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尧的故事 (4) 帝挚驾崩 陶唐侯登帝位

帝尧的故事 (4) 帝挚驾崩 陶唐侯登帝位

【明慧之窗记者心笃综合编辑】帝尧是一位重德爱民的上古圣君。《史记》记载:「其仁如天,其知如神,百姓昭明,合和万国。」

上篇谈到陶唐侯任贤用能除了五害, 帝挚降诏禅位。我们继续来看看帝尧这位上古圣君的传奇。

接前文

母病危 尧上「望都山」祈福

陶唐侯(以下也称尧)遣羿南屠巴蛇为民除害那阵子,尧衣不解带地服侍生病的母亲庆都。因为唐邑地势低下,湿气太重,医生建议最好迁居高处,既可避去潮湿,又可得到新鲜空气,对病体较有益。尧于是急忙将母亲移居山上,可是病情却愈见严重,他急得没法,只好斋戒沐浴去祈祷山川。

尧得知东北某山上有一座神祠,据土人说极其灵验。尧诚心徒步上山祈祷,总不时地回头望向庆都居住地,走下山时也是如此,因为心中牵挂著垂危的母亲。有感于陶唐侯的纯孝,后人就将这座山取名「望都山」,以纪念陶唐侯的孝行。

病重的庆都于两个月后去世。讣告到亳都,帝挚虽在病中,却也极其尽礼。之后尧在唐邑东面择土安葬母亲。

尧居母丧 务成子代理政务

当时尧居丧守孝,照例默而不言,政事全权委托务成子处理,包括羿杀巴蛇及请讨凿齿的表文也是。某日务成子处理政务时,取出一面画著日月星辰的红布小幡旗,吩咐属官照这式样放大五倍,用红布做一百二十面,须十日内如数完成。百官不解。

十日后幡旗做成,此时东方诸侯派使者来告难:「占据海滨的大风逐渐西来,他所到之处,房屋树木被摧残,人民牲畜被压毙,江河湖海波浪滔天,交通断绝;农作茎枝毁折,秋收无望。最近他更纠合各地不良分子据城池占土地,敝国等无法抵御。特来恳请陶唐侯迅发雄兵立予援助,不胜感激之至。」

务成子早有所闻大风为害于民,早已预备破除的器具 —— 朱幡。他将一百面红布幡旗分给各国使者,说道:「此人所恃的无非是风力,可将此幡于正月元日子时,在每邑每村的东北方竖起,以重兵守之不被砍倒,这样此人的风就失去效力,就容易抵御了。」

各国使者疑惑幡旗的功效,仍然恳求务成子出兵。务成子答应等除凿齿之军凯旋,立刻前去除大风。使者们方才高兴地持了幡旗拜谢而去。

大风为患 羿奉命施妙计除害

羿军凯旋归来,务成子代表陶唐侯率领百官迎接,设宴慰劳。饮过三巡,务成子向羿说:「老将连年辛劳,今日才得归来,但是还要请您辛苦一趟除大风。」羿答:「于国于民有利的绝不敢辞劳,但大风究竟是甚么东西呢?」

务成子道:「大风也是个得道之士,生平专门研究风学,所以名字就叫大风。后来上界风伯任用他,在天上和箕伯、巽二、飓母、孟婆、封姨等共职司风之事。之后风伯查知他是个不安分之徒,便革除了他,从此他就流落在下界,但仍旧僭称风伯。」

大风是个得道之士,生平专门研究风学,所以名字就叫大风,曾担任司风之职,因不安分而被革职。图为风伯、雨师。(公有领域)

「当年少昙、颛顼、帝喾三个圣人在位时,主德清明,四海康宁,所以大风不敢为患。现在帝挚无道,三佞臣朋比为奸,四海鼎沸,万民叹息,他就趁机而起。」

羿请问是否有破其风力的方法?

务成子道:「有,前日已制成一百二十面大朱幡,给了各国使者一百面,剩下二十面请老将带去竖起,就可使其风失效。但只限于朱幡的范围之内,出了幡的范围就不管用了。要攻打时,老将找要害之地,于二月二十一日子时,将朱幡一齐竖起,然后设法诱他进入幡的范围之内,这样他的风力无所施展,就可一举成擒。」

考虑到大风做过司风之神,有变化隐遁的法术,所以务成子另准备了一个法宝,这个宝物是他在黄帝时期偶游寒山之巅取到的。他便从红箱子里取出一颗圆径一尺的大珠子,色黑如漆却光晶耀目。

务成子道:「此物名为玄珠,产于寒山之北,阴泉之底。这水中有一巨大黑蚌,能出水飞翔于五岳之上,千年而生一珠。夜间悬起此珠,明亮如日月;日间取出照耀,能使神祇精灵无所遁形。」

「大风战败后若要变化而逃,老将以此珠照之,他就无可隐遁了;而且老将神箭能射高射远,别怕制伏不了他。老将的神箭最好先系一根极长的绳索,射著后利于找到落下之处,便于拖他过来!」众人大笑称赞。

朱幡玄珠显威 大风兵败身亡

羿便率师出征大风。到了历山,东方诸侯齐来见羿,告知各国竖立朱幡后,大风的风力到达不了幡的范围以内,攻不进来;但是幡以外,各国之兵也攻不出去,彼此成相持之局。

后来大风知道是陶唐侯给的朱幡所起的作用,便几次来夺幡,幸而各方守备甚严,他未能如愿。

大风被朱幡所阻,不能施展风力,无法进攻中原,就变计改攻陶唐侯。哪知过了八、九十个村邑,处处都有朱幡保护,屡次想砍倒它又做不到,不免心灰意懒,疏于防范,后来竟不知羿军抄袭。

羿与逢蒙这边,决定在二月二十一日,就是可竖立朱幡之日,两人各执十面朱幡,带兵士分向两旁,夜行昼伏抄小路到大风后面去竖幡,将他包围其中。

到了二十一日子时,羿与逢蒙大圈已合成,要害之处都竖起朱幡。天亮时羿军从四面包围拢来,大喊:「大风往哪里走!快出来受死!」大风竟不知这些兵是从哪来的,慌忙率领党羽迎敌;他也赶快施展法术,哪知风息全无,顿时手足无措。禁不起羿军箭如飞蝗般射来,大风的军士死亡甚多,顷刻大乱。

大风情知不妙,隐身往天空中逃去。早在对面山上瞭望的羿,便叫逢蒙拿玄珠向天空照耀,自己也向天空中射出系有长绳的神箭。

那大风本已隐身,给珠光一逼竟显露原形,羿射出的箭也正中他的膝盖,他从天空中掉下来,系著一根长绳,彷佛和放风筝的倒栽下来一般。

兵士们循著长绳,在三里外青丘大泽旁找到大风,他浸在水中,头破脑裂,血肉模糊,一命呜呼了。余党悉数崩溃,东方乱事至此结束。

遵循君臣纲伦 尧力辞受禅

羿军凯旋归来的次日,亳都降诏,尧虽居母丧,但是仍亲接拜受君命。一看是帝挚禅让之诏,文中有「本拟亲率群臣前来敦劝,因病体不堪跋涉,务望早登大位,以符民情」等语。尧急召群臣商议如何措词辞谢。

司衡羿道:「现在帝挚的无道,可说已到极点,帝能禅让天下乃颇有仁心、颇有识力,而且语气恳挚,帝以前的缺失可遮去一半了。劝我主接受,不必推辞,正是古人所说『成人之美』之意,不知我主以为何如?」

尧道:「这事万万不可。禅让后,臣反为君,君反为臣,天下断无此理。况且寡人薄德,不克承当,赶快上表谢辞吧。」羿道:「从前炎帝敌不过蚩尤,知道黄帝威望大,就让位于黄帝,黄帝也不推辞。臣反为君,君反为臣,自古有之,何足为奇呢?」

尧认为他与今帝是同胞手足,要夺兄之位,于心何忍?

羿道:「这次并非我主攘帝之位,是帝自己情愿让位。况且九年以来帝失德太甚,将来帝失德愈久,天下人民愈能感受到,四方诸侯必有背叛分裂之日,帝不免身败名裂。」

「我主现在肯受禅,既可成就帝的美名,又可保全帝的声誉,岂不两利!所以,替我主著想,替今帝著想,替天下兆民著想,替先帝的宗社著想,老臣总以受禅为是。」

尧仍力辞受禅,务成子也认为依理应该辞谢。于是尧写了辞表拜发出去,文中有恳切劝谏帝挚的话语。此时有人报告:「四方诸侯都表文拥戴,推尊陶唐侯为帝,废去帝挚,共有九千二百五十国列名。」

陶唐侯深是惊讶,因为服丧中不便招待,便由务成子代为引见并辞谢。

尧神奇梦兆 驾青龙登天门

陶唐侯居丧三年后,开始处理政事。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他游历泰山,愈走愈高,过了一峰还有一峰,路也愈走愈狭窄。正在犹豫如何继续前进时,忽见路旁山洞中蜿蜒走出一条大物,原来是一条青龙。他想:「龙能够飞腾,我不妨骑它上山去。」

尧才想著,竟已经跨上龙背了,那龙接著凌空而起,只听得耳边呼呼风声,不知过了多久,落在一座山峰上。他刚跨下龙背,那龙顷刻不知去向。四面一望,无边无畔,群山尽在眼底。尧在梦中自忖:「此处想必是泰山之顶,果真是『登泰山而小天下』。」

泰山日出。(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再抬头一看,上面就是青天,还有两扇开著的天门,离头顶很近。尧暗想著到天上去游游,但是没有梯子,最后决定爬上去。他用两手攀住天门门槛,纵身向上跳,竟已到了天上。只见银台金阙,玉宇琼楼,炫耀心目,真是富丽已极……

可不知怎么回事,他却突然醒来,原来是一场梦啊。

尧暗想:「这梦真做得奇怪,莫非四方诸侯经我这番诚恳辞谢,还不肯打消推戴之心吗?青龙属东方,也许羿已平定了大风,东方诸侯认为我又立了功绩,重新发起推戴我之意?天门离我甚近,我攀跻即上,也许帝还有来禅让于我之意,我该如何应付呢?」想了许久,不得其解。

帝挚驾崩 尧受禅继帝位

话说各国诸侯见妖异大风终逃不了羿军出击,更加归心于陶唐侯,恳请羿务必力劝陶唐侯俯顺万国之请,早正大位,勿再谦辞。几日后羿班师回来,向尧传达东方诸侯推戴之意,竟应验尧前夜的神奇梦兆。

晚间亳都来诏,原来帝挚崩逝。遗诏中恳切劝尧早登大位,以符民情;另附以獾兜、孔壬两人领衔的劝进表文,亳都群臣除鲧之外个个列名。但尧只捧著遗诏悲恸大哭,一则君臣之义,二则兄弟之情。

尧正启程到亳都奔丧送葬、扶立太子时,四方诸侯派代表前来,切望陶唐侯以天下兆民为重,速登大位。尧还是谦辞,务成子劝道:「从前帝挚尚在,当然推辞,如今帝挚已崩,遗诏中又谆谆于此;四方诸侯又如此殷殷诚意,真所谓天与人归。如再不受禅,那就是不以四方之心为心,不以遗诏为尊,毫无理由了。」

陶唐侯方才答应,择吉日正式登帝位,以后可改称帝尧,他的谥号。

(取自《上古神话演义》)

(待续)

【延伸阅读专辑】
帝尧的故事

明慧网原文:
尧的故事(8):唐尧居母丧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9/4/5/198008.html
尧的故事(9):唐尧践帝位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9/4/6/198009.html

(本文主图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世局纷乱、灾异频仍、真假难辨⋯⋯
寻觅中,访问明慧之窗,让光明与智慧注入心田。

感谢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