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嘉言】以乐化民: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

【正史嘉言】以乐化民: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

【明慧之窗记者颜朴芳综合编辑】《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故又称「正史」,从中可一窥中华文化的中心思想。其中有许多名句警言传递传统文化的道德理念,警示人们要顺从天理,择善而从。以下摘录三则分享。

世之质文,随教而变。

【译文】天下风气的朴实或华美,是随教化而改变的。

匡人解甲 孔子礼乐化干戈

《孔子家语》中讲了一个故事。孔子率弟子前往宋国,到了匡地时,由于孔子长得很像阳虎,而阳虎又是当地恶霸,匡地人民便以为阳虎又来了,赶快报告给匡地的首领简子。简子马上率领士兵,披上铠甲,驱马前往,将孔子一行人团团包围。

子路生性勇猛,一见匡人不知何故、来势汹汹地围攻,非常恼怒,拿起兵器要与他们对战。孔子见了,立即制止子路说:「哪有修行仁义之人,改变不了世俗的凶暴呢?如果我这当老师的,不对你们讲授诗书,不教你们学习礼乐,那是我的过错。」

「如果我阐述先王之道,喜欢古代典章制度,却遭受了像这样的灾殃,那不是我的过错了,纯粹是命运哪!不如这样吧,子路,你来唱,我来和声。」

子路听了孔子的话,便放下兵器,拿出琴开始弹唱,孔子于是和著音乐唱起来,乐曲很悲哀,唱了三遍之后,匡人知道这是圣人,并非阳虎,于是脱去战甲,离开了。

孔子在被匡人突然围困的紧张气氛中,却能平心静气,先检点自己有无过失;若无过失,就继续以礼乐教化世人,弹琴唱歌。这一举动,与阳虎完全不同。匡人一下明白了,此人虽貌似阳虎,却是一位彬彬有礼的君子、圣人,感到惭愧和感动,解甲而归。孔子以德化人,扭转了危局。

君子之德风,必然会带来一片祥和的气象,使人人知道自行节制,不做违背道义之事。

正如《三国志》中说:「世之质文,随教而变。」

夫乐,上通神明,下和人理,隆治致化,万邦咸乂(音易,yì)。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译文】音乐上通神明,下可中和人世的道理,使天下治平,达到大化,万邦安定。移风易俗,没有比音乐更好的了。

以乐化民 清韵流芳天下平

制礼作乐是古圣先王常用来教导人民明辨是非真妄、回归天理正道的方法。古时广义上的「乐」,不仅是单纯的音乐,而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总称。

乐之所以能为教,是因为乐的形式最为人民喜闻乐见。乐有音调,有节奏,有强烈的感染力,闻声而心从,润物细无声,「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乐记・乐记》)。

乐教蕴含宇宙人生深刻之理,使人们体悟天地之和气,使人与人、人与自然谐和相处。可使民心善良,潜移默化,移风易俗;分清善恶、好人和坏人。人们听其声,眼观威仪之礼,行止唯恭,言出必仁,淫邪不入,感到心胸宽广。这样,美好的社会秩序就可以实现。

在宗庙里奏乐,君臣上下一起听,没有不融和恭敬的;在家族或乡里奏乐,长辈幼年一起听,没有不融和恭顺的;在家庭里奏乐,父子兄弟一起听,没有不融和和睦的。万民通过音乐清除了心中的污秽,并从中吸取教益,使自己提高德性的涵养。所以,民风就趋于纯正。

孔子非常重视乐教,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赞美《韶乐》尽善尽美;整理诗乐以劝诫世人,《诗》三百篇「皆弦歌之」;使《乐》成为《六经》之一,向学生传授,成为古代文人必读的经典。

孔子曾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孔子崇拜周公以礼乐治国,称赞周礼的完美,是治国之原则,教人修身之根本,上下大小无不合宜。

《礼记・乐记》记载,「舜作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舜晚年到南方巡视,看到辖区内民风淳朴、秩序井然、物产丰富、百姓富裕,就写了《南风》一曲,藉南风之德来赞颂仁义孝悌之风,讴歌社会正气。

舜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处处为百姓著想,与百姓共同劳作和生活。他将自己对于天下百姓的关怀和治国理念都融在了琴声之中。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出色的才干和高尚的品德,随著他的琴声和歌声感染教化了许多人。他统治的时代则成为儒家文化理想中的黄金时代。

唐太宗李世民的《秦王破阵乐》威服四夷,《新唐书》记载,玄奘西行取经时,远在中天竺的戒日王尸罗逸多对玄奘说:「你们国家的国君是个圣人,作《秦王破阵乐》。」

「乐」是圣人所推崇的,它能安抚万物,可以促使人心向善,正是说明纯正的音乐对人的教化作用。

正如《三国志》中说:「夫乐,上通神明,下和人理,隆治致化,万邦咸乂。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清其流者,必洁其源;正其末者,须端其本。

【译文】若想让水流清澈,就必须保持水源的清澈;如果想要端正其行为(即末端),就必须端正其思想(即根本)。

华夏古圣人最为看重人心的教化,非常注重善化民众、培养美德,从而使身心康泰;反之则可能折损了现世的福报。而德音雅乐可以清除心中的污秽,提高德性的涵养,让人思想和内心趋于纯正,以免犯下「心生恶念而减削福禄」的错误。

德音雅乐可以清除心中的污秽,提高德性的涵养。(《杨季静小像》台北故宫博物院)

宋人卫仲达的惊骇一梦

《集福消灾之道》中讲了一个故事。宋朝人卫仲达,在翰林院做官。有次他在睡梦中,被鬼卒把他的魂拘捕到阴间。

阴间主审判官吩咐手下书办(掌管文书的办事员),把他在阳间所做的善事、恶事两种册子送上来。看到记录他的恶事册子,多得摊满一院子;而记录他的善事册子只有一本。

主审官又吩咐拿秤来称称看,那堆了满院的许多恶册子,重量很轻;那一本记录善事的薄册子,反而很重。

卫仲达问:「我年纪还不到四十岁,怎么会犯这样多的过失、罪恶呢?」主审官回答:「只要一个念头不正,就是过失或罪恶,都记录在案。譬如看见女色,动了坏念头,即是犯过,就被记录了下来。」

卫仲达又问:「那个善册子里,记录的是甚么?」主审官又回答:「皇帝有次曾想兴建大工程,就是要修三山地方的石桥。你上奏劝皇帝不要修,那地方人迹罕至,免得劳民伤财。这里记录的就是你写的奏章底稿。」

卫仲达说:「我虽然写了奏章,但皇帝不听,结果还是动工修造了。对劝阻那件事情的进行,并没有发生作用。这份奏章,怎么还能有这样重大的力量呢?」

主审官讲:「皇帝虽然没有采纳你的建议,但是你这个念头,用得很正、很真诚,目的在使千万的百姓免去劳役。倘若皇帝接受你的意见,那么你的功德就更大了!可惜的是你生出的恶念太多,所以善的力量因此减少了一半。而你的官位,本来可升至宰相,现在也就没有指望升到宰相了。」卫仲达大吃一惊,就醒了过来。

此后他常用这件事来教育自己的家人和儿女,注意端正思想,摒除淫邪及各种恶念。后来卫仲达的官位,果然只做到了吏部尚书,并没有做到宰相。

卫仲达的恶,只是空有恶念而已,并没有去做,尚且折损了他现世的福报。而卫仲达的善,只是空有其言,而并未被皇帝所采用,但是他这个善的力量,竟然胜过了堆满整个庭院恶册子的力量!从这个例子可知,如果真的做了善事或恶事,那么善或恶的力量就更大了。

可见念头的起动处,也就是祸福之门。

正如《隋书》中说:「清其流者,必洁其源;正其末者,须端其本。」
《二十四史》是世界史学史上的奇迹,亦是绝无仅有的文化现象。

【关联文章】
《二十四史》劝善名句
神传文化中的乐舞

【延伸阅读专辑】
神韵演出
道德传家
珍惜人生
德行典范
儿童教育

明慧网原文: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6/7/9/《二十四史》劝善名句数则(1)-331058.html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6/7/14/《二十四史》中的劝善名句数则-6--331055.html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0/7/4/【神传文化】君子之德风-226458.html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6/2/25/德音之谓乐-324606.html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20/4/20/魔鬼在统治著我们的世界(第十一章)-艺术篇-404075.html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1/4/7/古人纯净心意、摒弃恶念故事选-238672.html

(本文主图:《陶谷赠词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

世局纷乱、灾异频仍、真假难辨⋯⋯
寻觅中,访问明慧之窗,让光明与智慧注入心田。

感谢您支持明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