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把酒賞明月 切莫貪杯而樂極生悲

中秋把酒賞明月 切莫貪杯而樂極生悲

【明慧之窗記者黃詩綜合報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秋節又稱仲秋節、拜月節、團圓節,時在黃曆八月十五日,是華人重大的傳統節日之一,在這一天有吃月餅、賞月、飲酒慶中秋的習俗,祈求幸福團圓,慶祝豐收之喜。

中秋節為什麼要喝酒

自古以來,中秋節與飲酒就有著不解之緣。單講「酒」這個字,字形採用「水、酉」會義,「酉」作聲旁,而「酉」在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中排第十位,對應的就是黃曆八月,於是在每年黃曆八月十五中秋節,飲酒也就成了習俗之一。

中秋節飲酒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漢代,漢朝的天子在黃曆八月要飲用釀製工藝極其複雜的「酎」酒。唐代有了登台觀月、飲酒對月的活動,《天寶遺事》就記載了熄滅燈燭在夜色之下進行的「月飲」,一邊登台賞月一邊飲酒。

宋太宗時,正式定黃曆八月十五為中秋節,《東京夢華錄》記錄過汴京中秋節的盛況,《夢梁錄》記載了南宋臨安中秋的熱鬧。到了明清,祭月、賞月、飲酒之風沿襲不斷。清代中秋節,人們以飲桂花酒為習俗。直至現在也還有在中秋節飲桂花酒的習俗。

中秋節喝桂花酒的習俗主要源於中秋神話故事中,嫦娥、玉兔所住的廣寒宮,宮門前有棵桂樹,吳剛因修道不專心而被罰到月宮前砍桂樹,但他仍不改不專心的惡習,常常偷懶休息,桂樹因而得以癒合復原。所以吳剛就這樣長年一直在砍桂樹,月宮也常年有桂花飄落。

舉杯邀明月

文獻詩詞中有不少對中秋節飲酒的記載,《說林》:「八月黍成,可為酎酒。」;唐代韓愈的《 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飲奈明何?」、李白的《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宋代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清代陳澧的《秋夜即事》:「中秋一醉不嫌遲,莫負今宵把酒卮。」、潘榮陛的《帝京歲時記勝》:「八月中秋,『時品』飲『桂花東酒』。」;屈原的《九歌》中也有「奠桂酒兮椒漿」的詩句。

中秋之夜,月圓之時,品一壺酒,思一方人,大概就是中秋飲酒的美妙之處。

圖為宋 馬遠《對月圖》。懸崖秋夜,皓月當空;一人坐磐石,持杯向月;一童捧壺侍立,描寫李白「月下獨酌」詩意。(公有領域)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道戒酒令

中國酒文化源遠流長,除了中秋節有飲酒助興的習俗,祭祀神靈、供奉祖先、宴會盛典、歡聚迎送等場合,均能見以酒慶賀、助興或祭儀。酒在中國的歷史文化中雖占有一席之地,但也因為酗酒會誤事,夏、周、漢朝期間都有君皇頒布禁酒令,到了現代有很多國家也禁止未成年人喝酒。

《戰國策.魏二/梁王魏嬰觴諸侯於范臺》中有一段記載:「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絕旨酒,曰: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

大意是,天帝的女兒讓儀狄造酒獻大禹,大禹飲後覺得甘甜,然而他卻說:「後世之人,一定會有人因為陶醉於酒而致國家滅亡!」於是他疏遠儀狄,遠離酒的誘惑,還下了禁酒令,這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道禁酒令。

大禹謹始慮遠、防微杜漸,顯示了大禹作為君主的自律,他做到了絕旨酒而疏儀狄,為後人做了戒酒的榜樣。因為飲酒過度,不但會內生疾病,而且會外廢政務,甚至導致禍亂或國家敗亡。

喝酒誤國的君主

歷史上就有很多君主因飲酒無度而誤國。

大禹的末代子孫夏桀,荒淫無道,終日縱飲。他竭百姓之財,做瓊宮瑤台,設酒池肉山。傳說在酒池裏還可以行船;糟堤十里,一鼓而牛飲者三千人!後來夏桀終於在醉生夢死中,荒蕪政事,最後被商王朝的成湯取而代之。

元朝窩闊台大汗,晚年溺情酒色,每飲必徹夜不休,當時的中書令(相當於首席宰相)耶律楚材多次勸諫無用後,拿著鐵酒槽對他說:「這鐵為酒所浸蝕,所以裂有口子,人身五臟遠不如鐵,哪有不損傷的道理呢?」可窩闊台不聽,繼續射獵飲樂,荒怠朝政。後來,窩闊台因縱情豪飲不久死於行殿之中。

商朝紂王因「酒池肉林」最後亡了國。他爲了讓大家都能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特意讓人建造了一個池子,裡面裝滿了酒;在池子周圍種上樹,樹上掛滿各種動物的肉,讓男男女女這這裡相互嬉戲打鬧,真是荒淫無度。後人遂說:「禹王戒酒傳天下,紂王酗酒失天下。」

商朝紂王。(維基百科)

接受勸諫飲酒適可而止的君主

《史記·滑稽列傳》上記載淳于髡勸諫齊王飲酒適可而止的故事。

齊威王八年(公元前三四九年),楚國派大軍侵犯齊境,齊威王派淳于髡帶上厚禮去趙國搬救兵。趙王派出十萬精兵、一千輛戰車救援齊國。楚國聽到這一消息,連夜撤兵。

危機解除後,齊威王在後宮擺慶功宴,召請淳于髡。酒宴之際,齊威王問他:「先生能飲多少酒方醉?」淳于髡知道齊王又要開始狂飲,肯定會喝得酩酊大醉,於是他回答:「臣喝一斗(16斤,即8公斤)酒也醉,喝一石(160斤,即80公斤)酒也醉。」齊王聽不懂他的意思,既然喝一斗酒就醉了,怎麼還能喝下一石酒呢?

淳于髡說自己在不同場合、不同情況下酒量會變化,遇到特別快樂、沒有壓力的時候,酒量就會變大喝多。他對齊王說:「酒極則亂,樂極則悲,萬事盡然,言不可極,極之而衰。」大意是,酒喝得太多容易亂性,容易生出事端;萬事萬物都是同理,什麼事情都不要做過頭,一旦超過了一定限度,就會走向反面。

淳于髡藉機勸諫齊王飲酒適可而止,以免耽誤處理國政。一席話說得齊威王心服口服,當即表示接受淳于髡的勸告,今後不再亂喝酒、長夜飲宴。齊威王多能採納賢士的建議,到齊威王晚年時,齊國成為強盛的諸侯國之一。

結語

酒就像一把雙面刃,可以是很多場合的助興劑,但飲酒過度會讓人失去理性和自制力,以致當今酒後鬧事、酒駕傷人的事情屢見不鮮。

佳節應景喝酒,但要適可而止,不然小至對自身有的不良影響,大至耽誤國家大事。中秋把酒賞明月,雖是佳事一椿,但喝太多以致樂極生悲,就大大掃了大家歡樂慶中秋的氣氛。

參考文獻:《戰國策·魏策二》、《史記·滑稽列傳》

明慧網原文: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1/11/9/文史漫談-夏禹王戒酒防微-248959.html

(本文主圖來源:神韻藝術團)

世局紛亂、災異頻仍、真假難辨⋯⋯
尋覓中,訪問明慧之窗,讓光明與智慧注入心田。

感謝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