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岳父称为泰山?捉刀主角又是谁?

为什么岳父称为泰山?捉刀主角又是谁?

文/心语(明慧之窗记者颜朴芳编辑)

我们的生活习惯上,有许多用语是以其他名词代称,如:岳父称为「泰山」,代人写文章、代人做事称为「捉刀」。还有一些特有的习俗,如:在办喜事时贴「囍」字。为何有这样的称呼或风俗呢?有甚么典故吗?原来,这和历史上一些名人的事迹有关。

郑镒官升四级 拜「泰山」所赐

据唐朝段成式《酉阳杂俎.语资》记载,有一年唐玄宗到泰山封禅,丞相张说职掌封禅使。按照惯例,登泰山时的执事官都是五品官以上,封禅后除太尉、司徒、司空三公外,凡是随行的官员都可以晋升一级。

当时随行的郑镒是张说的女婿,原本是九品的小官吏,但仰仗岳父的关系,他却能够连升四级,一下子升为五品官。依照唐制:文武官员三品以上官服为紫色,四品官服为深红色,五品官服是浅红色,九品官服是浅青色。所以,郑镒改穿浅红色官服。

唐玄宗大宴群臣时,在酒宴上看到郑镒官服换成浅红色,觉得奇怪就问他,郑镒支吾了半天,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时,在一旁的黄幡绰(当时是宫廷乐官,为人滑稽谐趣,又能劝谏玄宗,颇得玄宗喜爱)就代他回答︰「这全都是靠泰山之力啊!」这一妙答真是一语双关,既道出封禅一事,又暗指郑镒的岳父提拔己婿。从此以后,「泰山」就成为岳父的别称了。

图:古代在泰山举行封禅。(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原文如下:明皇封禅泰山,张说为封禅使。说女婿郑镒,本九品官,旧例封禅后,自三公以下皆迁转一级,唯郑镒因说骤迁五品,兼赐绯服。因大脯次,玄宗见镒官位腾跃,怪而问之,镒无词以对。黄幡绰曰:「此乃泰山之力也。」

曹操扮侍卫 「捉刀」变代写

在古书典籍中有时会看到,文笔极佳的人代人写文章,就被称为代人「捉刀」。如——清朝徐述夔《八洞天.补南陔》:「弱笔岂堪捉刀,还须先生自作。」另清朝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十》:「于归后,为其婿捉刀。作试帖诗甚工。女子能诗者多,能为试帖者颇少。」

为什么古人把替别人作文章称为「捉刀」呢?

「捉刀」一词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这个典故发生于三国时代。当时魏国在曹操率领之下,统一北方,声威远播,因而一些少数族群接连来归附。有一天,匈奴特派使者来谒见曹操。曹操自认为身材不够雄壮高大,将无法让远来的匈奴使者信服。

于是,曹操便命崔琰代替自己来接见匈奴使者。崔琰长的声姿高畅、眉目疏朗,再加上须长四尺,正中端坐,接受来使参拜,显得很有威望。曹操则手握钢刀(捉刀)扮成侍卫,站立在崔琰的榻床旁。

匈奴使者拜见后离去,曹操立即派人去刺探情报,探询使者说︰「你觉德魏王如何?」使者回答︰「魏王仪表出众,不过,那个榻旁捉刀人的气度非凡,我看才是个真英雄啊!」

图:曹操画像。(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捉刀」原来是执刀护卫之意,后来才被人们引申为替别人作文章或代人做事。

王安石上榜娶妻 「囍」临门

「囍」,俗称双喜,有喜庆双重的意思。大多用于婚嫁等喜庆场合,一般用红纸或是金箔剪制,也有人写在红纸上再贴于厅堂门窗。这种办喜事贴双喜字的习俗,据说源于宋朝宰相、大文学家王安石。

相传王安石年轻时赴京赶考,途中到马家镇舅舅家住宿。一天,饭后到镇上散步,偶见马员外家门上贴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走马灯,灯马走,灯熄马停步。」原来,这是马员外的独生女为自己挑选夫婿所出的上联,已经挂了半年,一直没有人能够对出下联来。王安石因为要赶考,也无暇思索下联,所以未予理会。

到了应考日,王安石在考场上态度从容,答题时一挥而就。主考官见他年轻意气风发,对他印象深刻并且非常赏识,后来主考官传他面试。王安石对于主考官的提问,都能胸有成竹,对答如流。

最后主考官手指厅前的飞虎旗说︰「飞虎旗,虎旗飞,旗卷虎藏身。」王安石知道这是要他对出下联,他忽然想起马员外家门前的上联,便不加思索的答道︰「走马灯,灯马走,灯熄马停步。」主考官惊叹不已,频频点头。

考完后,王安石回马家镇并来到马员外家,就以主考官的「飞虎旗」为下联,对马小姐的上联「走马灯」。王安石对的下联让马小姐十分满意,于是马员外非常开心地将女儿嫁给他。

到了成亲大喜的当日,两个报子(科举中试后报告消息的人)来报喜,是报王安石金榜题名的好消息。王安石真是春风得意,不但高中进士,还娶了才貌双全的千金为妻,可说是双喜临门。

因此,王安石便一连写了两个大红喜字,还把两个喜字并贴在大门上,高兴地吟道︰「巧对联成双喜歌,马灯飞虎结丝罗。」

图:结婚办喜事时贴红囍字,是华人特有的民间习俗。(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从此以后,人们习惯于结婚办喜事时贴红双喜字,不仅在门上、墙上贴大红「囍」字,被褥枕头上也绣「囍」字,祈求事事吉祥如意。而这个风俗就一直流传至今,也成了华人特有的民间习俗。

【延伸阅读
半斤是八两的大学问
年少轻狂惊动天庭苏东坡轶事四则
杜子春败家却有缘修道千锤百炼功亏一篑

明慧网原文:
历史典故:为何称岳父为「泰山」?
http://www.minghui-school.tw/school/article/2008/11/15/74357.html
历史故事:「捉刀」的典故
http://www.minghui-school.tw/school/article/2008/11/10/74346.html
历史故事:王安石囍临门
http://www.minghui-school.tw/school/article/2011/7/28/89618.html

(本文主图:明 居节绘《山水册之江南新雨》,公有领域)

世局纷乱、灾异频仍、真假难辨⋯⋯
寻觅中,访问明慧之窗,让光明与智慧注入心田。

感谢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