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岳父稱為泰山?捉刀主角又是誰?

為什麼岳父稱為泰山?捉刀主角又是誰?

文/心語(明慧之窗記者顏樸芳編輯)

我們的生活習慣上,有許多用語是以其他名詞代稱,如:岳父稱為「泰山」,代人寫文章、代人做事稱為「捉刀」。還有一些特有的習俗,如:在辦喜事時貼「囍」字。為何有這樣的稱呼或風俗呢?有甚麼典故嗎?原來,這和歷史上一些名人的事蹟有關。

鄭鎰官升四級 拜「泰山」所賜

據唐朝段成式《酉陽雜俎.語資》記載,有一年唐玄宗到泰山封禪,丞相張說職掌封禪使。按照慣例,登泰山時的執事官都是五品官以上,封禪後除太尉、司徒、司空三公外,凡是隨行的官員都可以晉升一級。

當時隨行的鄭鎰是張說的女婿,原本是九品的小官吏,但仰仗岳父的關係,他卻能夠連升四級,一下子升為五品官。依照唐制:文武官員三品以上官服為紫色,四品官服為深紅色,五品官服是淺紅色,九品官服是淺青色。所以,鄭鎰改穿淺紅色官服。

唐玄宗大宴群臣時,在酒宴上看到鄭鎰官服換成淺紅色,覺得奇怪就問他,鄭鎰支吾了半天,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這時,在一旁的黃幡綽(當時是宮廷樂官,為人滑稽諧趣,又能勸諫玄宗,頗得玄宗喜愛)就代他回答︰「這全都是靠泰山之力啊!」這一妙答真是一語雙關,既道出封禪一事,又暗指鄭鎰的岳父提拔己婿。從此以後,「泰山」就成為岳父的別稱了。

圖:古代在泰山舉行封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原文如下:明皇封禪泰山,張說為封禪使。說女婿鄭鎰,本九品官,舊例封禪後,自三公以下皆遷轉一級,唯鄭鎰因說驟遷五品,兼賜緋服。因大脯次,玄宗見鎰官位騰躍,怪而問之,鎰無詞以對。黃幡綽曰:「此乃泰山之力也。」

曹操扮侍衛 「捉刀」變代寫

在古書典籍中有時會看到,文筆極佳的人代人寫文章,就被稱為代人「捉刀」。如——清朝徐述夔《八洞天.補南陔》:「弱筆豈堪捉刀,還須先生自作。」另清朝俞樾《春在堂隨筆.卷十》:「于歸後,為其婿捉刀。作試帖詩甚工。女子能詩者多,能為試帖者頗少。」

為什麼古人把替別人作文章稱為「捉刀」呢?

「捉刀」一詞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這個典故發生於三國時代。當時魏國在曹操率領之下,統一北方,聲威遠播,因而一些少數族群接連來歸附。有一天,匈奴特派使者來謁見曹操。曹操自認為身材不夠雄壯高大,將無法讓遠來的匈奴使者信服。

於是,曹操便命崔琰代替自己來接見匈奴使者。崔琰長的聲姿高暢、眉目疏朗,再加上鬚長四尺,正中端坐,接受來使參拜,顯得很有威望。曹操則手握鋼刀(捉刀)扮成侍衛,站立在崔琰的榻床旁。

匈奴使者拜見後離去,曹操立即派人去刺探情報,探詢使者說︰「你覺德魏王如何?」使者回答︰「魏王儀表出眾,不過,那個榻旁捉刀人的氣度非凡,我看才是個真英雄啊!」

圖:曹操畫像。(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捉刀」原來是執刀護衛之意,後來才被人們引申為替別人作文章或代人做事。

王安石上榜娶妻 「囍」臨門

「囍」,俗稱雙喜,有喜慶雙重的意思。大多用於婚嫁等喜慶場合,一般用紅紙或是金箔剪製,也有人寫在紅紙上再貼於廳堂門窗。這種辦喜事貼雙喜字的習俗,據說源於宋朝宰相、大文學家王安石。

相傳王安石年輕時赴京趕考,途中到馬家鎮舅舅家住宿。一天,飯後到鎮上散步,偶見馬員外家門上貼了一副對聯的上聯︰「走馬燈,燈馬走,燈熄馬停步。」原來,這是馬員外的獨生女為自己挑選夫婿所出的上聯,已經掛了半年,一直沒有人能夠對出下聯來。王安石因為要趕考,也無暇思索下聯,所以未予理會。

到了應考日,王安石在考場上態度從容,答題時一揮而就。主考官見他年輕意氣風發,對他印象深刻並且非常賞識,後來主考官傳他面試。王安石對於主考官的提問,都能胸有成竹,對答如流。

最後主考官手指廳前的飛虎旗說︰「飛虎旗,虎旗飛,旗卷虎藏身。」王安石知道這是要他對出下聯,他忽然想起馬員外家門前的上聯,便不加思索的答道︰「走馬燈,燈馬走,燈熄馬停步。」主考官驚嘆不已,頻頻點頭。

考完後,王安石回馬家鎮並來到馬員外家,就以主考官的「飛虎旗」為下聯,對馬小姐的上聯「走馬燈」。王安石對的下聯讓馬小姐十分滿意,於是馬員外非常開心地將女兒嫁給他。

到了成親大喜的當日,兩個報子(科舉中試後報告消息的人)來報喜,是報王安石金榜題名的好消息。王安石真是春風得意,不但高中進士,還娶了才貌雙全的千金為妻,可說是雙喜臨門。

因此,王安石便一連寫了兩個大紅喜字,還把兩個喜字併貼在大門上,高興地吟道︰「巧對聯成雙喜歌,馬燈飛虎結絲羅。」

圖:結婚辦喜事時貼紅囍字,是華人特有的民間習俗。(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從此以後,人們習慣於結婚辦喜事時貼紅雙喜字,不僅在門上、牆上貼大紅「囍」字,被褥枕頭上也繡「囍」字,祈求事事吉祥如意。而這個風俗就一直流傳至今,也成了華人特有的民間習俗。

【延伸閲讀
半斤是八兩的大學問
年少輕狂驚動天庭蘇東坡軼事四則
杜子春敗家卻有緣修道千錘百煉功虧一簣

明慧網原文:
歷史典故:為何稱岳父為「泰山」?
http://www.minghui-school.tw/school/article/2008/11/15/74357.html
歷史故事:「捉刀」的典故
http://www.minghui-school.tw/school/article/2008/11/10/74346.html
歷史故事:王安石囍臨門
http://www.minghui-school.tw/school/article/2011/7/28/89618.html

(本文主圖:明 居節繪《山水冊之江南新雨》,公有領域)

世局紛亂、災異頻仍、真假難辨⋯⋯
尋覓中,訪問明慧之窗,讓光明與智慧注入心田。

感謝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