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尧的治国之道

帝尧的治国之道

文/清莲(明慧之窗记者古云编辑)

《尚书・尧典》记述帝尧治国,主要记载帝尧的功德政绩、制定历法节令以及选贤任能、公开选拔考察帝位继承人的事迹等。

记述虽简,然治国大义犹存。

这是《尧典》的开头所记:

帝尧名曰放勋。他治理天下,严谨明达,深思熟虑,仪态文雅温和,容貌恭谨严肃,谦己礼贤。其道德光耀四方,悉通天地。他能彰显并发扬美好品德,使氏族部落成员亲和向善。又分别明确部落联盟百官职守,百官都尽职尽责,各氏族部落之间就亲善了。于是,整个部落联盟的全体成员皆和睦亲善。

寥寥数语,帝尧的治国之道已经隐现其中。帝尧时代,「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全民修身,故而大道通行,天下大平。因此,帝尧治国的首要事务,便是探知天道,推算历法,尊天率性,修道教民。

制定历法节令

帝尧命令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分别居住在东南西北四方,详细交代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日昼夜的长短变化,星宿的具体位置,人们的农事活动、起居变化和鸟兽的变化等;再要求他们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变化,确定四正──仲春、仲夏、仲秋、仲冬,推算历法,教民按天时季节农耕。

帝尧要求羲仲、羲叔、和仲、和叔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变化,确定四正──仲春、仲夏、仲秋、仲冬,推算历法,教民按天时季节农耕。(《耕织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每日敬迎日出,恭送日落,恭敬奉行祭祀事宜;运用闰月的办法校正好一年四季的天时节令。作为古代圣王,帝尧深知,天道对人类社会的一切都起著决定性的作用。百姓的农事安排、起居活动以及百官的职守都必须遵从四时节气。四时节气正则一切正,四时节气不正,人类社会的一切就都乱套了。

古时,人的一切举措,都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于是,敬奉天时,以人合天,就成了古代圣贤身体力行、以及谆谆垂教后世务必达到的最高道德境界。这就是人们熟知的「天人合一」。

因为人君合天,则政通人和,可以保民,可以安邦定国;庶民合天,则身修家齐,可以全身,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百官万民都自觉用天道规律约束自己的一切,人君自然也就「垂衣裳而天下治」了。反之,不管为君为民,一旦违背了天道人性,都将一败涂地。

然而,天地不言,天命天道,人何以知之?上天的旨意,是通过日月星辰的运行与自然界的变化展示给人类,让人类去观察、去悟的。帝尧深知这一点,所以他把推算掌管历法作为国家最重要的一件大事。

他精心安排羲和兄弟掌管历法,并仔细交代了推算校正历法节令的具体标准与方法,吩咐他们恭敬地举行祭祀,以保证人类社会的一切运行不偏离上天的旨意并得到上天的保佑,进而达到政通人和而天下太平。

尧帅天下以道而民从之。君臣上下、万民百姓皆以天道为准则,人人都不用别人管束,都自觉以天道规律为心法自警自律,所以,尧舜大治之世,天下无刑法,有的只是人心向善,道不拾遗,夜不闭户,一派和乐融融的大同景象。

这就是孔子心向往之的「大道之行」的英明盛世,也就是孔子所赞同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理想盛世中君子「垂衣裳而天下治」的真正涵义。

任人唯贤

天道既明,历法节令已正,谁来带领万民率性向道呢?当然是人君与各级人臣。因此,帝尧在安排好制定历法的大事之后,让四方首领举荐能继承帝位之人,大臣推举尧的儿子,尧认为其言不诚,生性好争,不行;大臣又举荐共工,尧嫌其巧言令色,行为邪僻,轻慢上天,不行。

洪水泛滥,民生辛苦,尧征询治水之人,众人推荐了鲧,尧认为他违背天意,不遵教命,毁坏族氏,不行,大臣以为可以试用,尧乃尊众人之议,试命鲧治水。后来鲧治水九年,以失败告终。

由此可见,帝尧选官的原则是任人唯贤、天下为公的。不论亲疏远近,一律以敬顺上天、孝悌纯正、德高而有利于天下人为标准。这其中,敬顺上天依然是第一位的。儿子丹朱不成器,授位于丹朱,则天下人受其害而丹朱一人得利。为丹朱一人而损害天下大道与天下人,帝尧执意不为。

帝尧又征询四方首领们说:「我在位七十年了,你们谁能遵从天意,接替我的职位?」首领们说:「我们无德,不配接替帝位。」尧说:「你们也可以明察并推举隐没在下位的贤者。」众人纷纷向帝尧进言说:「有一个隐居民间的独身男子,叫虞舜。」

帝尧说:「好呀!我也听说过这个人。他怎么样?」首领们说:「他是乐师瞽瞍的儿子。父亲顽固愚蠢,母亲言语憎乱,兄弟傲慢凶狠,舜能以孝悌之道与他们和睦相处,以恭明的美德处理家政事务,心中不生任何邪念。」帝尧说:「我得试试他!把女儿嫁给他,考考他与女儿相处的德行。」

虞舜出身卑微,隐居民间,但聪明贤达。帝尧把女儿嫁给他,考察他在家的品德与理家才能。同时授官位于舜,多次把难办的事交给他,考察他在外为政的法则,并叮嘱他要恪尽职守。

舜在历山耕种,历山人都互让田界;他在雷泽打鱼,四围的人都互让居处;他在黄河边制作陶器,河滨人生产的陶器没有粗糙破损的。舜居住的地方,一年成了村庄,两年成了集镇,三年成了都市。于是尧赏赐给他衣服和琴,给他修了仓库,赐予他牛羊。

舜的父母、兄弟想杀舜,舜几次都智慧逃脱。返回之后,舜越发孝顺父母,善待兄弟。于是尧便让他去推行五教,命他发扬美好的人伦五常之德,严格用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伦理道德去规范引导百姓。百姓都能遵循了,就命舜去各官府办事,舜都办得很好。三年后,帝尧把帝位让给了虞舜。

帝尧把帝位让给了严于律己、而又宽厚待人的虞舜。(《尧舜揖让》 公有领域)

君臣上下 至诚至信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自来就是公众的天下,皇权自来就是民主公正的。《孟子》曰:「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帝尧,仁哉!考察帝尧选官以及培养继位者的全过程,何其民主公正!何其慎重严谨!又何其正大无私!

另外,帝尧与大臣商议天下大事,大臣们都畅所欲言,几乎全是「率尔」以对,应语随答,不假思索。君臣上下,竟无些许戒惕防范,至诚至信。面对显赫的帝位,大臣们一句「我们无德,不配接替帝位」多么质朴、多么真诚、多么负责的应答!

天子治国,日理万机。而《尚书》作者独选其尊天率性、任人唯贤两件事来详加记述,可谓深得帝尧治国的根本纲要及其心法矣。

节气小知识:芒种

制定历法节令是后人特别推崇的帝尧的功德政绩之一,时值黄历四月,重要的节气是芒种,公历六月六日。一起来看看这个节气有何特别之处。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芒种是反映物候的节令。「芒」就是指一些有芒作物,如大麦、小麦开始成熟,将要收割,「种」就是种子的意思,或表明晚谷、黍、稷等作物播种最忙的季节。

有人把「芒种」解释为「忙种」意思也是相通的。「春争日,夏争时」,这「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小满时节还未成熟的麦子,到了「芒种」节气,已是麦浪滚滚。

「芒种」,收获夏粮,播种秋实,二十四节气中唯一「收获」与「播种」并行的节气!芒种,有种有收。愿您种下善良,收获永恒的幸福美好!

【关联文章】
帝尧的故事

【延伸阅读】
观天之道 执天之行 — 感悟「天人合一」
小满节气送祝福 天降透雨这一方
从「谷雨」谈文字起源与文明的飞跃

【延伸阅读专辑】
《为甚么会有人类》读后感
德行典范
儿童教育
珍惜人生

明慧网原文: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1/1/29/帝尧的治国之道-235448.html

(本文主图:《岁华纪胜图 》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

世局纷乱、灾异频仍、真假难辨⋯⋯
寻觅中,访问明慧之窗,让光明与智慧注入心田。

感谢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