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法师的故事:取经神迹来自正信

玄奘法师的故事:取经神迹来自正信

文/净弘、源泉(明慧之窗记者宋蒖琂编辑)

玄奘,俗名陈褘,洛阳缑氏(今河南偃师)人。法名玄奘,唐代著名的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他为了探究佛教原典,西行五万里到天竺求法,前后历时十九年!受唐太宗敕命,玄奘把他西行的经历见闻写成一本书《大唐西域记》。

此书由玄奘口述,辩机笔撰。这部著作的记述与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十分吻合,其真实性已举世公认。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描写了大唐高僧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千古流传。据古籍中记载,历史上确有玄奘前往印度取经的事迹,一路上,玄奘也的确遇到了许多神奇的经历。

对于玄奘取经的事迹《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有记载,但都比较简略。玄奘的弟子慧立和彦悰,根据玄奘法师口述,写有一本《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简称《慈恩传》),记载得较为详实。

《玄奘西行图》中的玄奘像。(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释门千里之驹」

据《旧唐书》记载,「僧玄奘,姓陈氏,洛州偃师人。大业末出家,博涉经论。尝谓翻译者多有讹谬,故就西域,广求异本以参验之。贞观初,随商人往游西域。」

玄奘从小就对佛经有非常的领悟力,十三岁就在洛阳出家,他的佛学造诣很快就达到了高深的境界,于是他到处游学,跟人探讨研究佛法,被誉为「释门千里之驹」。

当时,佛经都是翻译过来的,有不同版本,互相都有差异,玄奘有很多困惑,没有得到确切的解答。后来有位天竺的僧人告诉他,在天竺国,有一个寺院叫做那烂陀寺,寺院中有一个戒贤法师,善讲佛教大乘经典《瑜珈师地论》,如果把它研究明白了,很多困惑都能解决。于是,玄奘就下定决心,到西天求法。

当时大唐的法律是不允许僧人去外地,后来在贞观元年的时候,京师闹饥荒,允许僧人外出化缘、乞食。玄奘就藉这个机会一路往西方走去。

西行烽火台

当时唐朝跟西突厥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去往西域的道路很危险,朝廷有命令不许人进入西域。玄奘一路上给阻挡他西行的官员、将军,讲述他去西天求法的缘由。他坚定至诚的决心感动了他们,就放他西行。

大唐边疆上当时每隔100里设一个烽火台,烽火台之间全都是沙漠,非常难走。玄奘出了阳关以后,要经过五个烽火台,如果要想取水的话,只能到烽火台下面去取,只有那个地方有水。

玄奘到达第一个烽火台,刚刚准备取水的时候,一支箭就射到面前,他就高喊说不要射箭,我是长安来的和尚去西天求法的。于是,士兵们就将他迎进城。

恰好守这个烽火台的将士叫王祥,也很相信佛法,他命人为玄奘取好水,并告诉他去第四个烽火台,守城的人是他的亲戚,叫王伯陇,会帮他。

到第四个烽火台,那个王伯陇跟他说:你不能再往前走,守第五个烽火台那个人,他一定会把你抓回来,我知道他!

王伯陇告诉玄奘,必须得走沙漠里边,在一个野马泉的地方有水源,必须找到这个地方,才能走过沙漠。王伯陇帮玄奘装了一大袋水,玄奘就出发了。

沙漠神迹

据《慈恩传》描写,那个沙漠里上面没有飞鸟,下面没有野兽,就是靠著驼马的粪便和死人的白骨为标志,沙漠中还经常有幻象「鬼魅热风」幻化出来,非常可怕。

哈顺沙漠,古时称莫贺碛、莫贺延碛、胡卢碛、沙河等。《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有记载:「莫贺延碛,长八百余里,古曰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唐朝对西域的称呼碛西中的「碛」就是指的莫贺延碛。(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结果玄奘没有找到野马泉,而且在喝水的时候,又失手打翻了水袋,水都流乾了,沙漠里没有水的话必死无疑,他只好往回走。这时,他突然想起自己出发前发的一个愿:「这次西行求法,不取真经绝不东归一歩!」

他就想,是啊,我宁可西行而死,也不能为了活下去就往回走。想到这,他就继续往西走。走了四天五夜,没有水喝,浑身发热,渴得不行,全身乏力。

玄奘在意识已经不太清醒的时候,嘴里还在念著经文,向观音菩萨祈祷。他说弟子这一次去取经,不为名、不为利,就为了取大乘真经回到东土,希望观音菩萨能够加持他。

最后他就昏过去了,到了夜里的时候,一阵凉风吹过,他又苏醒过来,体力恢复了一些,他想在沙漠里边睡一觉。

据《慈恩传》中说,就在他睡著后,梦见一个金甲神人站在他面前,非常高,跟他说:「睡甚么觉!赶快走!」他醒来,看见一匹马,于是就爬起来骑上马,那匹马突然间就失控了,开始狂奔。马儿跑了一气,带他跑到了一处泉水旁边,就这样玄奘得救了。

玄奘走到罽宾国的时候,因为道路险峻,又有虎豹出没,无法通过。玄奘想不出甚么好办法,便锁上房门在屋里静坐。到了晚上开门时,见有一个老僧,满脸疮痍、浑身是脓血,一个人坐在床上,不知是从哪里来的。

玄奘施礼拜见,老僧就向他口头传授《多心经》一卷,又让玄奘自己吟诵一遍,顿见山川平展,道路开阔,虎豹匿迹,魔鬼潜藏。

生命垂危而志向不改

有一天他来到了高昌国,国王虔信佛法,见法师智慧风采,想到西行前途艰难,强力邀请他留在国中担任国师弘扬佛法,玄奘法师明白自己求法取经的意义,于是婉谢,绝食明志,最终生命垂危而志向不改。

国王感动,遂与他结为兄弟,并倾尽国力为法师提供了马匹畜力、护卫队伍、向导物资、金银礼品和「通关文牒」(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流传下的文字是这样的:法师者是奴弟,欲求法于婆罗门国,愿可汗怜师如怜奴,仍请敕以西诸国给邬落马递送出境)护持法师西行。

遭遇强盗

玄奘一路西行,经过焉耆、库车进入凌山。此山高入云天,山顶冰雪不化,攀登极为不易,夜里只能睡在冰上。之后玄奘又爬过比凌山更难攀登的大雪山,终于在离开长安一年多后到达北天竺。

玄奘在北天竺待了一段时间,就前往那烂陀寺所在的中天竺,中间要经过一个阿耶穆佉国。当时玄奘是坐船顺著恒河走,结果船走到一半的时候,忽然间从两岸的树林里边冲出十几只强盗船。

人们一看到那些强盗都吓坏了,很多人跳到水里边冒著被淹死的危险逃命。强盗们把他们的船给围住,要求每个人都把衣服解开,搜刮财物。玄奘是个僧人,啥也没有,但是他们一看到玄奘就特别高兴。

因为玄奘长得风姿伟岸,强盗们信一个邪教,每年秋天需要找一个男子,杀了之后去祭拜。所以他们一看见玄奘就特别喜欢,从来都没有见过长相这么好的,就准备把玄奘杀了。

于是,强盗们就在恒河岸边开始筑坛,玄奘并未害怕,他打坐入定,强盗看见他非常安详,也很尊敬他。

玄奘一入定之后,元神就离体了。他当时发了一个愿:「希望弟子这一次求法不成功的话,能够往生到佛国,到天上去听法,听完之后,还能够转生回人间来,去度这些杀他的强盗。」

在他当时发了一个愿之后,层层到天上去,见到菩萨心生喜乐。他的元神到了佛国世界的时候,地上人间就不得了了。

当时突然间黑风四起,把大树都拔起来了,沙土扬的满天都是,岸边的船很多都给掀翻了,惊涛骇浪。

那些强盗们觉得触怒了天地,都很惊慌。有人就说这个僧人是不能杀的,这可是从大唐东土来取经的人。

玄奘这时候就出定了,强盗们把刀扔在一边,都跪在那儿。玄奘就给这些强盗们说法,强盗们把所有抢劫的用具全部扔到恒河里边,然后受了五戒,向玄奘顶礼,之后才离开。

最后,玄奘一路平安到达了佛教圣地天竺国。

到达那烂陀寺

那烂陀寺是古印度当时的佛学研究中心。这是玄奘万里跋涉的目的地。那烂陀寺的首席大德是已经一百多岁的戒贤大师,大家称他为「正法藏」。

那烂陀寺遗址。(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僧侣们陪同玄奘去拜见戒贤。玄奘恭敬地走到戒贤前方行大礼。一番寒暄之后,戒贤让玄奘和高僧们一同坐下。

戒贤问:「你从哪里来?」

玄奘答:「我从遥远的东土大唐而来,目的是来向大师学习《瑜珈师地论》,以便在东土弘扬佛法。」

戒贤听了他的话老泪纵横。随即把他的弟子,也是他的侄子觉贤叫来,要觉贤当众把戒贤三年前患病的经历讲给玄奘听。

觉贤是个七十多岁的老僧,他说:「正法藏患有风湿病,每次发作起来都痛苦难当。三年前的发病尤为严重,痛到使他不想活下去。于是他打算绝食了断。他有了这个念头以后,忽然梦见三位天人来找他,一人是金黄色,一人是碧绿色,另一人是银白色。

「他们对正法藏说:『经典里虽有苦修的说法,但绝没有教人自绝生命的地方。你现在受这种苦,是源于你上辈子造的孽。为今之计应该忍耐,尽力弘扬经论,以抵消你过去的罪孽。这样才能避免来世遭受同样的痛苦。』「正法藏连忙向他们膜拜。这时金黄色天人指著碧绿色天人说:『这位是观世音菩萨。』接著指著银白色天人说:『这位是慈氏菩萨。』正法藏就向慈氏菩萨说:『我一直希望能转生到菩萨身边,不知可不可能?』慈氏菩萨回答:『只要你全力弘扬佛法,就可以实现愿望。』

金黄色天人介绍自己是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对正法藏说:『我知道你要自绝,所以特地赶来劝你。只要你能把《瑜珈师地论》传扬到还没看到这部经法的地方去,你的病痛会自然痊愈。』接著他又说:『你不必主动派人去宣扬,很快就会有一位大唐高僧来这里向你求教。他会把《瑜珈师地论》带回去并发扬光大。你一定要等他、教他!』然后三位天人就消失了。正法藏从梦中醒来,不可思议的事就发生了,从那天以后,他的风湿病就完全好了。」

众僧听了觉贤的话,都啧啧称奇,玄奘更是悲喜交加,说:「如果真是这样,弟子必竭尽所能,努力学习《瑜珈师地论》。」

戒贤问:「你来到这里,从出发到现在一共花了多少时间?」玄奘屈指一算,从贞观元年秋天从长安出发,到现在贞观三年秋,正好满三年,而戒贤的那场梦,也正好发生在三年前。这些时空的吻合,使他们越发相信彼此间的缘分实属天意。他们明白:此刻的相逢是久远年代就安排好了的,他们都是身负神圣使命的人。

神迹再现

玄奘也在杖林山跟与戒贤齐名的胜军论师学习了两年时间。一天夜里,玄奘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梦里的那烂陀寺一片荒凉,好几条水牛被拴著,却四处不见僧侣的人影。只见四重阁上的金色神人忽然站在他面前。他想上楼却被神人阻挡。

金色神人说:「我是文殊菩萨,你前世罪业未了,不能上来。」然后向外面一指说:「你看外面!」玄奘顺著他指的方向看,只见寺外的天空通红,整个村落都陷在火中。玄奘正要询问,菩萨说:「你赶紧回国去吧。从现在起,十年后戒日王就要驾崩,印度将有一场大动乱。切记!」

玄奘从梦中惊醒,把梦中的情景和文殊菩萨说的话告诉了胜军。胜军说:「人世本无常。梦中菩萨所说的事很可能会发生。既然菩萨这样指点,你就好自为之吧!」

十年后,大唐特使王玄策到印度时,戒日王确实已驾崩,后来还发生了王玄策借兵、生擒戒日王叛臣之事。此是后话。

十多年翻译千余卷梵文佛经

经过了多年的勤学苦修之后,玄奘法师以其超凡的博学与智慧震惊了全印度。国王在国都设立了七千人佛法大论坛,恭请玄奘法师为坛主,法师立论宣讲,一连十八天过去,无一人敢出来与法师辩论。与会者皆感叹喜悦,倾慕敬仰。得法取经完成之后,玄奘法师便东归中土,弘传佛法。

玄奘法师回到大唐长安之后,奉太宗皇帝之命在长安设立译经院,花了十多年时间翻译了梵文佛经千余卷。

玄奘三藏翻译佛经的场面。图为大藏经《洪武南藏》之扉画。(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在这之前,佛法虽早已传入中国并有很多信众,但中国原先是以道家体系的文化为主,广泛渗透在文化、政治、经济各领域中,所以出现了不少信众在宣扬佛法时却存在著理念不清、不自觉的用道家理念来阐释佛法等现象,以至于一些概念辩论不休,莫衷一是,如梁武帝时代的范缜《神灭论》新说竟也能喧嚣一时之后方才湮息无闻(千余年后却被中共笔杆子拉出水面,猛力编造「无神论学说史」以混淆视听),便是例证。

以法显、玄奘为代表的高僧西行求法,翻译原典,对于在中土廓清迷雾、弘扬佛法的事业有著非常积极的促进意义。

另外,由玄奘法师口述、弟子辩机执笔的《大唐西域记》,堪称中国历史上的经典游记,近年来考古学家根据此书进行了遗迹发掘,证实了书中所述史料的真实性。

唐太宗与法师亲善,经常同他谈论佛法,并力劝其还俗辅政,但每次都被法师婉拒了。唐贞观二十三年太宗皇帝驾崩时,玄奘法师就陪侍在其身侧。

而太宗皇帝刚刚去世,他的弟子辩机就因为某个行事张扬的公主的馈赠而被卷入了宫廷斗争,被新皇帝处以腰斩极刑,几年后又出现了著名学者攻击佛教理论,并用传统儒家的政治伦理来公开提出要压制佛教的发展,以巩固皇权,且上上下下出现了不少支持者。

皇帝请法师与之公辩,虽然对方词屈而谢退,但这些事对法师晚年的心境颇有影响,而他从此更是全心投入译经工作,不舍昼夜,多次请求离开长安而隐逸译经,但都未获准许。然而唐朝皇室都对法师非常尊敬,武则天也崇信佛教,皇子一出生,就请玄奘进宫为其剃度,这位皇子的法号叫「佛光王」,就是后来冒死率三百御林军入宫逼迫武则天退位、将唐朝从武周手中恢复回来的唐中宗李显。

圆寂前看到殊胜景象

玄奘法师生命的最后几年,也是在紧张的译经工作中度过的。六十五岁时,他预知到无常将至,便停止了工作,虔心礼佛诵经,他的身体开始显病业相。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记载道,在圆寂前的几天里,他告诉身边的僧人说,自己看到了莲花、天人供养等殊胜景象。

他在圆寂前留言说,愿生到天界的弥勒佛所在处,「奉事慈尊」,「佛下生时亦愿随下广做佛事,乃至无上菩提」。随后不饮不食达五日,最后弟子问他,「和尚决定得生弥勒内院不?」法师回答说「得生」,便圆寂,肉身「颜色赤白怡悦胜常。过七七日竟无改变」。

【延伸阅读】
永不过时的价值观:老天有眼 善恶必报
好心有好报 古代现代都适用
古代修炼文化留给人的启示

明慧网原文: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2/1/7/文史漫谈-玄奘法师的故事-251575.html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9/5/27/玄奘取经-神迹来自正信-387856.html

(本文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世局纷乱、灾异频仍、真假难辨⋯⋯
寻觅中,访问明慧之窗,让光明与智慧注入心田。

感谢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