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举仁行 不重名利有德有福

善举仁行 不重名利有德有福

【明慧之窗记者心笃综合编辑】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人们强调敬天知命,讲究道德仁义,清廉自守一直是做人的美德,中国历史上不乏遵守天理、道义而行的贤人。一起来看以下几例。

郭文通 为官有《三不宝》

明代大学者朱国桢在他的《涌幢小品》中,写了当代将军郭文通《三不宝》的故事,内容如下:

郭文通(庆都人)在明朝嘉靖末年做了碣石卫经历官。当时出征讨伐贼寇的各路将领都打了败仗,百姓人心惶惶,官兵们也无心抗贼,唯独郭文通的队伍军纪严明,士气高昂。

贼寇来犯,郭文通把城门大开,派士兵在城门两边守卫,以静待动,气势凛然如泰山。贼寇观察了很久,畏慑于郭文通的威德,最后自行逃走了。全城百姓得到保全,百姓对郭文通十分爱戴和信赖。

有人说:这又是一场空城计,非大智大勇并大德之人,不能为、不敢为、也万万不可为!

有人向郭文通请教打胜仗的诀窍,他说:「我把三件事不当作宝贝:一是官,二是钱,三是命。」

朱国桢《三不宝》中写道:「嗟乎!不宝官,高士也;不宝钱,清士也;至于不宝命,则忠孝大节,皆从此出。此乃圣贤豪杰,岂是一般人所能达到的境界啊!」

杨鼎 撰《十思》当座右铭

杨鼎,字宗器,明朝官吏,为官清正廉明。少时家贫,喜爱读书,举乡、会试第一,廷试第二。官至太子少保、户部尚书,谥「庄敏」。

杨鼎乡试第一之后,听说南京国子监祭酒陈敬宗学品俱佳,便请求到南京国子监完成学业。他不带仆人,刻苦攻读,亲自做饭,安然如常。

陈敬宗考察他的文章,观察他的行为,感叹说:「闭门读书,安于贫贱,即使是颜回那样的贤人,也不会比他高出多少啊!」经常称赞他的贤明。

有位知府想把女儿嫁给杨鼎为妻,杨鼎以未告知父母为由而辞谢。知府于是转托杨鼎的同乡兵部尚书徐琦,徐琦对陈敬宗说:「杨鼎他很清贫,知府家却很富裕,杨鼎的父母得知此事,一定会安心的。」杨鼎知道后说:「我人虽清贫,但在道义上却是富有的。我怎能贪恋富贵呢?」陈敬宗因此更加喜爱他的德行。

杨鼎初任户部右侍郎时恐不胜任,亲自书写《十思》座右铭以自勉。「量思宽,犯思忍,劳思先,功思让,坐思下,行思后,名思晦,位思卑,守思终,退思早。」

大意是:气量要想到宽宏,别人的触犯要想到忍让,辛劳的事情要想到争先做,功劳面前要想到退让,座位要想到谦下,行路要想到在人后,名声要想到隐忍、不求显赫,地位要想到宁居人下,为官为道要想到坚持始终,年纪大时要想到尽早退让。

杨鼎曾对人讲:「吾平生无可取者,但识廉耻二字耳。」他在家乡兴建静善书院,请老师教育家乡子弟;遇到饥年,则以全部积蓄赈济乡里。

明宪宗成化十五年,他再次上书请求致仕(辞官退休),这正是「退思早」的体现。皇帝准其告退,并终身给杨鼎月米二石,岁役四人。明朝大臣致仕有给赐,自杨鼎开始。

杨绾 不重名利俭约为相

杨绾(音晚,wǎn),字公权,是唐朝中期名相。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以孝敬母亲而闻名。性情沉静,不重名利,以俭省节约的美德而出名。

杨绾不喜扬名,年轻苦读时,每当有所撰述,并不拿给别人看以求声名。后来参加殿试,名列第一,被任为右拾遗。

杨绾几次升任中书舍人,按照当时的旧例,任舍人时间长的人称为「阁老」,可以拿走官署俸料钱的五分之四。到了杨绾这里却一点都没拿,他认为他们品秩同列,待遇同等,将钱全部平均分给了其他舍人。此举深受当时舆论称赞。

去拜访杨绾的人,杨绾能与他们清谈终日,却从不谈及名利;为了私事来求杨绾的人,听了他的话后,会自觉惭愧而停止。

杨绾非常俭约,从不过问生计之事,多次担任要职,却无一区房宅,所得的俸禄全分给了亲戚故友。

唐代宗也了解杨绾的为人,非常敬重他,授任其为中书令、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当时的首席宰相。士人纷纷互相庆贺杨绾为相,杨绾却多次辞让,但代宗没有允许。

因为杨绾的威信和俭朴的美名所致,在他被授任为宰相时,京城里听到消息的官员自觉地变得俭省节约。

当时的御史中丞崔宽非常奢侈,在城南建造了一所别墅,里面亭池楼阁富丽堂皇,在当时首屈一指。在杨绾被升任为宰相的当天,崔宽便派人去拆毁了。

京兆尹黎干,平时出入随从的车马有一百多辆,这时也立即减少,只留下了十多个骑兵随从。

中书令郭子仪在邠(音宾, bīn )州行营,正举行大宴会,也立即将宴会助兴的乐队撤去五分之四。

当时的人都将杨绾比作东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暗室慎独」的杨震、西晋「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东晋良相谢安等这些有德行的人。

林积 利心不动道心存

林积,字善甫,唐德宗时的秀才,为人聪俊,广览诗书,九经三史无不通晓。

林积在京师大学读书时,曾请假回剑浦老家侍奉生病的母亲。待母亲病愈后,便踏上返京的路途。途中,林积投宿一家旅店,睡觉时在床上捡到一个布囊,打开一看,里面有数百颗宝珠。

隔天一大早,林积就问店主:「昨夜甚么人住宿在这间房?」店主说:「是一个富商。」林积说:「这是我的一个老朋友啊,在这里等我,我却耽误了。」并对店主说:「这人如果回来找我,你就让他到京师贯道斋,找林上舍,名积,字善甫。千万别忘了!」

林积付了房钱后上路,但在路上他仍放心不下,生怕店主忘了,于是就沿路贴手写的文告,上写:「某年月某日有剑浦林积夜宿旅店,有故人『元珠』,请到贯道斋寻访。」

其实这些宝珠是富商张客遗失在旅店的,他到集市上准备卖珠子时才发现不见了,吓得魂不附体。

他在外苦心经营多年,总共才积攒了这包珠子,回家后妻儿哪会相信是丢失了呢?思量再三,只得原路返回寻找。一直找到了原来住宿的那家旅店,店主把那天林积的嘱托告诉了他,富商自己也看到了沿路贴的文告,于是就前往贯道斋拜访林积。

富商来到贯道斋后,跪拜林积,流泪诉说了事情原委。林积问他囊中有甚么,富商如数回答。林积知道真是他丢的,便将珠子还给他。富商感激林积的恩德,只想拿回一半的珠子回家赡养老小。

林积说:「我如果真想要你的一半珠子,就不会沿路贴文告让你来寻找了。」富商坚持只拿一半,林积坚持不接受。数次推让后,富商见林积心意已决,只得拿著珠子拜谢而去。富商到集市后,将一半的珠子卖掉,把卖的钱全部捐给了寺院,为林积建生祠供养,报答他的还珠之恩。

古人云:「积善有善报,积恶有恶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作恶之家必有余殃。」林积后来一举及第,位至三公,二子历任显宦。

【延伸阅读专辑】
道德传家
德行典范

明慧网原文:
【神传文化】三不宝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6/12/7/143147.html
【神传文化】杨鼎十思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7/11/20/166843.html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7/6/1/【神传文化】不重名利-俭省节约-156041.html
【传统文化】利心不动道心存 暗施阴德天神助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6/3/21/123282.html

(主图来源:清丁观鹏 太平春市图(局部),故宫博物院)

世局纷乱、灾异频仍、真假难辨⋯⋯
寻觅中,访问明慧之窗,让光明与智慧注入心田。

感谢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