筑的线条不断把人的视线引向上方,让人注意的是天上而非人间。

直入云霄的上冲力,显示著生命的力量和前进的方向,旨在告诉人们不要忘记向上提升自己的心灵,达到生命回归天国的目的。

彩色玻璃花窗艺术

在自然光照的条件下,哥德式建筑内部往往比罗马式建筑显得更亮。其原因是哥德式结构的墙体在力学上允许增加窗户的数量和面积,从而得到更好的采光。那个时代的人认为,神让世界充满光明,所以,现实中的光明可看作是神的光芒的象征。

当光亮透过表现神圣主题的彩色玻璃射入教堂时,这象征著现实中物理的光,被转化成具有神圣属性的光──因为散发著奇妙光幻的彩色玻璃画,描绘著一个个神或圣徒的故事,能起到教化人心的作用。尤其在识字率不高的年代,通过闪闪发光、立于高处的图像,对瞻仰的大众传教就成了一种必然的方式。

彩色玻璃花窗艺术一如既往地展现了绘画的叙事性功能,通过对《圣经》故事、圣徒神迹等情节的描绘,告诉人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修行圆满者飞升天堂等道理。

除了肩负对大众传教的功用之外,这种光幻陆离的艺术本身还具备一种能力:即营造一种特殊的视觉氛围,配合建筑物高深的空间感,形成一种调动人宗教情绪的空间艺术环境。这一点在修士云集的宗教场所,显得尤为重要,它能促使修士快速进入打坐状态,换句话说就是帮助他们修炼用的。

修道士的生活非常单一,尤其在那没有现代科技娱乐和信息爆炸的古代社会,人们过得简单而平静。根据当时的寺院制度,修士们还必须舍弃个人的感官娱乐、物质报酬、家庭生活等世俗的一切。因为弃绝一切世俗欲望的修道士,追寻的是超出一般人层次的精神生活,这在十三世纪之前要求得极其严格。

祭坛画

祭坛画是指绘于木板上并安置在教堂圣坛上的宗教画。由于圣坛是宗教场所中最为重要的位置,会有大量的人群面对祷告、参拜,祭坛画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虽说从宗教典籍中得知信徒们拜的并不是画,但从那时流传下来的文献中却能看到,当时仍有许多信徒被教会指责过于迷信圣物与圣像的力量。由于画中神或圣徒的形像将印入虔诚信徒的脑海,人会下意识地把祭坛画当作神圣的载体来看待,因此对作品的质量要求标准很高。

画中的人物特征必须符合圣经的描述,而神和圣人的形像也必须是光辉完美的。早期的祭坛装饰都是由教会定制,但随著基督信仰的全民化,很多非宗教人士和一些民间组织也开始在一些教堂、王宫以及私人住宅内部兴建皇家的、小型的或家庭式的礼拜堂,而对祭坛画创作的控制权也不再专属于教会。

很多出资人都希望自己也能在那供万人景仰的画面上露个脸,作为虔诚的信徒在画中陪伴于圣人身旁,并能名留青史,那何尝不是一件荣幸的事情?金钱的力量让这小小而又非凡的愿望得以实现,并且这种做法渐渐成了不成文的习俗。

因此,赞助者出现在绘画中也就成了源自中世纪后期的某项「传统」。不仅限于祭坛画,在宗教建筑的彩色玻璃镶嵌画中,这种情况也是屡见不鲜的。

《阿维尼翁的圣母怜子》(Pietà de Villeneuve-lès-Avignon),木板坦培拉,163 × 218 厘米,此画作者被学界鉴定为法国画家Enguerrand Quarton,作于1455-1460年间。画中最左侧人物为此画的捐赠出资人。(明慧网)

绘画中神和圣人的形像都能被尽量画得完美,但这种完美化的艺术处理手法,却不能针对画中的赞助者──因为一旦太美化形像就会失去特征而画得不像那个人了,因此画中的赞助者仍然会被描绘成人相俱全的现实中的样子,以便于让人认得出来。

然而,这种形像也会被动地映入面对圣坛祷告和灵修者的脑海里,那么画中神圣的因素就被削弱了,而世俗的因素则挤进了修行人的思想中。试想:密宗修炼者每日面对打坐的唐卡上,多出了一个有钱人的形像,他能修好吗?

普通信众看到一个人只因有钱有势,就能把自己的头像放到神圣的图上,让大家每天饱含敬意的瞻仰,也会激起人们心中的反感。这种种因素都对日后宗教信仰的维持,埋下了隐患。

(待续)

【关联文章】
从中古欧洲教堂艺术看人类思想的变迁(下)

【延伸阅读】
名画欣赏:圣诞的故事
耶稣受难史
名画欣赏:《苏格拉底之死》
画中时空 (1) 与神同行
画中时空 (2) 最后的审判

【延伸阅读专辑】
未来神话
《为甚么会有人类》读后感
神韵演出
神奇的九字真言

明慧网原文: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9/11/16/从一段艺术史看人类思想的变迁(1)-395748.html

(本文主图来源:pixabay)

世局纷乱、灾异频仍、真假难辨⋯⋯
寻觅中,访问明慧之窗,让光明与智慧注入心田。

感谢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