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詩品人生】新竹、晚樓閒坐

【讀古詩品人生】新竹、晚樓閒坐

【明慧之窗記者心篤綜合編輯】《二十四孝》中有一則家喻户曉故事──滌親溺器,説的就是北宋詩人、書法家黃庭堅。他秉性至孝,侍奉父母真誠且無微不至,雖居官,卻每天親自為母親洗滌便器。

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英宗治平四年進士。他的詩自成一格,重視技巧,講求創意,是江西詩派祖師,與蘇東坡齊名,並稱「蘇黃」。

他篤信佛教,也慕道教,一生為官清正,治學嚴謹,以文壇宗師、孝廉楷模垂範千古。宋高宗追贈為龍圖閣大學士,宋度宗追贈諡號:文節。

以下是兩首黃庭堅的詩作,一起來看。


《新竹》

插棘編籬謹護持,養成寒碧映漣漪。
清風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籜時聞聲簌簌,放梢初見影離離。
歸閒我欲頻來此,枕簟仍教到處隨。

【語譯】在地上插棘枝編成籬笆,謹慎維護新生的幼竹,以養成碧綠清涼的竹林,與水波相映成趣。

清風吹過竹林時秋意已先到來,即使午時日正當空也感覺不到炎夏的酷熱。

幼竹生長脫開籜(音拓,tuò,竹皮、筍殼)時能聽到細碎的聲音,從頂端冒出後才隱約看見新竹的身影。

歸來閒暇我想常來這裏,還要隨身帶著枕頭和簟(音墊,diàn,竹蓆)呢!

【品讀】詩中表面詠新竹,實際是讚美有節操的後進君子。竹和梅同時是歲寒三友(松、竹、梅)和四君子(梅、蘭、竹、菊)之一,可見竹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

分明的竹節代表氣節,中空的竹心代表謙虛,堅毅挺拔的枝幹被視為堅貞的象徵。竹的清高向來受到古人的欣賞,所以許多文人在生活中喜歡接近竹子,蘇東坡就曾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把竹子看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雅趣。

黃庭堅曾在府衙後園種一叢竹子,建一座亭子,名為「滴翠軒」,亭中擺放自己的石像,並題詩:「似僧有發,似俗脫塵。作夢中夢,悟身外身。」就是寫自己對夢中所見前世輪迴的感想。

黃庭堅像。(公有領域)

黃庭堅的輪迴故事

哲宗元佑初年,蘇東坡與黃庭堅一同拜見一位老者,這位老者說蘇東坡前世是五戒和尚,黃庭堅前世是女子。蘇東坡此時點頭不語,但黃庭堅根本不信,老者說:「到了涪陵自然有人告訴你。」

《春渚紀聞》中記載,黃庭堅被貶到涪陵,夢見一名女子自稱黃庭堅的前世,經常讀誦《法華經》,但願變成名揚天下的男子,後來她的願望果然實現。

江西《修水縣誌》記載,黃庭堅任黃州知府時,接連幾天夢見自己到了鄉村,看到一位老婦人在門口供了一碗芹菜麵,他吃了麵後,醒來嘴裏還留有芹菜香。

因為夢境如親歷,他感到不可思議,醒來後便循著夢中的路走入一個鄉村,夢中所見的老婦就在門前,旁邊放著芹菜麵,老婦悲傷地說:「今天是女兒忌辰,所以每年此時都會擺上女兒最愛吃的芹菜麵。」正巧那天也是黃庭堅的生日。老婦說女兒已死去二十六年了,當時二十六歲的他不由得一驚,便再問她女兒在世的情形。

老婆婆說:「我只有一個女兒,她生前喜歡讀書,信佛吃素,很孝順但不肯嫁人,並發願求來世轉男身,做文學家。二十六歲那年生病去世,死的時候說還要回來看我的。」他忙問:「她的閨房在哪?我可以看看嗎?」老婆婆指著一間舊房說:「就是這一間。你自己進去看吧。」

黃庭堅進屋看見一個櫃子,但老婦不知道鑰匙在哪,他想一想就找到了鑰匙。櫃子裏是女孩生前所讀的書和寫的文稿,文稿和他歷次考試寫的文章一字不差。黃庭堅明白了這位老婦是他前世的母親,母女隔世相認,悲喜交集,於是將老婦迎回府衙奉養。

帶髮修行的黃庭堅心似僧人,雖在世俗中卻不被塵世污染,而所見夢境更使他了悟此身之外還有前世。

清代文學家袁枚聽了這個故事,不禁感慨:「書到今生讀已遲。」意思是像黃庭堅這樣有美好文釆的人,早在無數個前世前就已開始讀書了,並不是今生才開始讀書的,前世已讀了很多書了。也就是由前生種因,而來生結果。

《晚樓閒坐》:伴隨著菱荷的香氣,給南樓帶來了一個涼爽和愜意的夜晚。(明慧網)

《晚樓閒坐》

四顧山光接水光,
憑欄十里芰荷香。
清風明月無人管,
並作南來一味涼。

【語譯】從樓上向四面眺望,只見美麗的山光與水色彷彿連成一氣,倚傍在欄杆邊上,就可以呼吸到十里外傳來的菱花與荷花的香氣。

晚風和明月因為沒有約束、自由自在,所以就伴隨著菱荷的香氣,給南樓帶來了一個涼爽和愜意的夜晚。

【品讀】這是詩人於夏天傍晚登臨鄂州城南樓,飽覽山光水色、享受清風、明月、花香後的感興之作。顯然詩人很滿意這裏的一切,所以全詩充滿了閒情逸致,讓人讀了之後也不禁暑氣全消,雜念全無。

「清風明月無人管」是環境描寫,以清風和明月象徵詩人自己,雖無人照管但心靈不受箝制。「並作南來一味涼」指的是思想活動,「一味」取意於佛理,意思是頓悟了佛法,解除了煩惱。雖然表面上得到的只是「一味涼」,但這一味,可治百病,可醫眾生,充分地表現出心靈釋放後的輕鬆。

涼是寒而不冷、薄而不厚,在中醫上,涼是醫治「燥熱」的對策,佛教以貪、瞋、癡為毒害眾生最大的三毒,又稱三火,要去三火就得用淡泊入藥,其實淡泊就是冷靜看待萬事萬物,不躁進、不盲動。

現今的社會被物慾制約,急功近利。各式各樣的發明看似人類越來越進步,但仔細觀察思考,卻發現有些是在做傷天害理的事,例如為了糧食,開墾破壞雨林沼澤;為了居住,破壞山地、水土保持;為了增加產量,濫用有毒農藥、化學肥料;為了遊樂,上山下海、與林爭地、與水爭路,終至山崩石流,遇雨成災,遭遇大自然的反撲。

被物慾禁錮了的心靈,就像是心頭有一把燃燒的火,會肆無忌憚地吞噬一切,要澆熄它就要用不燥不熱的涼方,這個涼方就是一個像「清風明月」的心靈,雖無人照管,但有自然法則、宇宙法理。心自由了,人才能自由,才能掙脫物慾的箝制,才能享受大自然沁人的清涼。

【關聯文章】
讀古詩品人生

明慧網原文:
https://zhoubao.minghui.org/mh/haizb/085/A05/3585/【讀古詩品人生】新竹.html
https://zhoubao.minghui.org/mh/haizb/054/A05/2240/【讀古詩品人生】晚樓閒坐.html

(本文主圖説明:清 華喦繪《竹溪六逸圖》局部,公有領域)

世局紛亂、災異頻仍、真假難辨⋯⋯
尋覓中,訪問明慧之窗,讓光明與智慧注入心田。

感謝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