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的锅巴和雪中的烧饼

救命的锅巴和雪中的烧饼

【明慧之窗记者心笃综合编辑】诸葛亮《诫子书》云:「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中华传统文化教人向善,努力完善道德,帮助人们从功名利禄的贪欲中超脱出来,从而获得真正的幸福,并得到上天的庇佑。

古籍中记载很多为官清廉、爱护百姓,从而否极泰来的事例,说明了贫不足忧的道理。人应忧德之不建,不应忧货之不足,富而没有德行,则愈富有祸害愈大,有德行则可转祸为福。

陈遗惜福 存锅巴救己救人

《世说新语》记载,晋朝时有个小官叫陈遗,他的母亲很节俭,从不把剩菜剩饭倒掉,连烧焦的锅巴也留著自己吃。在母亲的影响下,陈遗从小养成节俭朴素、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有一次,陈遗有事到厨房去,看到泔水(厨余)桶里有好些锅巴,很痛惜地对厨子说:「好好的白米饭怎么烧焦了?再说,锅巴焦黄喷香也可以吃的,倒掉多可惜呀!」

厨子不高兴,说:「这么大个衙门,这么多人吃饭,哪能没有一点锅巴?锅巴又有谁愿意吃呢?」陈遗说:「你就留著给我吧。」此后,陈遗每天把锅巴晒乾收藏好,日积月累,居然积了好几口袋乾锅巴。

有一年发生战争,陈遗带兵去打仗,他把几口袋锅巴也随身带到军营。一次,他的军队打败仗,队伍被冲散了,陈遗和十几个人在野地躲了一整天,没有东西吃。这时他记起军营里还有几口袋锅巴,心想锅巴不是甚么好东西,敌人一定不会抢走的,就带了几个人悄悄回军营去找,果然锅巴口袋还在。

大家把口袋背到野地,打开一看,只见满满的乾锅巴,有焦黑的,有嫩黄的,这些平时被人嫌弃的锅巴,现在吃起来居然喷香可口!十几个人在野地躲了几天,就靠这几口袋锅巴过日子,一直等到援军到来。陈遗从小养成的爱惜粮食的好习惯,救了这十几个人的性命。

刘晏雪中吃烧饼 草屋顶豪宅 

《三字经》云:「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刘晏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善于管理经济。他才七岁就饱读诗书,被举为神童,并被任命为勘正文字的正字官。 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是负责全国财政的大臣,自己的生活却十分清廉俭仆,喜欢帮助他人。

刘晏有次上朝,当时正值严寒,他在途中发现有卖烧饼的,打算买来充饥,但进入一家烧饼店后,他又退出来。仆人问原因,原来,他看到这家的烧饼比较贵,最后找了家比较便宜的烧饼店,跟仆人一起站在雪地里吃了起来。

一起上早朝的官员从这里路过,发现官居三品(宰相级别)的刘晏在啃烧饼,纷纷讥讽他,刘晏只笑说这烧饼「美不可言!」跟随的仆人都觉得没面子,刘晏笑著说:「生活节俭是美德,安贫乐道可移(潜移默化)贤,失德才算失身分,贤者从来就节俭。」

刘晏常对人说:「居住但求安全,不必讲究第宅的富丽;饮食但求饱适,不必讲究菜肴的丰盛;骑马但求稳健,不必讲究毛色的漂亮。」他乘坐的是旧马车,官袍里面穿著粗布缝制的棉衣,不像其他官员裘皮锦袍裹身。

刘晏的住宅坐落在长安东南面的小巷里,像普通百姓家一样,没有雕梁画栋,更没有楼台花园,屋里陈设简陋。朋友都看不过去,刘晏说:「住宅能挡风御寒、住人休息就可以了,不必追求豪华,在我心里,草屋顶豪宅啊!」

当时的达官贵人家中都是婢仆成群,但刘晏家中没有婢女,家务事都是妻子儿女自己操办,饮食也很简单。

刘晏对自己节俭,却非常喜欢帮助别人,大部分薪俸都用来周济贫穷的亲友和读书人。一次,刘晏到一个亲戚家串门子,发现那家没有门帘挡风,便叫人暗暗记下门的尺寸,不久那家亲戚就收到一副崭新门帘。像这类事例对刘晏来说再平常不过了。

晏子谏齐景公节俭恤民

《晏子春秋》记载,春秋时期的晏子,担任齐国宰相二十余年,是一位力行节俭的大官。《史记・管晏传》也记载:「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晏子因勤俭节约而得到齐国的重用,他对百姓体恤有加,为国为民办了很多有益的事情。

晏婴(公元前五七八年~前五零零年),字仲,谥平,史称晏子,春秋后期外交家、思想家,辅政良相。(公有领域)

晏子看到齐景公爱好奢华,就常以自身节俭去规劝他。齐景公看到晏子的房子靠近市区,尘土飞扬不适宜居住,要给他换一座高大明亮的宅第。晏子回绝说:「我先人久居此处,若我因不满足而舍旧宅更新居,未免过于奢侈。再说这里买东西方便,又能体察民情。」

不久,晏子出使晋国,齐景公趁此派人迁走晏子左右的邻居,在原地重新盖了一座大宅第。晏子在出使归来的路上听到这消息,便把车停在城外,派人请求齐景公把新宅拆掉,请搬走的百姓再搬回来,给百姓建房子。齐景公同意后,晏子才驱车进城。

齐景公看到晏子总是「乘敝车、驾驽马」,便派人送去新车骏马,晏子推辞说:「您派我管理百官,我要求他们节俭,以减轻百姓的负担。若是君臣奢侈,上行下效,大家都贪图衣食享受,不顾品行,到那时想禁也没法禁了。因此,我不能接受您的赏赐。」

晏子见齐景公贪图享乐,大造宫室,又要严加讼狱,于是一劝再劝。一次,齐景公问晏子说:「我近来感到精神衰退,身体疲惫,百姓有不满情绪,诸侯议论纷纷。现在我打算准备珪璧等祭品,让祝官宗官敬献给天帝和祖宗神灵,我想祭祀可以求福吧!」

晏子回答说:「我听说过,古代君主求福的时候,行为必定顺应天意,朝政必定符合民心,修建宫室、饮食皆有节制;祝官宗官祭祀神明时,只是悔过,不敢求福。现在您崇尚享乐以致放纵嗜欲,任用奸佞之人,司过官列举出您的过错,祝官宗官却为您求福,我想这是互相矛盾吧!」

接著说:「古代的圣王,他们公平正直而没有邪念,所以谗诌(颠倒是非、中伤别人)之人不能接近;不曲从私党,阿谀之人便没有市场;用慈爱恩惠对待百姓,用自己的美德言行感化诸侯,所以四海之内的人像流水归大海一样地归附他。如《诗经・大雅・大明》说:『惟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就招来)多福。厥德不回(不回:光明磊落),以受方国。』」

齐景公听从晏子的谏言,省躬修德,恤民惠民,祝官宗官祭祀时,向神明悔过,不敢求福。后来邻国都敬畏齐景公,百姓归附,燕国、鲁国等国一起入齐朝拜。

范质以俸禄济贫扶弱

范质是中国五代后周和北宋的宰相,《宋史》记载,在他出生当夜,他母亲梦见神人授以五色笔,后来有看相的人说他将来会当宰相;他九岁能写文章,十三岁就精通《尚书》、教授学生。才德兼备的他受到宋太祖重用,进封为鲁国公,后人称他「范鲁公」。范质为官耿直清廉,以节俭著称。

有一次,范质生病在家,宋太祖前去探望并赏赐很多金银。范质认为太祖刚即位,尚未分封有功之臣,于是特地上书请皇帝论功行赏,并且推荐了吕余庆、赵普等栋梁之才,得到宋太祖的赞赏和采纳。

之前有宰相向地方索取贿赂的贪腐恶习,但范质为相后,贪腐风气从此根除。他为官期间,从未接受各地的赠送;所得到的俸禄和赏赐,大多周济孤苦无依的人;他家的饭菜饮食从不讲究,普通至极。

临终之前,范质告诫儿子不要为他请求谥号,不要为他刻碑;去世之后,他的家中无多余钱财。宋太祖听到噩耗,悲伤惋惜而取消了朝会,还对侍臣说:「朕听说范质只有居住的宅第,没有经营产业,这是真正的宰相啊!」宋太宗也曾经称赞他说:「宰辅当中能遵循规矩、慎重名器、保守清廉节操的,没有超过范质的。」

节俭惜福,不贪图不义之财的范质,获得包括皇上在内的所有人信服。

竹为古时文人士大夫节操象征。墨竹瘦劲孤高,为清廉士大夫的人格写照。(明 夏昶《半窗晴翠图・轴》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

【关联文章】
儿童教育

【延伸阅读专辑】
德行典范
道德传家

明慧网原文:
救命的锅巴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5/5/2/99943.html
节俭施济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6/2/27/120989.html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15/12/16/古人廉俭重德故事-晏子节俭恤民-320489.html
【神传文化】清廉 节俭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7/6/12/156773.html

(本文主图说明:宋 马远《寒岩积雪图・轴》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

世局纷乱、灾异频仍、真假难辨⋯⋯
寻觅中,访问明慧之窗,让光明与智慧注入心田。

感谢您支持明慧之窗!