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藏 养精蓄锐

冬藏 养精蓄锐

【明慧之窗记者周慧文综合编辑】寒来暑往,秋收冬藏。秋天最后一个节气霜降一过,接下来就是立冬了。

立冬
立冬万物收,细雨送寒秋。
田园遗旷野,虫蛰渐眠休。(作者:云松)

二零二三年的立冬日是十一月八日。古人曰:「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标志著冬季的开始,草木凋零,动物蛰伏,万物趋于休止,意在养精蓄锐。

药雨杀百虫

从立冬到小雪,这半个月期间所下的雨有个特别名称,叫「药雨」。

大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水部》有载:「立冬后十日为入液,至小雪为出液,得雨谓之液雨,亦曰药雨。百虫饮此皆伏蛰,至来春雷鸣起蛰乃出也。」李时珍说,药雨能「杀百虫,宜煎杀虫消积之药」。

「闭藏」之月

中国传统医学素以五行养生的智慧著称。《黄帝内经》指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天三个月是「闭藏」之月,养生调气重养阴、养藏,养精蓄锐。

中医说「冬不藏精、春天必温(瘟)」。人体经过春、夏、秋的劳身劳心,耗损的元气有赖冬天养藏回补,孕蓄来春的活力,否则来春就容易生病。

从五行养生来看,冬天在五行上属水,在人体上对应肾,冬天肾气最强,养肾最得其时。黑色食物对应肾脏,比如:黑豆、黑芝麻、紫黑米、香菇、黑木耳、乌骨鸡、黑海参……等等,是冬季养肾的好食材。

从五行相克的来看,冬水克火,火属心,所以容易发生心血管、心脏方面的疾病。所以冬天养藏,不劳心伤神,纾解春夏秋三季累积的疲劳,调节身心,是冬天养生的要道。

历代天子敬神畏天

在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的帝王虽贵为天子,却皆敬神畏天,要亲自祭祀天地神明,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等。遇天灾人祸,更要祭天敬天,大赦天下,施行仁政。

每个朝代都有许许多多的祭祀,祭祀天地日月、风雨雷电、江山社稷、太岁土地、三皇五帝、祖先等,但最重视祭天。

天坛是中国古代帝王祭天的场所。自天坛建成至今,曾有23位皇帝在此举行过682次祭祀大礼。祭天一般在每年冬至日举行,祭前三天皇帝先在紫禁城内斋宫斋戒两天,在祭前一天皇帝要身穿龙袍衮服到中和殿行礼,晚上到天坛,住在天坛内的斋宫。祭祀当日,皇帝在礼部诸官的引导下行各种祭礼。

天坛是中国古代帝王祭天的场所。

明清两朝主要祭祀的内容和等级为:「明初以圜丘、方泽、宗庙社稷、朝日、夕月、先农为大祀,太岁、星辰、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川、历代帝王、先师……为中祀,诸神为小祀。后改先农、朝日、夕日为中祀。凡天子所亲祀者,天地、宗庙、社稷、山川。」

各种祭祀活动都有固定的场所。紫禁城中建圜丘坛以祭天,建方泽坛以祭地,建朝日坛以祭日,建夕月坛以祭月。四坛中以圜丘坛规模最大,祭祀仪式最为隆重。同时,设社稷坛行社稷之祀,设山川坛行山川之祀,建先农坛于山川坛内,皇帝在此行亲耕之礼,建蚕坛,行祀先蚕之礼。

属于国家重大祭祀活动的还有宗庙之祭。四季来临,天子都要恭迎:于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年凡4次,为祭祀之日。同时于宫中建奉先殿,以备皇帝和皇室成员随时拜谒。还于寿皇殿、安佑宫等处供奉祖先像,由皇帝及近支郡王定时拜谒祭礼。

《礼记・月令》载:「立冬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岁于北郊。还反,赏死事,恤孤寡。」「祀神州地祇于北郊。」即立冬日,天子率百官在北郊迎冬,祭祀大地之神。回宫后,还要抚恤死者遗属及孤寡。

结语

在经历了春生、夏长、秋收之后,冬天是休养生息、养精蓄锐的季节,也是净心内省、感谢天地赐予的季节,祝愿朋友们从现在开始好好养藏自己的精气神,为来春作好准备。

【关联文章】
漫话二十四节气

明慧网原文:
明慧期刊:金种子(第五一期)  https://qikan.minghui.org/qikan.aspx?id=210733
明慧期刊:金种子(第四五期)  https://qikan.minghui.org/qikan.aspx?id=207111
【神传文化】历代天子敬神畏天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5/7/15/106014.html

(本文图片来源:明慧网)

世局纷乱、灾异频仍、真假难辨⋯⋯
寻觅中,访问明慧之窗,让光明与智慧注入心田。

感谢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