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之旅:端阳之际话端午

寻根之旅:端阳之际话端午

【明慧之窗记者心笃综合报导】一提到端午节,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呢?是吃粽子、赛龙舟,还是屈原呢?

端午节是一个有趣、好玩、富含典故的节日。端午节的风俗反映了中华文化代代传承的丰富内涵与变迁轨迹,展现了文化精神与智慧。

希望透过以下的介绍,再次开启寻根之旅。

端午节的名称起源

黄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和清明节、中秋节、中国新年并列为华人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

《说文解字》:「端,物初生之题也。」端有初始的意思,所以初五也叫「端五」。

古人按照黄历,春季是正月、二月、三月,夏季是四月、五月、六月,以此类推。又按干支纪月法,以寅月(正月)为岁首,所以十一月为子月,十二月为丑月,一月为寅月,二月为卯月、三月为辰月、四月为巳月、五月为午月、六月为未月、七月为申月、八月为酉月、九月为戌月、十月为亥月。

黄历五月正是夏季「午」月,因此「端五」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

端午节的名称在华人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比如:

◇ 重五节、重午节、五月节、午日节:因为这天是五月初五。

◇ 端阳节、端日节、天中节、夏节:因为仲夏登高,是顺阳在上的好天气。

◇ 菖蒲节、艾节、草药节、浴兰节[1] :五月被视为「毒月」,天气变得炎热潮湿,容易发生流行疫病,古人在端午节这一天开始展开驱邪避毒防疫活动,可说是中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日。

◇诗人节、粽子节、龙舟节:根据历史典故称之。

端午节的由来

一、对龙神的崇拜

端午节最早起源于对龙神的崇拜。为求来年风调雨顺、大丰收,在每年五月初五举行祭龙仪式,划龙舟是祭祀活动之一,粽子是人们献给龙的食物,所以端午节可称为是祭龙的节日。

为什么选在五月初五呢?这与古人的星象文化有关。

《易经・乾卦》爻辞:「九五,飞龙在天」。仲夏端午之日,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完整的龙形星象)高悬于正南中天,处在「正中」的位置,故称「飞龙」。

而九五,为乾卦诸爻当中至吉的爻,喻示事物处于最鼎盛时期,乃大吉大利的天象。所以上古先民择「龙升天」这个吉日,作为祭祀龙祖的节日。

二、与夏季节气有关

端午节虽不是节气,却是「芒种」这个夏季节气里最重要的节日。「芒种」预告天气要开始变炎热了,一般在端午节之后气候就正式进入盛夏,蚊虫苍蝇等开始孳生,滋生速度变得迅速;五毒(即五种有毒动物:蜈蚣、毒蛇、蝎子、壁虎、蟾蜍)也在此时出来活动。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思想,古代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也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符」,就是人要顺应天来行事和生活。进入盛夏,为了避免传染病的发生和避五毒,习俗自然地融入了夏令饮食禁忌等风俗,如:插艾草菖浦,戴香包,喝雄黄酒等。

三、缅怀历史人物

现在大部分人只记得端午节和屈原有关,另有一种说法是为了祭祀春秋时期的忠臣伍子胥,他比屈原投江还要早了二百多年。我们来重温这两个故事。

◇ 伍子胥的忌辰

伍子胥,名员,春秋时代楚国人,约生于公元前六世纪,卒于公元前四八四年。

因其父兄均为楚王所杀,他便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五胜而入楚都郢城,成为吴国政治家、名将。

吴王夫差继位之后,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吴王夫差答应越王勾践的请和,但伍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两人间发生了巨大的分歧。后来又有谗臣诬告伍子胥将投效齐国,夫差听了谗言大怒,立刻赐死伍子胥。

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钱塘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为纪念伍子胥的日子。[2]

◇ 屈原的忌辰

屈原,名平,战国时代楚国人,政治家、诗人,约生于公元前三四三年,卒于公元前二七八年。

屈大夫像(取自清乾隆年间《历代名臣像解》)。(维基百科)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怀王器重,后来他继续辅佐楚顷襄王。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反对,因此而被逐出楚都郢城,被流放于更偏远的江南地区。有著远大抱负的他因不能回朝效力祖国,倍感痛心,怀著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问》等著名诗篇。

公元前二七八年五月初五,屈原在流放途中,听到郢城被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作《怀沙》一赋,意指「怀抱沙石以自沉」,投入汨罗江而死。

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来到江上奋力打捞他的尸体;纷纷拿来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人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3]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的名称和由来虽然不同,但各地华人过端午节的习俗是相同的。

根据文献记载以及历代相传的许多传统习俗,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于是这一天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有: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祭五瘟使者等习俗。

◇ 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这一天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

相传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后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了杨贵妃的香囊和唐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

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了「钟馗捉鬼」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4]

◇ 挂艾叶菖蒲

端午节时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菖蒲,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插或悬在门上,认为可以趋利避害[5] 。

艾草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而且五月艾草正值生长旺期,功效最好,民谚便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一说。而菖蒲因为叶片呈剑型,被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插在门口可以避邪[6] 。

◇ 门上挂蒿子

在山东一带,流传著端午节在自家门上挂蒿子、桃树枝、小麦的故事:

在很久以前,有一村庄的人道德败坏,神决定灭掉全村人,便指派当朝官差在端午节那天执行,并派人提前把守村庄路口要道,不让村里人随便外出。而这个消息,村里人却是无人知晓。

一天,村里一位妇女带孩子外出,当路过关卡时被官差拦住,官差纳闷地问:「你这人真奇怪,为什么这么小的孩子你不背,反而背著能走路的大孩子,太偏心了吧!」

妇女答:「官差你有所不知,我手领的孩子是我自己亲生的,身上背著这个孩子不是我亲生的。他从小就失去母爱,有句俗话说:『拿别人的孩子当块金,把自己的孩子拉成人。』」

官差听后心生敬意,赞叹不已,自语道;「这村竟然还有这样的好人。」于是官差把天机告诉了这位妇女,让她赶快回家在自家门上挂上蒿子、桃树枝、小麦,避免灭顶之灾。

妇人立即回村将此事奔相走告,全村人都相信她的善言劝告,在端午节那天家家户户全挂上了蒿子、桃树枝、小麦,因此全村人的生命都得以保全。从此,每逢端午节门上挂蒿子之事就承传下来,做为百姓生活中的平安象征。

◇ 赛龙舟

在古代,「赛龙舟」是一种送走瘟神的仪式,是为了消灾祈福。当时人们无法解释瘟疫的发生,认为是「瘟神」作怪。在一些地方,龙舟甚至被视为载满瘟疫的船,人们力争在最短的时间,用最快的速度,将自家或本村的瘟神送走,于是便出现了声势浩大的龙舟竞渡的场面。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之五月竞舟。江阁登临颇欲胜,中都子弟冶游成。盛朝已附屈原老,竞看龙船载妓新。(故宫博物院藏)

赛龙舟其实是想把瘟神送走[7] ,后来传说是乡民纷纷撑船寻找屈原的身躯,渐渐都以祭祀屈原投江为主题了。沿至今天,龙舟竞赛已经成为端午节最受欢迎的民俗活动。

每年黄历五月初一,地方首长会提笔在龙舟眼上点眼睛,称为「点眼」、「开光」。初五龙舟下水前,还要敲锣打鼓,抬龙舟到河岸,沿路都有民众烧香礼拜及放鞭炮,巡行后龙舟便入水比赛。

选手们以划一的动作奋力往前划,河道终点处插有锦标,哪一队最先夺得锦标即为胜队。许多传统活动渐渐式微,龙舟反而越来越受重视,更成为锻炼体力及团队精神的运动;而观赏龙舟竞赛,也成了全家大小调剂身心的休闲活动。

◇ 吃粽子

在屈原投江后,当时楚人怕江中的鱼吃掉屈原的身体,所以用竹叶包糯米饭丢入河中,想要使屈原的身体完整。后来在每年农历五月五日,乡民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后来除了糯米外,还包入了猪肉、花生、咸蛋等内馅,演变成现代的粽子。

粽子。(图片来源:pixabay)

现在,人们又赋予包粽子一个新意义,因为农历五月接近各种升学考试,包粽谐音为「包中」,象征「上榜」,因此粽子也成为祈求考试成功的象征食物。

◇ 饮雄黄酒

有谚语:「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8] 古人在端午节饮用雄黄酒,期望自己不生病。雄黄酒是用中药材雄黄研磨成粉末,加入白酒或黄酒中泡制而成。

古人还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不但把雄黄粉末撒在蚊虫孳生的地方,在端午节时还用雄黄在额头写「王」字祈求避邪。古老的传说《白蛇传》中,端午节时白娘子(白素贞)不慎喝下雄黄酒,现出白蛇原形吓死许仙。

在现如今看来,雄黄(鸡冠石)是含砷的有毒矿石,毒性极大,喝不得。

◇ 游百病

又称走百病,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男女老幼穿新衣,往野外游玩,中午一时左右,在路上、山上或树下,挤满了手抱花草的快乐人群;晚上回到家将花草和水煮开洗澡,说是可治皮肤病、去邪气。老年人称为「游百病」及「洗百病」,用以祈求一整年祛邪、避灾、获得吉利。

◇ 佩香囊

佩戴香囊的习俗有这么个故事。传说古时候,每年的四、五月间各种虫害、瘟疫严重地威胁著人们,玉皇大帝便派了一位神仙下凡,察访民情,治理瘟害。神仙发现,同是天下人,心眼不一般,有的人好,有的人歹。

神仙为惩恶护善,掏出五色香袋对善良的人说:「每年五月初五,你们家里的大人小孩都戴上它,身上戴香包,门上插艾蒿,瘟病全除掉,吉祥光高照。」神奇的是,从那以后,凡是带香袋的大人小孩,虫害见了便逃之夭夭,而没有香袋的恶人们就被虫害恶疫毒死了。

香囊。(pixabay)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中草药(如:苍朮、藿香、吴茱萸、艾叶、肉桂、砂仁、雄黄、冰片、樟脑等制成药末),装在特制的布袋中,外包丝布。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佩戴在胸前、腰际、脐中等处,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

◇ 吃「五月鲜」

五月初正是樱桃、桑葚等水果成熟的时节。因此,老北京人过端午节有吃「五月鲜」的说法,据说吃了「五月鲜」,整个夏天都不会有蚊虫叮咬。

台湾保留大量传统汉人端午礼俗,习俗则为吃五子(粽子、豆子、茄子、李子、桃子)、饮午时水。台湾有端午节应景俗谚:「吃茄吃到会摇,吃豆吃到老老老。」表示端午节要吃菜豆与茄子。

◇ 立蛋

据说在端午节中午十二点整,能把鸡蛋立起来,未来一整年都会有好运气。

以科学的角度来说,端午节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引力与地心引力相互拉扯,恰巧形成两股反方向的拉扯力量,作用在鸡蛋上,就容易使蛋直立起来。当然平时也可以立蛋,但是困难度较高。

其实,立蛋是有技巧的,例如:在较粗糙的地上立蛋;在蛋壳的底部敲一个小洞;在桌面洒上沙子或白盐;还有把蛋拿到墙角站立。

◇ 午时水

传说在端午节中午十二点整,在井或乾净水源的地方取水,称为「午时水」,又称纯阳之水。认为洗用或饮用此水可解热、瘦身、明目、进补、避疫疠、等有益健康的功用,所以有谚语:「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有些有名的井水,当天就会有很多人上山取午时水。

端午节的谚语

端午节虽不是节气,却有不少相应谚语对气候情有独钟,如:「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等谚语。

吃了端午节粽子,意味正式踏入夏天,人们终于可以「换季」,将冬天的衣物、棉被收起,端午节已经成为冷热气候的分界点。

端午节的习俗之一是悬挂艾草菖蒲,意在避邪驱毒。(摄影:龚安妮)

注:
[1] 南人梁宗镶《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岁时广记》卷二十二「采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
[2] 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第卅节,记载东吴地区的端午竞渡,是为了迎接被当时人们视为河神的伍子胥。
[3] 华人于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习俗,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南朝梁吴均的《续齐谐记》,唐代的《襄阳风俗记》也有记载。
[4] 见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
[5] 南梁宗懔《荆楚岁时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6] 晋代《风土志》:「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7] 宋代范致明《岳阳风土记》:「濒江诸庙皆有船,四月中择日下水,击画鼓,集歌以棹之,至端午罢。其实竞渡也,而认为禳灾。民之有疾病者,多就水际设神盘以祀神,为酒肉以犒棹鼓者,或为草船泛之,谓之『送瘟』。 」
[8] 《神农本草经》:「雄黄味苦平寒,主寒热、鼠瘘、恶创、疽痔、死肌、杀精物、物鬼、邪气、百虫毒、胜五兵。铄食之,轻身、神仙。」

【延伸阅读】
天灾频仍 从天人合一思想谈如何趋吉避凶
芒种时节躬耕稼穑 他们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小满节气送祝福 天降透雨这一方
从「谷雨」谈文字起源与文明的飞跃

【延伸阅读专辑】
道德传家
德行典范
儿童教育
中华传统女子美德

明慧网原文: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5/6/11/【传统文化】端阳之际话端午-103804.html
端午节漫话: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8/6/7/179870.html
端午节百姓门上挂蒿子的来历: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5/9/22/110876.html

(本文主图来源:大都会博物馆)

世局纷乱、灾异频仍、真假难辨⋯⋯
寻觅中,访问明慧之窗,让光明与智慧注入心田。

感谢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