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文章】【以史为鉴】善化人心 盗亦有道

【听文章】【以史为鉴】善化人心 盗亦有道

文/ 从华、清言(明慧之窗记者颜朴芳编辑)

古语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莫道因果无人见,远在儿孙近在身」。古人注重操守,做事讲究天理良心,以仁爱恭敬之心善待他人,乐于助人而不求回报,即使面对小偷也是宽容对待,甚至赠金帮助解决困难。

其实人行善向善,不仅为自己造下一个好命,也为儿孙造福积福打下了基础,这样做的人,天理也很快就会回应的。古籍中记载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一起来看几个善化人心、盗亦有道的例子。

audio-thumbnail
【以史为鉴】善化人心 盗亦有道
0:00
/12:17

于令仪接济小偷 盗贼终成良民

北宋曹州人于令仪,本是乡井市民,为人忠厚,从不冒犯他人,晚年时家境颇为富裕。

一天晚上有盗贼进入他家行窃,于令仪的儿子们抓住了小偷,原来是邻居的儿子。令仪对他说:「你平时没有做过甚么坏事,何苦做小偷呢?」那人回答说:「是穷困所迫。」于令仪问他需要甚么,小偷回答说:「有一万钱就足以买食物及衣服了。」令仪按照他要求的数目给了他。

小偷刚一走,令仪又叫他回来,盗贼很害怕,于令仪对他说:「你十分贫穷,背著一万钱回去,恐怕巡逻的人会盘问你。」于是将小偷留到天亮才打发他走。盗贼十分惭愧,后来终于成为良民。

于令仪通过自己的言行来教诲周围的人,并且用宽厚的心去感化了盗贼,邻居乡里都称赞他是善人。上天厚待好人,于令仪的儿子及侄子于杰效等,陆续考中进士,于家成为曹州南面一带的名门望族。

金甲神守护善人 窃匪不敢上门

明朝嘉靖初年,仪真县的金某在镇上开了个典当铺。有一次,当地出现盗贼抢掠,几乎镇上所有富户人家的钱财都被劫掠一空,唯独金某的当铺平安无事。县令因此怀疑金某可能与盗贼互相勾结,所以他家才能免于抢掠。

盗贼后来被官府抓获了,县令问他们为甚么不去抢金家的东西,盗贼说:「我们几次都想去抢劫他家的东西,可每次都看见他家屋上面有无数的金甲神守护,所以始终不敢侵犯金家。」

县令听后不相信,又把金某的邻居叫来询问,邻居们纷纷说:「金某是积德的善人,其他的典当铺总是出轻入重,只有金家的当铺出入公平,估价高,期限长。如果知道有老弱贫困的亲邻,他还免掉利息;到了冬天时,他就免掉冬衣的利息;到了夏天就免掉夏衣的利息,年年都是这样。要知道天佑善人,所以吉神庇护他啊!」

县令听后这才相信了,他对金某的善行美德大加赞赏。朝廷专管巡视的官员听说后,也旌表金家。

邻居们纷纷说:「金某是积德的善人,其他的典当铺总是出轻入重,只有金家的当铺出入公平。如果知道有老弱贫困的亲邻,他还免掉利息。天佑善人,所以吉神庇护他!」(《太平春市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

善待树上君子 邻居痛改前非

清朝时,某地有个德高望重的老者,他富而好德。有一年除夕夜,他在出屋门时看见自家庭院的燕子惊恐地飞出来,就让两个仆人拿蜡烛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出了中庭时,他抬头看见树梢上有人,于是就停住脚步,让仆人放下蜡烛拿点酒菜来。又找了个藉口将家人都打发走,然后对著树上说:「树上君子,这里已经没有外人了,赶快下来吧!」

树上的人听了吓得几乎掉下来,老者说:「你不要害怕,老夫怎么忍心抓你呢?」

这人下来后,跪在地上叩头称死罪。老者一看,这人原来是邻居,于是请他过来边吃边聊,随即问他都需要些甚么,邻居哭著说:「我家有老母,遇到年荒,已经过不去年了,想到老人家向来很富有,所以做了这种卑劣的事。今天老人家不追究我的罪,我哪敢有其他的奢望呢?」说著又痛哭了起来。

老者说:「我不能周济邻居,以至让你做出这种不好的事,这都是老夫的过错,现在你吃饱饭,我再给你三十两银子,过年之后,你可以做点小买卖,这样就可以度日了。不要再做这种事了,换了别人不会饶恕你的,而且这是陷你母亲于不义。一旦成为盗贼,就永远不能洗清了!」

邻居吃饱饭后,老者给了他银子,又用布包裹了些食物给他,把他送到墙下,对他说:「这些回去给你母亲吧。你仍旧从这里出去,不要让我的家人知道,我也永远不会对别人说的。」

邻居回去后改邪归正,在老母亲去世后,他出家为僧,一心苦修,成了西湖灵隐寺的方丈。老者去世后,这个邻居千里赶回来赴丧,并且自己将当年的这件事告诉了大家。

县令清正廉洁 盗贼退还窃物

清朝乾隆年间,浙江崇德县(旧称石门县)有个县令叫章清,读书人出身,满腹经纶,为官清正廉洁,在百姓中名声极佳。章清到崇德县没几年功夫,便将县城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这时,恰逢邻县盗案不断,闹得人心惶惶,上级官员一纸文书,将章清调往邻县当县令,整治那个烂摊子。章清只身前往邻县,烧起了新官上任的三把火,说来也怪,自章清上任后,那些盗贼便销声匿迹了,再无盗案发生,很快整个县城便呈现出一派安宁祥和的局面。

数月后,章清将家人接来一起居住,三年任期满后,章清雇了船率家人离任返乡,百姓自愿聚集在码头为章清送行。章清辞别众人,忽然眼前人影一闪,章清架在鼻梁上的那副近视眼镜竟不翼而飞。章清大吃一惊,险些跌入河中,幸亏船夫机警,一把将他拉住。

眼镜不翼而飞,这使章清百思不得其解,说被盗吧,这眼镜又不值几个钱,盗它干啥?说丢了吧,怎么会没有丝毫感觉。他不由得连连摇头,深感奇怪,好在行李中还带有备用眼镜,尚不至于两眼一抹黑。于是,他挥挥手,吩咐船夫开船。

当天晚上,船停泊在与邻县交界的小镇上过夜。第二天一早,章清发现放在船舱中的十只大木箱全都无影无踪了,这可是章清的全部家产呀。他不由惊得目瞪口呆,好大胆的窃贼,我人尚未出县境,窃贼便立马出现了,还偷到我的头上,真是可恶!如此看来,昨天那副眼镜肯定也是被偷走的。

怎么办?章清考虑半晌儿:那些窃贼得手后肯定已远走高飞,上哪儿去找他们呀,唉,自认晦气算了,想到这里,他长叹一口气,吩咐船家开船。

船行三天,终于平安抵达章清的家乡。只见码头上整整齐齐摆放著十只大木箱,看上去十分熟悉,果然是自己的箱子!箱子上还放著一封信,压信之物正是那不翼而飞的眼镜。章清又惊又喜,当即拆开信,只见信上写道:

「章大人:

我们是一夥盗贼,你在任时,我们仰慕你清正廉洁的名声,从未在你管辖的县境内行窃,但是,你离任时竟带走十只沉重的大木箱,不由得使我们对你这位清官表示怀疑。于是,我们先窃眼镜再盗木箱,给你点颜色看看,可翻遍所有木箱,你的财产除了书还是书,所有尚不足三十两纹银。

人们常说:『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可你当了多年的县令,仍一贫如洗,看来你的确是个清官,老百姓没有看错你。我们先前多有冒犯,实在抱歉,特将窃走之物完璧归赵,还望大人海涵。」

原来如此!章清感叹万千,不由得自言自语地说:「嘿!真是盗亦有道呀!」

古代人道德标准很高,信天信神、善恶标准的普世价值自在人心,坏人做坏事还是有个尺度、良心问题,面对大善人或清官,盗贼亦有良知不敢侵犯。

【延伸阅读】
【以史为鉴】打铁时允诺的五百贯钱
【正史嘉言】以史为鉴:迷途知返 居安思危

明慧网原文:
【传统文化】忠厚善良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6/2/3/120042.html
【传统文化】天佑善人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6/9/25/138477.html
【传统文化】善心化人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6/11/21/142728.html
【传统文化】盗亦有道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7/5/24/155521.html

(本文主图来源:明慧之窗合成)

世局纷乱、灾异频仍、真假难辨⋯⋯
寻觅中,访问明慧之窗,让光明与智慧注入心田。

感谢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